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371338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第一单元 数一数 一、教学内容数数、认数二、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三、教材说明1主题图(1)为什么选择主题图?入学教育。了解数数情况,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为正式学习数学知识作好准备。(2)与原通用教材的不同。场面更开阔。采用俯视,把学校的整体画面呈现给学生。内容更加丰富。增加小小气象站、校园外的楼房、树木、参加各种活动的学生等,使数数的内容更加丰富。每种数量不止一种。各种人和物的具体数量见下表。数量人和物数量人和物1国旗、楼房、老师6花坛里的花、校

2、园周围的大树 2农舍、单杠、跳绳的学生,讨论问题的学生往校园走的学生7鸽子、 锻炼身体的学生3石凳、踢足球的学生 8校园绿地上的树、戴红领巾的学生4垃圾筒、小气象站里的学生 9所有女同学5校园外的楼房、国旗上的五角星 10所有男同学 人物数量增加:教师加上学生,共20人。2110各数(第45页),了解学生的认数情况。人和事物都是从主题图中抽取,使学生感受到数怎样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四、教学建议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不要急于提数数要求,先让学生观察感兴趣的事物,再带着数数任务观察,从小到大数数,在数数的过程中抽象出数。2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数主题图中的事物:充分地数同一数量的事物。数周围的

3、事物:有意识地把数学活动引向身边、校园、校园外。让数数活动,从书本走向生活。在数数活动中,初步体会数的含义,不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数就在我们身边。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同时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3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4这部分内容虽简单,但很重要,对以后的教学有帮助。还需要注意:(1)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数数的能力:是否会口头数数、是否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2)虽出现了110各数,但并不是正式教学。所以,了解数数和认数的情况,不必要求过高。学生没掌握数数的方法、没有全部认识110各数,都不要紧,将进一步学习第二单元比一比一、教学内容1数量的比较:比多少(

4、只比同样多,多些或少些,不比多多少。)2长度的比较:比长短、比高矮(都属比长度的问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三、教材说明(一)比多少通过操作直观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会最基本的比较方法一一对应。 1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主题图: (1)“三只小猪盖房子”的引伸。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数学学习活动中。(2)以两组素材,直

5、观感受到“同样多”“多”“少”的含义。(3) 提供丰富的比较素材。引导任意比较,充分感知,掌握比较方法。实际教学中,学生用数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不论釆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比较出正确结果,就应给与肯定。2通过操作体会“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做一做(第8页)第1题:通过操作,釆用最基本的“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第2题:不限定比较方法:左边的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右边可直接看出或数来比较。体现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教学中对不同方法予以肯定,不必强求。2比长短通过操作直观比较,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掌握比长短的方法。主题图:左边比纸条(一端对齐),右边比铅笔(竖直放在桌面上),是最基

6、本的比较方法“一端对齐”,与用尺量方法一致,为学测量作准备。例题介绍直接比,练习渗透间接比。通过比铅笔,引出“长”“短”概念。直观感受,“长”“短”是比较得出的,是相对的,不单独说谁长谁短。做一做(第9页)比绳子、手掌等,是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可行的活动,也是学生经常见到或进行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直观感受长、短的含义,掌握比较长短的方法。3比高矮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比较,直观体会 “高”“矮”的含义,掌握比较方法。主题图左边直接比(背靠背),右边间接比(在柱子上划横道)。通过直接比,引出“高”“矮”概念。直观感受“高”“矮”是比较得出的,是相对的。做一做(第10页)设计按高矮顺序排队(在实际生活中每天

7、都会遇到),在活动中掌握比高矮的方法。两两比较调整位置,可逐渐增加人数。4练习一第14题比多少,第59题比长短、比高矮。给出不同变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第2题:排列长度相同,凭感觉一样多。使学生理解不能仅凭直觉,要仔细观察其数量关系来进行判断。比较方法有多种:一一对应、数一数。第5题:用方格纸比文具长短。有不同的方法:直接看出来、数方格。渗透用相同标准比较的思想,为教学长度单位做准备。第6题:比长短变式练习。学生开始可能认为一样长。引导想象:蛇有弯曲,如果蛇伸直身体一定比鳄鱼长。也是常识的渗透。有条件可制课件,通过直观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第9题:三个活动 告诉学生比高矮时要一端对齐,不

