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_3.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3731848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_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_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_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_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_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_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_3.doc(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出学习老师的心得体会外出学习老师的心得体会外出学习老师的心得体会1 本次学习,名称是“xx市教育局现代教学创新与理论高中英语名老师高级研修班”,市教科所的xx_师领队。总共50人参加了本次学习班。在简短的开学典礼上,首先讲话的是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陈晓峰主任,其次是xx市教科所的领队老师xx虹老师。本次学_共听了17位教授、博导和教研员的讲座报告。每天早上8:30开场上课,11:30下课。下午从两点开场,到5:30完毕。专家们的讲座,内容广泛,有跟英语课改有关的内容,也有跟心理安康、有效教学、教学策略、科研才能等有关的内容。英语教学局部我已经粗略地在英语组的组会上传达。下面我主要跟大家谈一

2、谈一些英语教学之外的总体体会。体会之一:老师要转变角色,让自己成为新课程下的反思型老师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系的吕良环教授认为,在新课程下,老师的角色已经变化。她认为,新课程下的老师角色应该是:1、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新课改下的知识传授者。2、老师成为学生开展的促进者。3、老师成为研究者。她认为,老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已有如下变化:1、知识传授者仍然是新课改中的角色,但不再是老师唯一的或常规的角色。2、老师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过程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样,老师应该成为学生开展的促进者。详细表如今:1、帮助学生确定

3、适当的学习目的,并确认和协调到达目的的有效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开展元认知才能。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许,我们会问,什么是“元认知才能”?还有,老师还要成为研究者。也就是说,每一位老师都有才能、并且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展反思、研究和改良,提出改良意见。体会之二:教材要“二次开发”,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俞红珍教授认为,目前老师有两种教材观:一种叫“圣经式”的教材观,另一种叫“材料式”的教材观。她认为,这两种教材观分别代表了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其中孰优孰劣是显而易见的。她认为,“材料式”的教材观更注

4、重效劳意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更注重过程导向,更灵敏,更有助于老师专业的自主开展。俞教授认为,通过教材“二次开发”,能到达这样几个目的:1、适应情景,促进教材个性化;2、弥补教材的内在缺失;3、缩短理论与理论的间隔 。俞教授认为,老师的根本立场有两点:1、“基于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珍视教材的价值;从教材出发,理解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2、“超越教材”:拓宽教材的外延,凸显教材的功能。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教学情景具有独特性和动态性。新课程倡导老师创造性地和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赋予老师“二次开发”的权利,拓展了老师专业开展的内涵和空间,也使老师的专业成长有了合法的土壤。老师对教材的“二

5、次开发”意味着老师不再是外部课程的被动消费者,而是积极的开发者。它要求老师摆脱对教材的过分依赖和崇拜,积极、自主、合理地选用和开发教学资,应对教学情景中的种种不确定性。老师不仅要具备课程意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不能仅停留于观念层面,而且也应该存在于老师的理论生活。老师通过教材的“二次开发”过程,不断丰富着自己的课程知识,创造着新的课程经历,成为自己专业生活的主人。体会之三:教学设计应以问题为根底华东师大心理学院的庞维国教授认为:教学设计应该以问题为基矗因为基于问题的教学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就是: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学习发生在小组中;老师是学习的辅助者或引导者;通

6、过真实的问题,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学生还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新信息,又通过分析p 和解决有代表性的问题获得学习才能。庞教授认为,问题的功能设计有大致有五种,分别是:1、用于引发学习兴趣的问题(problem-initiated learning);2、用于引导学生的深化考虑的问题(problem-assisted learning);3、用于检验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的问题(problem-solving learning)4、引导迁移、应用的问题(task-based learning);5、用于激发生成、创新的问题(problem-based discovery learning)。他认

7、为,基于问题的教学过程必须表达出这五个方面的特点:1)真实的问题情境; 2)学生的自主探究;3)合作讨论;4)老师点拨;5)技能的应用。他认为,基于问题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才能;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才能;产出创造性的思维成果;活泼课堂气氛。庞教授认为,目前我们的学生虽然双基结实,但探究问题的才能弱,创新思维才能弱,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差,这跟我们没有基于问题根底的教学设计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体会之四:要真正让家常课“有效”起来李政涛教授认为,一定要尽力把我们的课上成家常课。他说:公开课相当于宴会大餐,而家常课那么是家常菜,宴会大餐我们偶然吃一顿还行,吃多了就会生病,还是吃家常

8、菜的好。公开课虽最能锤炼人,但家常课最养人。家常课是最真实的课,虽有缺撼,但有开展的空间。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在成长,学生也在成长,那么课堂就有效了。李政涛教授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一)抓住一个关键字:“实”李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可供参考的根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1、“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才能,进而开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2、“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

