行为矫正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3781995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矫正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行为矫正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行为矫正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行为矫正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行为矫正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为矫正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矫正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为矫正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作者:钟志农来源:心理技术与应用2013年第 01期摘要:行为矫正技术是以减轻或改善当事人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辅导技术的总称, 具有针对性强、辅导进程短、易操作、见效快等特点。在学校教育中,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 可采用相应的行为矫正技术予以纠正。关键词:行为矫正;行为矫正技术;学校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技术是以减轻或改善当事人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辅导技术的总称,已有上 百年的历史,且具有针对性强、辅导进程短、易操作、见效快等特点。行为主义学派理论甚 多,不像精神分析疗法那样在理论上师承一人,全是“弗门弟子”。行为主义的具体实施技术的 种类名称也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2、。下面根据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实际需要,集中介绍一些常用的 行为矫正方法。一、行为矫正的基本原理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只有根据一个人的外显行为才能判断此人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而无 论正常或异常,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教育与环境在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中起决 定作用。只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并加强训练,个体是可以摒除不良旧习,重塑健康行为方 式的。(一)行为矫正理论的基本假设不论学习是一种操作性的条件反射过程,还是一种观察学习的过程,人类的行为都是个体 在后天环境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问题行为与特定不良环境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任何问题行为都是个体在特定不良环境中 不恰当学习的结果。因此,要矫正个体的

3、问题行为,就必须对产生问题行为的不良环境进行深 入的剖析。既然问题行为是习得的,那么就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的环境条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有 系统的重新学习,使得相应的问题行为发生改变,得以矫正。(二)行为矫正技术的特点行为矫正技术有其独特的特点:1)它针对外显的、具体的行为。(2)它可以非常精确地罗列行为矫正的具体目标。(3)它的实施程序和技术在本质上是采用各种方法重新安排当事人的环境和日常活动, 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更好地适应。(4)它对矫正的结果可以作出具体而客观的评估。二、行为矫正的基本技术行为矫正的基本技术有三种:强化、惩罚和消退。(一)强化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最常用、最有效

4、的手段就是强化。强化法又可分为正强化和 负强化。1.正强化正强化又称阳性强化法,它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 定的。如果行为后果是愉快、积极和满足当事人需要的,那么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 “正强化”常用于矫正不良行为并建立某种良好行为。正强化的操作方法如下。(1)矫正前,首先了解背景资料,再确认目标行为(靶行为),划出行为达标的基准 线。被选出的目标行为应该是能被客观地控制的,是可观察与可评价的,是能够被反复进行强 化的。(2)选择有效强化物。包括:消费性强化物(如适量的货币)、活动性强化物(如外出 旅游)、操作性强化物(如玩电子游戏)、拥有性强化物(如自己喜欢

5、的衣物)、社会性强化 物(如表扬)等。(3)拟订矫正不良行为、塑造新行为的方案,取得当事人的配合。矫正方案既要确认被 矫正或被塑造的行为,还应包括采用何种矫正形式和方法、确定应用何种强化物等。(4)矫正过程中,每当目标行为出现,应立即给予强化,不能延搁时间,并要向当事人 讲清楚被强化的具体行为是什么,使之明确今后该怎么做。同时,要做好行为变化记录,计算 行为次数,测量行为花费的时间及其结果。(5)一旦目标行为多次按期望的频率发生时,应当逐渐撤除可见的强化物,而以社会性 强化物及间歇性强化的方法继续维持,以防止出现强化物的饱厌现象。6)矫正程序结束之后,周期性地对该行为作出评价。正强化要注意的问

6、题有:(1)目标必须单一,不可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的目标行为。(2)强化必须及时,期待的目标一旦出现,强化必须立即跟上,不能延宕。(3)强化物必须是当事人所喜欢的,当事人不喜欢的强化物起不到强化的作用。(4)强化物必须是不容易得到的,那种从许多渠道都能得到的强化物往往无法激发当事 人改变行为的动机。2.负强化对某个良好行为给予奖励,可促进该行为的发生;如若使某行为与摆脱厌恶刺激相结合, 同样能使该行为增多,这便是负强化的理论基础。因此负强化是通过撤除厌恶刺激来抑制不良 行为,进而建立良好行为的,其操作方法如下。当事人一旦出现某项良好行为,便立即减少或撤除其原来经受的痛苦、厌恶刺激、惩罚或 情景(等