8、能踮起脚尖。 间接比课桌与讲台的桌面的长度。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无法直接比较,要借助其他物品帮助比较,与用直尺测量的思想是一致的,为学习测量做准备。 有趣的游戏:握住铅笔下半部分,猜哪枝铅笔长。认识到比长短,必须整体观察,不能只看局部。四、教学建议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本单元比较简单,内容又少。 在利用教材素材或自己设计活动时,要注意激趣,引发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探究热情。“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绘声绘色讲故事,引入故事情境,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活动。多媒体动态展开故事情境,以生动有趣的情节,吸引学生。“比长短”:把物品装在纸袋里,设制悬念,把注意力集中到纸袋,吸引参与学习活动。

9、在分类放物品活动中,看和操作,感知物体有长短。“比高矮”:在黑板上贴花,学生够不着,老师能够着,引入比高矮。再请一高矮差不多但胖瘦不同的同学上来和摘花,这两个同学(先分开站)比高矮,由此探究比高矮的方法。2营造宽松自由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大量实际活动和操作来理解同样多、多、少、长、短、高、矮等的含义,掌握比较的方法。但有的比较的内容比较单调,(如比长短),这样就应营造宽松环境,发挥主动性,自由比较。想比什么就比什么。除按教材给出的素材比较,学生还创造了许多老师意想不到的活动。如:比身体某部位:手臂、脚长,一拃、一步、跳远;比跳绳;三人比伸直的手臂。课堂气氛非常

10、活跃,虽有点乱,但活动都围绕比长短进行,学生非常专注,在活动中体会长短的含义,活动内容非常充实。在汇报时,学生可能用习惯的日常生活用语大、小来描述比较的结果,而不用长、短,说明一下就可以了。3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较。由于学生已经在生活中有了比较长短的经验,在课堂中学生出现了许多比较的方法,如:直观看出(绳子:左边短一点,右边短一点); 中间对齐(鼻尖对鼻尖);小手直接放大手中,一下子就看出比较的结果,等等。不必强求学生一定要使用教科书中给出的一般方法,对于不同的比较方法,只要有道理能够比较出正确的结果,就应该给予肯定。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115各数的认识2加、减法的初步认

11、识30的认识和加减法。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三、编排特点115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太长,现拆分为两部分。原通用教材是一个数一个数地从数概念的各方面认识;在教学加减法的含义后,每认识完一个数就练习相应的加减法。这

12、样小步子地进行教学,很扎实,符合当时的实际。现在如再一个数一个数认识,学生会没兴趣。所以,现在先集中认识15,再教学加、减法。(2)继承了重视数概念教学的做法,从数概念的各个方面进行认识。2尊重学生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四、具体编排(一)15的认识主要内容:15的基数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序数、组成。1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数数(两种以上的事物) 4 抽象出数 4 摆相应数量的实物(从3开始摆几何图形,增加兴趣,为学习几何知识打基础。)215的排列顺序。两个层次:(1) 计数器:从2开始,每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再拔一颗出示的。(感知相邻两个数的关系)(2) 点子图:从整

13、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315的写法。(1)这部分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集中教学写数,确实有困难。造成困难的原因: 对数字的结构、笔顺掌握很难(3写成 m,0、6、8也很难,要花较长时间才能写好)。 儿童手指小肌肉群还很不发达,易疲劳,写字时间长了对身心发育有害。 原通用教材1个1个地认及加减法,教学时间较长,很自然地分散了这个难点。(2)解决的办法。写数集中编排,不一定集中教写数。因为一节课全用来写,枯燥,对身心发展不利。教学时可根据本班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调整每节课内容。可把写数分散在认数的每节课中(数的认识会用一段时间教学),每节课利用十分钟练习写数,这样就分散了教学难点。4比大小。(1)具

14、体编排:(2)与原通用教材的不同:创设小猴吃水果情境。好做法: 编故事,提问题,自然比较。 制成多媒体动态呈现知识形成过程。原通用教材:分步出 2的认识出“”; 3的认识出“”; 6的认识教学写法。实验教材: 先整体认识; 通过练习逐步掌握用法。(3)好的做法:5第几。(1)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感受数的顺序。(2) 好的做法: 将静态教材动态化:观察情境图常规提问第一位阿姨买票走了后,小朋友排第几? 课件:动态呈现买票过程。好处: 符合生活实际。 使教材更活、更生动,利用得更充分。使学生直观地通过人物位置的变化,体会顺序变化6几和几(数的组成)。(1)组成的重要性: 数概念的重要方面。计算的重要基础。(2)两个层次: 以的组成为例,借助操作帮助学生认识以内的组成。 小组合作,摆小棒探索的组成。通过操作学习组成,把数的各种组成摆出来,帮助学生记忆。(二)加减法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加、减法的含义、15的加减法。1加法的含义。(1)原通用教材:强调合并(小孩合气球,形象、直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