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信息写作指导.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3757288 上传时间:2024-03-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舆情信息写作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舆情信息写作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舆情信息写作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舆情信息写作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舆情信息写作指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舆情信息写作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舆情信息写作指导.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舆情信息工作指导材料一、基础知识介绍(一)什么是舆情信息工作1、什么是舆情?简单的解释就是民众的意愿,是指社会各阶层民众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持有的情绪、看法、意见和态度。也可以说是社情民意。2、什么是舆情信息工作?就是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整理和反映社情民意的专门活动。(二)舆情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区别舆情信息是人们思想活动的反映。它不仅反映社会现实及其变化发展过程本身,更重要的是反映社会现实在人们思想上产生的影响。对于舆情信息的定位,还要把它放在与其它类信息的比较中来把握。1、与政务信息的区别。某煤矿发生了特大矿难,政务信息主要是反映有关矿难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善后处理等情况;而

2、舆情信息主要反映的是干部群众对矿难的关注、议论及思考,广大矿工及其家属的思想状况等。2、与新闻的区别。有许多相近之处,但又有区别。二者反映的都是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意志和愿望,国际国内各方面的形势和各种事件动态。不同之处:一是新闻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而舆情信息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新闻受众是广大人民群众,而舆情信息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领导干部;三是新闻具有公开性,而舆情信息具有内部性,不宜公开发布;(三)收集报道的重点内容1、重大决策部署方面的;2、社会热点方面的;3、突发性群体事件方面的;4、宣传思想工作领域;5、境外重要媒体和港澳台;(四)收集报道的途径主是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舆情信息,特别是

3、互联网收集舆情信息。(五)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一是信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报送舆情信息,数量是基础,质量是关键。只有一定的数量保证,质量才会有提升;只有提高了质量,数量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要把工作着力点逐步转向提高舆情信息的质量上,实现从以往“重数量、轻质量”,向今后“数量与质量并重,更注重信息质量”的思路和方向转变,不断提高舆情信息的质量,提高报送信息的可采用数量。二是时效性与实效性的关系。时效性是开展舆情信息工作的内在要求;实效性是体现舆情信息价值的关键所在,突出一个“快”字。凡对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社会舆情的重要变化、思想理论领域的最新动向、国内外重大事件等方面的思想反映,都必须在

4、“第一时间”报送,当快则快,能快则快。三是“报喜”与“报忧”的关系。首先,报送信息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敢于说真话、道实情,报喜信息不粉饰夸大,报忧信息不掩饰诿过。不论报喜信息,还是报忧信息,都要防止以点代面,以偏赅全,做到言之有据,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要通过报送信息,让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作出正确判断,进行科学决策,以达到摸清情况,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目的。二、怎么写好舆情信息1、一个好标题的要求:一是鲜明。什么主题,什么观点,从标题上直接反映出来。如民营企业家盛赞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等。二是准确。即准确反映舆情信息的内容。如开学之初大

5、学生的思想动态,标题直接反映了一个特定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情况,若把标题改为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标题的内涵显然模糊了,确定性就明显降低了。三是新颖。让读者耳目一新,使人看了标题就会产生读下去的兴趣。四是简明。标题要简洁明了,易于记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然,标题简洁,不能光看字数。有些标题字数较多,充分表达了舆情信息的内容,也是可以的。原则上说,形式应为内容服务。2、信息来源和发布时间。例:新华社2月16日电;新华网 11月2日报道。3.导语。导语,是舆情信息的开头,具有提示主题、引出舆情信息主体的作用。开头写得好,效应在全篇。导语要以精练的笔墨反映舆情信息的要点和轮廓,使读者很快把握舆情信息的主题

6、。注意导语字数不能太多,不要超过舆情信息总字数的四分之一。 一是叙述式导语。简明扼要地交待事情发生的背景,引出信息的主题。如建议多报道“两会”新会风开头部分:“今年两会出台了多项新措施,力争在会议期间不给北京市民生活带来不便,干部群众一致叫好。” 二是议论式导语。通过议论的方式提示某种现象和问题,并表明所持的立场态度,以加深读者对舆情信息价值的认识。如部分地区基层文化设施匮乏:“现在一些地方乡村的文化设施相当匮乏,这不仅影响到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会对当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是概括式导语:用一两句话,高度集中地概括出舆情信息的主要内容。如:“全国宣传思想

7、工作会议引起热烈反响,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受到高度评价”起到强调主题的作用。写导语的方式很多,但导语不是舆情信息的必需要素,很多情况下,特别是篇幅较短的舆情信息,可不用导语。4、主体:主体,是舆情信息的核心内容,也是决定舆情信息质量的关键部分。信息的主体部分一般文字较长。 有顺理成章法。即在整体布局上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沿着一条线索来写,步步深入,层层推进,使人看了感到有头有尾,事情交待得清清楚楚,中间没有线索的间断。这种方式显得晓畅明白,眉目清晰。并列表现法。就是将一个事物的不同侧面或几个事物并列起来,综合表现一个主题思想。这种方法能够把大量表象的东西联系起来,在一个主题思想的统率下,多方面

