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一实验知识点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3652443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选修一实验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物选修一实验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物选修一实验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物选修一实验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物选修一实验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选修一实验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选修一实验知识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免费下载就在微信公众号:高中必备知识点大全1、参与果酒(如葡萄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酒精发酵的原理(反应式)是略。酵母菌中有(有/没有)线粒体,不能(能/不能)在线粒体中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而在20左右时,是酵母菌的最适繁殖温度。在果酒制作初期,向发酵装置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大菌种密度。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葡萄酒呈红色的原因是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

2、物都因为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他们与酵母菌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条件适宜时的出芽生殖,与条件恶劣的孢子生殖。2、参与果醋(如葡萄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充足时,该菌能够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氧气充足,糖源不足时,该菌能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其变为醋酸,此时的醋酸制作原理(反应式)是略。其典型的细胞增殖方式是二分裂,酵母菌与醋酸菌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所形成的细胞核。3、教材中P4果酒果醋发酵装置图14b中的充气口作用是在醋酸发酵时充入氧气;排气口的作用是排除发酵时产生的CO2,以及残余气体;出料口的作用

3、是取发酵液进行检测,并放出发酵液;其中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细的胶管连接瓶身的目的是防空气中的微生物的污染。在果酒制作时,应该适时排气,原因是防止发酵中因气压过高而炸瓶,若用装置14a进行果酒果醋制作,在排气时不能(能/不能)完全打开瓶盖,而是拧松瓶盖即可。对葡萄的处理应该先冲洗 (去枝梗/冲洗)再 去枝梗(去枝梗/冲洗),且不能 (能/不能)反复冲洗,以防止降低了酵母菌的数量。在果醋制作时,要适时通气的原因是 醋酸菌是好氧菌,且果酒变为果醋过程中需要氧气的参与。 发酵装置需要 (需要/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我们在果酒制作时,不需要(需要/不需要)对葡萄汁进行煮沸处理。在果酒发酵到第10-12

4、天之后,便可以对果酒进行检测,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与发酵液反应,如果发酵液呈灰绿色,且颜色较深,则说明酒精度数较高。若需进一步对发酵液中的酵母菌数量进行检测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方法。到了果酒制作的后期会发现,酵母菌的数量会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主要有营养物质消耗殆尽酒精度数的提高对细胞的毒害作用PH的降低。在果酒制作完成后可以转为果醋制作,但是应该改变的实验条件是适当升温并通氧。4、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叫做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划分,主要可分为 固体培养基 与 液体培养基,其中的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与扩大培养,而扩大培养的目的是增大菌种密度,要让培养基

5、呈固态,一般需向其中加入 琼脂这一凝固剂。固体培养基可以用于菌株的 分离 、鉴定、计数、菌种保存等。从功能上划分,可分为选择 培养基与 鉴别培养基,其中的选择 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抑制 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如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以不加氮源的培养基来筛选自身固氮微生物;在培养基中加入 高浓度NaCl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等抗生素抑制细菌、放线菌,从而筛选酵母菌、霉菌;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来筛选尿素分解菌。而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 ,来鉴别相应微生物,如在培养基中加入伊红

6、-美蓝 ,可鉴别大肠杆菌,使其菌落呈黑 色。选择培养基 不是 (是/不是)都是固体培养基。5、不管哪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 、碳源 、氮源 、 无机盐 等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如:生长因子(即细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以及氧气、二氧化碳、渗透压等的要求。如在培养乳酸杆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PH调节至酸性 ;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节至中性或微碱性 ;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提供 无氧条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能够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磷酸盐、维生素,主要提供碳源 ;蛋白胨能够为微生物提供碳源、

7、氮源、维生素,主要提供氮源 。6、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主要包括消毒与 灭菌 。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服、双手应该进行清洁与 消毒 ;培养皿、培养基、接种用具应该 灭菌 ;实验操作应该在 酒精灯火焰旁 进行。操作者的双手一般用 体积分数70%的酒精 进行消毒;接种环、涂布器应该用火焰灼烧灭菌;培养基一般用 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培养皿、滴管等玻璃器材一般用干热灭菌进行灭菌。接种室、超净工作台、接种箱在使用前可以用 紫外线照射30min,进行消毒处理。不论是消毒还是灭菌,其主要的原理都是在理化因素的作用下使微生物 蛋白质 变性或者 核酸破坏损伤,以杀灭微生物。7、固体

