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落实“三农问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3664132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切实落实“三农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切实落实“三农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切实落实“三农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切实落实“三农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切实落实“三农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切实落实“三农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切实落实“三农问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创性声明本 人 郑 重声 明 : 所 呈交 的 学 位论 文 , 是 本 人在 导 师 的 指 导 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 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 者签 名: 范泽 银日 期: 2011 年 08 月 28 日论文提要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农问题的内容4二、三农问题的背景及产生原因4(一)三农问题的背景 4(二)三农问题的产生原因 4三、三农问题的解决措施5(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城乡一体化6(二)加快发展

2、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6(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7(四)依靠科技,建立现代化农业 7(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走城镇化道路 7(六)进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7四、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分析8(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关键8(二)农业结构调整是必要条件 9(三)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是必然途径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减轻农民负担是保证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政府加大投入是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目前解决“三农”问题所取得的成效 12参考文献:14论文摘要“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2000 年初,湖北省党委 书记李昌平向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

3、农业真危险”及出版 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中共中央2003 年底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在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 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然 而,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幅一降再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 入问题,探求收入增幅下降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以便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 解决三农问题. 迄今为止,三农问题一直都是社会的焦点,并逐渐演变为一种普 遍的社会现象。三农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国民的素质,社会的稳定,及国家经 济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实施了很多有效的政策,在政府、党和人民的

4、共同努力下,三农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关键词: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措施、政策分析、成效切实落实“三农问题” “三农”政策的普及与落实一、三农问题的内容(一)三农问题的内容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的经济收 入低,增收难,素质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贫富差距大。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基础设施不齐全,经济不发达。 农业问题: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集中表现为农民种 的东西卖不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程度 低。二、三农问题的背景及产生原因 (一)三农问题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大大提高了

5、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促使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然而,中国农业产品开始同外国农业大国竞争,从而开始出现农民“手里 有粮买不出”的现象。随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大部分农民认为 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因而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农村 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减少,引发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农 村人丁稀少。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的发展对国家经济 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三农问题成为当今社会显著的问题。(二)三农问题的产生原因1. 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这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2. 土地资源不足,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及土地产权模糊。

6、中国由于人多 地少的国情,因而农民得到的土地很少,甚至有些地方的农民没有土地, 所以在农村种就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在我国,土地的直接所有权属 于乡、村社集体,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经济日益发达,因而城市 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加剧,使得地方政府和村社集体不断抢占农民的 土地使用权,获取农民的土地,但是地方政府以“经济发展”的名义过分 使用土地的代理权,从而村社集体对土地的使用权日益模糊。3. 资金投入少。农民由于收入少,增收难,就越来越少的投入资金在农业 上;国家虽然拨发了大量资金用于经济发展,但大部分都用于二、三产业, 因此在农业和农村上的投入很少,缺乏强劲的经济后盾。4. 农民的素

7、质普遍较低。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 的发展需要高科技的支撑,农业也一样,但很多农民由于素质低,缺乏知 识,不能掌握高科技术,不能将其转化为生产力。5. 农民的负担重。虽然国家推行农业税,要求减轻农民的负担,但一些地 方政府还是压榨农民,农民的负担并没有得到减轻,使农民的收入减少, 这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6.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这是引发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在我国,还是以自 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并没有完全形成规模的经济三、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然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于农村。因此,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摆在

8、农村,把工作的入手点摆在解决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上,就如胡锦涛总书记说的要“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 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解决三农问题,主要有 以下一些措施:(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这 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大新思路”。以工代农,以城促乡,把中国的传 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第一,要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制定一个统一的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使城乡发展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第二,要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促进城乡各 产业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第三,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针对城乡基础设

9、施差异 大,功能不齐全等问题,把城市和农村作为整体,强化城乡设施连接, 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巩固和发展城乡教育制度,卫生等公共 服务。第四,要统筹城乡劳动就业。通过深化的改革,建立统一的城乡人力 资源市场和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就 业岗位。(二)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三农问题的核 心增加农民收入。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大幅度增加 农民收入,中央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在 2003 年,中国政府发出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的文件;二是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承诺推出给农民减负具体方案;三是取消

10、 农业税,在2005 年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经过表决决定, 农业税条例自2006 年1月1日起废止。(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 2005 年中央通过的第十一个五年规 划的建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其核心是发展农业和建设 农村,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巩固基础设施建设。(四)依靠科技,建立现代化农业。一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该提高 农业的科技含量,走科教兴农战略,还要大力发展技术培训和职业技术 教育,进一步提高劳动人民的素质,创新理念,创新思维。二是要大力 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产品的升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走公司+农户 的道路。(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走城镇化道路。十

11、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应大 力倡导发展乡镇企业,走城镇化道路,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创造有效 的就业岗位,把农村剩余劳动向制造业、服务业和城镇转移,来减少农 业人口,对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村问题及扩大城乡市场发挥了重要作 用。(六)进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在我国现阶段,土地政策是平衡农民的 一个重要工具,政府也规定各地方进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产权制 度改革既要坚持土地公有制,又要明晰土地产权,正确对待城乡土地制 度“二元”结构。把土地的所有权归属于集体,让农民真正拥有土地的 使用权,这不仅有利于防止地方政府滥用土地发展城市经济,也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增加农民收入的政

12、策分析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能否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更是关系到在 20 年左右的 时间后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农民增收应当成为党和 政府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政治任务。结合“农内”和“农外”因素,促进农民增 收,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措施主要有:(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关键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使各国都把农业置于政府的保护之中, 尤其我国加入 WTO 以后,更需要政府实施保护和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包 括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政策、财政信贷政策、农业保险制度等,使农民 从政策优惠中增加利益。诚然,我国现时的农产品价格已接近或超过

13、世界 市场的价格水平,但由于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和成本高,为保证增加 农民收入,适度提高和调整农产品价格,同时限制农用生产资料提价速度, 给予双方有效的补贴政策,使农民增产增收,并确保收入增幅逐年上升。 目前,国民收入分配不利于农民的格局尚未根本扭转,要通过建立价格保 护政策等措施,逐步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塑造农业与工业平等发 展的新型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在我国工业化大体到了中期阶段的今 天,经济发展应实行从“吮吸农业”到“反哺农业”的战略性转变,巩固农业 的基础地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逐年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各级政府应确保每年的财政支农增长水平高于上年,从而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抵

14、 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打下坚实基础。(二)农业结构调整是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结构雷同,各地区重 复生产,低水平竞争;二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差,缺乏竞争力; 三是生产组织不合理,分散经营,规模小,成本高。解决上述问题,第一 要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解决区域结构问题。各地应前瞻国内外 市场,依本地资源禀赋,选择优势种植、养殖业重点发展,实现区域化布 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使区域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进而变为经济效益,不同地区各展所长,互为市场,共同受益,使更多农 民增加收入。第二要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优质产品比重,解决农产品结 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现代农产品质量的概念不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