8、、多层次地反映客观事物,增大舆情信息的含量。撰写要求1、主题明确。突出宏观性、政策性、建议性和前瞻性。2、立意新颖。命题要新 、观点要新 、角度要新 ,学会在发展变化中求新 、在观察思考中求新、在见微知著中求新。3、文字精练。准确、简练、平实。三、舆情信息工作的常用技巧技巧之一:体现出舆情的时效性 舆情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舆情发生的时间。舆情发生的时间有这样几个规律:从理论上讲,舆情因变事项发生以后,必然要引发相应的舆情,这是舆情发生时间的一个规律。比如,国家出台了一项政策,当这项政策公布以后,民众必然对这项政策有一些理解和看法。赞同、反对、漠不关心等心理

9、反应和行为反应,都可能发生。民众的这些情绪反应,就形成了舆情。因此,我们要在“第一时间”加以收集、整理和上报。比如,最近国家拟调整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尽管目前还在讨论中,但己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广泛关注。个税起征点到底应订在多少收入为宜,恐怕不同利益群体的意愿是不会相同的。这种民众意愿的不同,正是多元民意的一种反映,而这种民意的走向,恰恰是我们必须关注的舆情焦点。再比如,房地产价格无限攀升问题,早己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满,其开发商的暴利和房地产市场的无序状态已成众矢之地。后来中央采取了宏观调整政策,抑制房价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善于在这种变化中抢抓舆情,并

10、多角度收集和报送。技巧之二:合理调整舆情写作的角度整理、撰写舆情信息是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工舆情信息“产品”的关键工序。写好舆情信息不需要华丽的词澡,舆情信息文稿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文稿可长可短,结构可松可紧。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舆情信息呢?实践证明,写好舆情信息关键在于选准角度,合理调整写作的切入点。一是有敏锐的舆情意识。敏锐的舆情意识,是舆情信息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舆情意识,是一名舆情信息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前题。舆情意识集中反映在对舆情的敏感度上,一名合格的舆情信息员能够在小事中感悟出大道理,可以在纷杂的事物中抓住主要矛盾;能够在舆情因变事项发生后预测出可能发生的

11、舆情,可以在人们街头巷尾的议论中捕捉到苗头性的问题;能够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处看到影响社会和谐的隐含诱因,可以透过国内外舆论走势发现对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政策取向产生影响的因素。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是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写舆情信息并不难,关键看你写的舆情是否“管用”。同一个舆情因变事项发生以后,由于写作的角度不同,主题切入点不同,其“管用”的程度也不同。比如,同样是矿难,可能写舆情的角度是多种的。你可以分层次写各利益群众的不同反映,也可以分析造成矿难的直接原因及对策;你可以通过民众的情绪感悟出人们对矿难频发产生的忧虑,也可通过网民的言论看到民众对矿难背后存在腐败问题的愤怒;

12、你可以从矿难事件本身透视出相关制度缺失给矿工及家属带来的灾难,也可以深入分析民众的反映了解到部分人对国家政治的不满和担忧,等等。这个例子说明同样一个舆情,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反映。因此,当某个舆情因变事项发生后,你应当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只有多角度研究、多方面思考,才能选准主题的切入点。舆情信息常用标题参考 为给在坐的撰写舆情提供参考,我们特对党委宣传部们采用的质量较高的舆情信息的标题进行了筛选、比较和归纳,对舆情信息常用标题进行了细化,为信息员撰写舆情提供参考。具体如下: 一、意见型 1、青(少)年反映: 2、青(少)年对的反映 3、青(少)年对的反响(看法) 4、青(少

13、)年认为 5、青(少)年反映:亟待重视 6、的舆情反映 7、青(少)年认为势在必行(亟待解决) 8、青(少)年反映问题不容忽视 二、争论性 9、引发争论 10、青(少)年对反映不一 11、引发社会(舆论)争议 12、青(少)年对看法各异 三、议论型 13、引发青(少)年热议 14、青(少)年或青年网民热议(评) 四、建议型 15、青(少)年认为应充分重视 16、基层或青(少)年建议 17、目前亟待纠正 18、基层或青(少)年反映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19、对的建议 20、基层或青(少)年对的几点建议 21、基层调研:应予以重视 22、青(少)年希望 23、青(少)年认为值得借鉴 五、称赞型 24、青(少)年热烈欢迎 25、基层或青(少)年高度评价 26、受到好评 27、青(少)年支持 28、青(少)年为叫好 29、受到青(少)年称赞 30、青(少)年对反响很好 六、情绪型 31、青(少)年强烈谴责 32、青(少)年对表示愤慨(极为不满) 33、青(少)年认为极为不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