7、于给他“负性奖励”),并使其日后在同样情况下,也能获得相同的“痛苦释放”,从而 增强其良好行为的出现率。例如,某学生因违纪受了处分,但只要他能通过自己的正向行为获 得一定数量的“善行积分”,便可以立即撤销其原来所受的处分。负强化与正强化的结果都是积极的,都是用以增加良好行为发生率的强化过程。负强化与惩罚往往容易被混淆。它们的区别是:惩罚的后果是不愉快的,甚至是痛苦和令 人恐惧的,而负强化是为了消除痛苦的体验,得到愉快的体验。(二)惩罚惩罚是对当事人的某项不良行为,附加一个令他嫌恶的刺激,或者减弱、消除其正在享用 的增强物,从而减少该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如辅导教师对当事人的摇头反对、批评谴责、终

8、 止增强物、暂时隔离等,均是试图在当事人出现不良行为后,让其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从而消 除此种不良行为的发生。为避免惩罚带来的负面效应,应在运用惩罚技术之后,立即转入负强 化的使用程序。在学校教育中,惩罚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1.斥责斥责即批评,是一种表示不赞同的方式,而不是无用的责备与唠叨。斥责可有效处理一些 不希望被强化的行为,它是一项被普遍使用,也是普遍被误用的行为改变技术。正确的斥责技巧应该注意:(1)一次只能斥责一项不良行为。(2)斥责时必须说明受斥责的行为是什么,斥责的理由是什么,应该取而代之的正确行 为是什么。(3)仅仅用斥责是无法建立新的良好行为的,因此奖励和称赞应比负面的斥责次数

9、多出 12倍。(4)斥责不仅仅是语言的,也可以使用表情、体态语言和动作(摇头、皱眉、手势 等),就像在称赞时也要用体态语言或动作来加以配合一样。(5)必须用坚定的语气和声调来表达你的不满意,最好是降低声调,因为高声尖叫只能 反映教师的不自信。(6)斥责时直视当事人的眼睛,目光注视并持续一分钟以上是非常重要的。(7)必须靠近当事人斥责,远处传达斥责是无效的。(8)要注意从一些小的萌芽开始就使用斥责技巧。(9)对不良行为的斥责应保持前后一致。(10)注意用图表记录斥责之后行为改变的过程。2.纪律处分学校里使用的纪律处分不等于社会道德、法律领域里的道德宣判或刑事宣判,不等于那种 “杀了人就应该偿命”

10、的报应式惩罚。作为行为矫正手段的纪律处分,应该以矫正不良行为作为 其功能,应该以纪律处分是否达到其应有的效果作为惩罚得度与否的标准,并且必须考虑到受 处分学生的内心感受,做好相应的善后工作。纪律处分应由学校德育处负责实施。但心理辅导教师应该在德育处的统筹下,对受处分学 生启动负强化程序,将它列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一项重要任务,防止实施纪律处分后却对当事人 的正向行为不闻不问的单纯惩罚的偏误。3.隔离隔离,又叫强化暂停或暂时出局。当个体出现不良行为时,及时撤除其正在从事的有兴趣 的活动,以示惩戒。隔离又分非排斥性隔离和排斥性隔离,前者如在篮球比赛中犯规,被罚下 场,但可以观看;后者如在看电影时打架,

11、可将当事人送到一个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引起情境兴 趣的隔离室里待到电影结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教师往往误用隔离,例如:(1)上课捣乱教师就让当事人到教室后面罚站(这样反倒引起全班关注)。(2)上课捣乱教师将当事人赶出教室(学生本来厌学,此举正中其下怀,所以这是 强化当事人的错误行为,而不是惩罚)。4.反应代价反应代价是指当个体出现某种不良行为时,即被剥夺一部分原来享有的强化物。如车辆驾 驶员违反交通规则就会被扣分,分扣完后,就被剥夺驾驶资格,吊销驾照,这就是一种反应代 价。又比如学生损坏公物要被罚款。以学校当前普遍使用的班级量化考核制度为例。假设每班每月考核的基础分是100分,与 数十条行为规范相

