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共8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3708644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共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共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共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共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共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共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共8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康的影响体育运动对于生命健康的重要性早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在此,笔者想就如何充分利用体育课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问题提几点看法,欲与广大同仁一起探讨。一、体育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理健康,尤其是智力的发展实践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视、听觉更加敏锐,神经系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加快,灵活性增加,人脑的记忆储备信息也随之提高。在运动中,不同性质的动作能给大脑神经细胞提供不同的刺激信息, 有助于改善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并改善智力活动条件。但有个别地区片面追求升学率,减少了体育课以及课外体育活动,而大量

2、增加文化课的学习时间,甚至加班加点地组织寒署假补习班等,使不少学生陷入繁重的学习任务中,造成体质下降。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使大脑获取更多的氧气。此外,脑组织对氧的供应十分敏感,它消耗人体总氧量的 1/4 。因此,若想使记忆力旺盛,首先就要保证大脑能够获得充足的氧,以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同时,还要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以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毛泽东同志说:“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又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这些论述都集中说明了智力的发

3、展必须以强壮的身体为基础,也完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所以其发展与人脑的机能状况直接相关。大脑是由高度复杂的物质组成的,它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这必须由充足的血液来供应。因此,中小学生如果缺乏体育锻炼,就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使智力发展受到阻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经过 20 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学习落后乃至留级的学生,85%都不是由于思维迟钝,而是因身体虚弱、健康不佳所致。由此可见,体育活动不仅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有效,还能使其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为智力的发展奠定生理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并随着学

4、习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疲劳感,致使学习效率下降。而参与体育活动,有助于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兴奋与抑制合理交替的机制,从而降低疲劳感,提高文化学习的效率,此外,个体的体质增强、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充分挖掘学习的潜力。运动是一种积极性休息的方式,在运动时,与它有关的神经中枢兴奋,以及与文化学习有关的中枢会进入抑制状态。这种抑制随着运动中枢兴奋的加强而变得更深,从而使与文化学习有关的神经中枢得到休息,并起到保护作用。学习后进行体育锻炼,既可以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也有利于改善大脑的功能。此外,人的记忆力和智力还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络是否完备、繁多有关。总之,体育与智育相互

5、联系,是辩证统一的,这两者都必须得到相应的发展。人体素质的提高会改善智力活动的条件,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产生一定影响。那么,应怎样把体育与智育的关系处理好呢? 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我毕生热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或许更热爱体力劳动,当手脑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感到特别愉快,我衷心希望青年们能沿着这条唯一能保证人类幸福的道路继续前进!”他所提出的道路,正是使体育与智育结合,走向全面发展的成功之路,也正是我们今天所走的路。二、体育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乐

6、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使人格的健全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个体情绪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了现代人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据调查,20左右的大学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并已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这和中学教育不无关系。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精神世界的冲突与纷争,那种“无病即健康”的生物学健康观已经过时了,而必须发展成为生物、心理和社会的三维健康观,且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广泛重视。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许多学者都持有不同观点。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

7、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日本的松田岩男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来适应,即个体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 心理健康是指在躯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 通过对中学生的调查发现, 有 40的学生称自己在做作业时会受到心理障碍的困扰, 主要表现为恐惧心理、 应付心理、 反抗心理, 等等。心理性疲劳常常带有主观体验的性质,轻者出现厌恶、逃避工作、学习、生活等症状,重者还可能出现抑郁症、神经衰弱、强迫行为,以及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产生心

8、理疲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精神紧张和学习、工作过量,而参加体育活动正是调节个体的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压力加大可能会使许多人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如人们参加某个项目运动并坚持锻炼时,其生理技能、身体素质都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地掌握并发展一些运动的技能和技巧。另有资料报道,90%以上的头痛病人得的都是一种叫做“紧张性头痛”的病。可见,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对其健康影响非常大。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种最有助于健康的力量,这就是良好情绪的力量,个体会以愉悦的心理反馈方式传递其成就信息给大脑,从而获得自我成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并

9、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使有心理障碍的个体获得心理满足,并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最终消除心理障碍。许多国家都已将体育锻炼作为心理治疗的手段之一。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 1750 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都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临床研究表明, 通过参加慢跑、 散步、 徒手操等活动能有效地减轻失眠症、焦虑和抑郁症状,并增强自信。此外,有关体育锻炼的心理治疗效应还反映在对精神分裂症、酒精和滥用药物、体表体型症状的研究等方面。目前,这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锻炼有助于治疗心理

10、疾病的基本机制尚未完全弄清楚,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流行起来。对于学生来说,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由学习或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焦虑、抑郁等症状,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一种合理的手段,并防止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发生。有人还发现,情绪紧张、烦躁的人,只要散步 15 分钟后就会松驰下来。在体育活动中,中小学生有成功的喜悦,有进步的满足, 还有胜利的欢愉。 此外, 环境的改变, 精神束缚感的消除,大自然优美环境的刺激等,都可以使人心情愉快、舒畅,这对心理健康乃至整个机体的健康都是很重要的。与其它学科相比,体育课的实践性十分明显。体育运动是以群体的形式进行练习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相

11、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在群体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 不仅需要在体力上努力, 还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助、尊重和信赖、理解与团结。这样,通过身心的不断努力,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动作技术,克服了困难,还磨炼了意志,也了解了他人,从而获得身体和心理上的双丰收。三、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品质,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并使之维护道德规范,做到遵纪守法。同时,还可以利用体育比赛的特殊性进行教育,体育比赛的特点就是公平竞争、优 胜劣汰。实践发

12、现,在学生观看比赛时,每当运动员不畏敌手,经过顽强拼搏终于获胜时,他们就会呐喊、鼓掌,感动不已,仿佛也经历了一场激烈的竞争。由此可见,观看比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能使学生压 抑的评判欲和表现欲得到释放,并树立起较强的信心。可以给各种消极 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从而消除情绪障碍。能培养学生敢于面对现实、 勇于夺取胜利的良好心理素质,从而适应竞争形势。体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求克服困难,勇敢奋斗,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机智等意志。同时,教师也能针对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许多国家在制定学校体育的任务时

13、,都提到应注意发挥体育的教育作用,以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四、体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体育健康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笔者曾对刚进入中学的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发现他们的帮助意识很淡薄,上课时同学跌倒或身体不适,一定要提醒后他们才会去扶一把,有的还会视而不见。后来,笔者就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帮助意识,使体育活动起到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实践证明, 经

14、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 其合作和竞争意识、 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等都会提高,且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能力也会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要利用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使其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此外, 还要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正确对待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利于今后的发展。如经常进行篮、排、足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的锻炼,在对抗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慢慢改变孤僻的习性,并逐步

15、适应与同伴的交往,最终实现团结互助。在体育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地参与、竞争。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要培养他们不怕困难、不畏强手、敢于竞争的斗志,让他们在竞争中体验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懊丧,以锻炼和提高心理素质,从而坚持胜不骄、败不馁、敢于开拓进取的良好心态,并克服闭锁心理。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运动场上广交朋友,学会体谅和帮助他人,从而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心理,慢慢地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这个舞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的天地。在活动中,他们互相切磋、合作,使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从而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进入启蒙社会的心理需要。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模拟社会环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交友,以及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此外,人与人之间还要注意团结友爱、关心与支持、理解与体谅。在团体中,常常要进行组织调配、相互交流、合作竞争等,这就为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它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激发了其团结协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