9、是看效率的上下。效率高的课,才称得上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3、“丰实”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老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泼,给人以启发。4、“平实”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互相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老师都要做到旁假设无人,心中只有学生。5、“真实”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未经过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

10、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有缺憾,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二)理解一个【关键词】:p :“有效”总的来说,要有“三效”。一是“有效益,就是可以到达教学目的;二是“有效果”,就是学生可以开展;三是“有效率”,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详细来说,要有“八效”。一是“全效”,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明星学生;二是“广效”,视野要宽广;三是“远效”,成效能持续长远;四是“深效”,深度解读教材和学生;五是“强效”,关注兴趣和需要; 六是“准效”,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七是“速效”,直接对准目的;八是“奇效”,能化腐朽为神奇。每一个“有效”,李教授都举了很精彩的例子。因时间关系,我只选其中一个例子跟大家分享。李

11、教授引用了一个李镇西老师曾讲过的故事。故事说:年轻的周老师问同学们:世界上有著名的四大宫殿,是哪四个?学生不知道,有一个学生说故宫,其他都不知道,这时一个男孩子成心装坏,说还有“子宫”,学生哄堂大笑,这个男生知道自己闯了祸,很紧张。看周老师怎么处理她走到学生面前,摸着他的脑袋说:“你说得对。理由是因为子宫确实是人类最伟大的宫殿。同学们,周老师,包括所有的人,都是在这伟大的宫殿里孕育,谈到她,不能用轻率的口吻,要充满对妈妈的尊敬。当然,这节课谈的是建筑上的宫殿,你的问题,留在生物课上讨论。”周老师化解了一触即发的冲突,而且不经意间给孩子们上了关于生命关于母爱的教育。(三)考虑三个问题:教什么?怎

12、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至于“教什么”李教授有“三个原那么”:一是,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假如你不教学生就学不会的,或者教了之后会更有进步和开展的;三是,你如今教了,学生也不会也不懂的,不教。至于“怎么教”,李教授谈到怎样听名师的课的问题。他认为,名师就像参天大树,树上会开花结果,我们不能但从别人那里摘来的只摘花摘果,而应该要擅长“嫁接”思想的根,否那么,到手的花会枯萎,到手的果也很有限。至于“教到什么程度”,李教授认为,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四)必须明确“五个点”,就是:知识训练点,才能培养点,方法习得

13、点,习惯养成点,考试关注点。“有效”的家常课怎能评判?李教授有三个观点:一是看学生,看学生变化了没有?开展了没有?二是看教育效果的持久性,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是否一个样?三是看有无生长感。要想使教学具有生长感,要找到“三个点”:找到“挑战点”,给学生一种挑战;找到打破点,打破难点和障碍点;找到提升点,在原有根底上进展提升。“不生长”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课堂,“自生长”的课堂是绿色的课堂,师生“共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以上是我学习的局部心得体会。在上海18天,我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展示)。他们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想,高超的智慧令我感触很深。在颁发结业证的那一天,我代表我

14、们小组作感言发言,我是这样说的:十几天的研修学习,我有三点感触:一是眼界决定境界,听报告十多天胜过自己探究十几年;二是理念决定信念,要真正课改,必须理念先行;三是态度决定高度,只要肯做、愿做、多积累、多总结、多反思,总能找到好方法。最后,我想说,生活是给自己看的。精彩也好,平淡也好,所有的路都得自己走。好的心态能让我们活得更加淡定与沉着。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爱自己。借用李政涛教授的话说: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奋斗方向,有自己的理想情怀。每一个教育者,都要有理想。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因为眼里只有眼前,我们就只能拥有眼前,就不会拥有一个美妙的将来。老师应该是现实的理想者!这样的

15、人,他不会逃避现实、不会回避现实,而是扎根于现实,让理想变得更实在!这样的人,从不屈服于现实、从不抱怨现实,而是想方设法让现实变得更美妙!外出学习老师的心得体会2 10月2224日,我参加了由临沭县组织的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作为一名老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时机,从中可以获得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历。在县进修附小小学我听了九节课,学到了很多,感受很深,收获很多,感受如下: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置身于课堂教学中,其中,来自进修的一位老师更是将蒙娜丽莎之约分析p 的无比透彻,更是博得了所有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

16、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老师的语文功底扎实,语文素养要高,深化研读教材。例如:老师在文章的指点,列举问题等方面,他们都明确指出,便于学生理解并从文章中找出,尤其是对于自主学习才能较强的中学生来说,老师的辅助指导所起的作用是无比大的。2。驾驭课堂教学才能要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些节课可以看的出来,由于在备课时已经预测到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因此,这些老师在指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显得尤为巧妙,具有艺术性。整个过程她都没有作正面的解释性答复,而是让学生描绘自己的答案,在言语理论中自然感悟问题的答案。3。简简单单教语文,静下心来钻课文。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他们没有简单化处理,而是引导学生来联络自己,从实际出发,进而得到情感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