12、联系,每个月考核一次,出现违纪者就扣班级的考核基础分,并与班主任月 奖挂钩。在这一反应代价措施中,学校和班主任的误用在于:它是负性的惩罚措施,而且往往 扣分多,加分少;加上扣分又过细,还要与严厉斥责相结合,结果势必挫伤全班学生的积极 性。而正确的反应代价一定要和正强化结合起来,要鼓励学生多做好事多加分。(三)消退1. 消退的定义消退法是指对当事人某些被不恰当强化了的不良行为(如任性、发脾气或在地上打滚)、 不当言语(如叫外号)等撤除原有的强化,不再予以置理和注意,从而使当事人的不良行为达 不到其期望目的,进而使不良行为逐渐消失。2. 消退法的操作步骤(1)明确指出当事人应该改变的行为。(2)计

13、算行为发生的时间或次数,也可以用图表来显示行为的发展变化。(3)设定行为改变的目标。(4)确定使用何种消退法(如移开视线、不理睬任何请求、转过身去、泰然自若的表 情、走开、关上门等)。(5)注意期望当事人出现的良性行为,并给予赞赏。(6)测评结果。3.使用消退法的注意事项使用消退法时一是要注意对不良行为的忽略和不加注意,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对不良行为的 错误强化;与此同时,辅导教师要注意发现当事人正确的替代行为,并立即予以强化。二是消 退法一旦开始实施,必须始终如一。三是使用消退技术之初,当事人会出现“消退爆发”,例如 任性的变得更任性,爱哭闹的变得更爱哭闹。此时辅导者须明白这是“黎明前的黑暗”,

14、切不可 轻易放弃。三、行为矫正的扩展技术根据上述“强化”“惩罚”“消退”这三种行为矫正的基本技术,又可以发展演变出若干种扩展 技术,包括逐步养成、自我控制、行为契约、代币制、积极演练等。(一)逐步养成1. 逐步养成的含义复杂的学科学习、良好的社会性能力和行为习惯,都是由细小的反应累积而成的,这样的 过程就称为逐步养成。换句话说,逐步养成是以连续增强与目标行为有关的一连串细小步骤来 发展新行为,而非静待新行为以最终面貌自行呈现。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类似新行为的细小 行为都受到增强。以适当的顺序及细小的步骤将一系列相关而不相同的行为组合在一起,是逐步养成的两个 要点。逐步养成可以使一个人获得新能力

15、并表现得熟练与完美。一个希望拓展自己参与社会能力 的学生、一个学业困难的学生、一个在行为上有发展障碍的学生,都能借逐步养成来改善他们 的状况。2. 逐步养成的操作要求(1)以明确的语言界定起始行为与目标行为。(2)指出当事人目前所具有的最接近目标行为的行为。3)强化目前与目标行为有关联的行为,强化物以当事人所喜欢的东西为宜。(4)判断目前其他行为是否与目标行为有明确关系,如果没有,则不予强化。(5)继续强化任何一种与目标行为有关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经常出现,则应提高强化 的标准。(6)继续控制强化物,绝不增强与重点行为无直接关联的行为。(7)提高强化的要求尺度,直到终点行为完全被建立。(8)强化所有终点行为,直到此类行为经常出现为止。总而言之,逐步养成是培养新行为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先强化与终点行为有关联的 第一步,然后再一步步地提高强化标准,直到新行为建立为止。也就是说,逐步养成是强化逐 渐接近终点行为的一连串过程,因此,它也被称作链锁技术。(二)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当事人通过自我指导、自我调控、自我强化或自我惩罚来达到行为改变的一种 方法。具体操作如下。1.步骤一:自我观察自我观察即系统化观察自己的行为。这些观察不单单只是注意自己此时此刻正在做什么, 而且还得针对某一特定行为,进行持续观察并且记录出现的次数。如果密切掌握自己的行为, 自我控制才会找到控制的起步基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