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377288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0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初三语文试卷(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总分人(一)(二)得分一、积累与运用 29分1.结合语境,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可是,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qing bo中笑着长大的。 一个人对于自己职业的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 d职业之神圣。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j ju消化。 2.下列加点的词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近年来,我国历代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轶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涌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

2、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看来,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助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3.请将序号依次填入下面文字的横线上,使之与上下文衔接恰当。2分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 ;让那安闲的雨丝, ;让那多情的雨丝, ;让那无声的雨丝, 。抹去你思维上的俗 诉说你心中的爱洗去你心灵上的尘 拨动你心底的弦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 不动吗!B.他站住了

3、,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C.可是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都吃过,对于花生、 桂圆、松糖等已经不稀罕了。D.“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猪狗也不咬我了!”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B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中篇讽刺小说。C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D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6.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不宜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

4、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过尽千帆皆不是, 。马作的卢飞快, 。今夜偏知春气暖, 。“酒”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渔家傲秋思中有“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 ”;浣溪沙中有“ ”;李清照醉花阴中有“ ”。从这些“酒”中我们可以读出诗人的情感,读出是人的胸怀。7.妙笔点评水浒 3分原文: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何如?”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天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圣叹点评: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请根据选文,针对鲁达的为人写点点评(不必仿写

5、) 8.班级开展“青春畅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5分“青春的睿智”。正值青春的我们,思维活跃,善于探索,日渐睿智。请你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把握文意,找出共同点,写出结论性的话。材料一:晋书有言:“有人不及,可以情恕。”材料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材料三:有人批评林肯总统:“你为什么让政敌变成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当我们与政敌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后来,林肯再度当选美国总统。这些材料都告诉我们: 2分“青春的赞语”。青春充满活力,青春充满希望。面对美好的青春,请你写几句予以赞美。(至少用上两种修辞手法)3分 二、现代文阅读 25分(

6、一)琴王(15分)游睿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他的琴声太动听了。 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A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 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

7、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B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 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C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

8、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 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

9、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 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 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 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9、读完全文,你认为他被人们称为“琴王”的原因是什么? (4分)10、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B处画线的句子。(4分)11、这篇小说中,A处和C处的语句完全相同,却不显得啰嗦,这是为什么?(4分)12、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一段“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仅有一句话,完全可以删去。你觉得这种看法有道理吗?请亮出观点,陈述理由。(3分

10、)(二)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10分)王 澍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建设高楼大厦。现在看起来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西欧,根本不是当年我们从电视图像上看到的那种高楼林立的“现代化”。但是,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别说和欧洲比,就是和“没有历史”的美国比也要短得多。 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太破旧了”,非拆不可。 实际上,中国有非常

11、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很多城市。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山区的农村,或是把皖南农村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州,几乎是一样的。 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到那么多的“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看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百年的砖千年的土”。中国古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

12、及。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地下渗透排水,效果很好。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他地方就都要积水。很多抛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的很多“闪光点”,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传统的营造体系受到破坏,除了在最不讲究建筑文化的地方农村里尚有遗存,在城市中大都已经中断了。 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在很多城市,一些

13、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层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更新。尤其不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拆除与否的依据。前几年发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法就是“不是文物,也不是名人故居,也不是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种思路左右了我们城市保护工作很长一段时期。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很多路边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但是人们都把它们忽略了。 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而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落后”之比较,而应该是“文化之差异”,从这个角度讲,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地步了。 (选自新华文摘2007年第15期,有删改)13、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2分)A.近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喜欢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失去了本应有的自我个性。B.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这是地方决策层盲目追赶的心态而造成的。C.由于社会具有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