8、培养基的制备一般包括计算、称量、溶化 、 调PH 、 灭菌 、 倒平板 。在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到50左右时,便可以进行倒平板操作。在倒平板过程中,拔出棉塞后需使锥形瓶瓶口通过火焰的原因是防止瓶口微生物污染培养基,平板冷凝后,需倒置的原因是 防止皿盖上的水珠滴落到培养基,又可避免培养基中水分过快挥发。8、微生物的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 平板划线法 ,其中 稀释涂布平板法 除了可以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外,还可以用于菌落的计数。平板划线法是通过 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的划线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得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

9、的菌落 。在划线操作中,第一次划线前要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 防止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 ;在第二次、三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杀死接种环上的残留菌种,使下一次划线的菌种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划线结束后还需灼烧接种环的原因是 杀死接种环上的残留菌种,避免污染环境或感染操作者。灼烧接种环后必须待其冷却 ,才能进行划线操作,原因是 以免接种环温度过高,杀死菌种 ;在做第二次以及以后的划线操作时,必须从 上一次划线末端 开始,原因是末端菌体数目少,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在打开试管棉塞后以及塞上棉塞前都必须使试管口 通过火焰灼烧 ,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 梯度稀

10、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在 稀释度足够高 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 单个细胞 ,从而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该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即系列稀释操作与 涂布平板 操作。在稀释时,应该将分别盛有9ml水的各支试管进行 灭菌 ,并编号。在将菌液用 移液管加入相应稀释倍数的试管时,应该用手指轻压移液管上的橡皮头,吹吸3次,使充分混匀。移液管事先应该 灭菌处理。涂布平板操作,用到的涂布工具是 涂布器 ,应该事先将其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然后在涂布前将其取出在火焰上引燃,并冷却 ,方可进行涂布。 不是 (是/不是)用涂布器从试管中取菌液,而是用胶头滴管,取的

11、菌液一般不超过0.1 ml。整个接种操作应该在酒精灯火焰旁完成。9、若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后培养基上的某条线上的菌落分布呈沟槽状,其原因是划线时用力过大,划破培养基;若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没有菌落长出,其原因可能是 未从上次划线末端开始、接种环未冷却 。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后的培养基的右下方没有菌落长出,而其他地方有较多的菌落长出,其原因最可能是 涂布不均 。 不是(是/不是)每次划线的菌种都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如果在平板上有5个划线区域,则接种环应该被灼烧 6 次。10、在接种后,应该将一个 未接种的培养基 与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 37恒温箱 进行同步培养,其目的是 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12、或是否被污染 。在微生物培养时,有时候需要进行振荡培养,其主要目的是 增大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使营养物质被充分利用 。接种后的培养基在12h与24h时,菌落的颜色、位置、形状 基本不变 ,大小 有 (有/没有)明显差异。11、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 临时保藏 的方法,首先将菌种接种在 试管的固体斜面 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 培养 ,待 菌落长成 后,将试管放入 4 的冰箱中保藏。但该方法的缺点是 保存时间不长,且容易产生变异或被污染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采用 甘油管藏 的方法,在 -20 的冷冻箱中保存。12、尿素是一种农业氮肥, 不能 (能/不能)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必须被土壤中

13、的细菌分解成 NH3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尿素被细菌分解的反应式是 略 。在寻找目的菌株时的思路是 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环境中去寻找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的原因是 原则上只允许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在其上生长 。若要判断该培养基是否起到选择作用,可以用 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 培养基做对照进行同步培养,如果,对照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数明显 多于 (多于/少于)该选择培养基,则说明该培养基起到选择作用。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菌, 不一定 (一定/不一定)就是我们的目的菌株。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中加入 酚红 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 升高 ,指示剂变 红 ,这样便

14、可初步鉴定该中细菌能够分解尿素。在鉴定尿素分解菌时,一个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酚红鉴定培养基平板只能鉴定此前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一种菌落。13、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 稀释涂布平板法 (或称 活菌计数法 )与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其中的稀释涂布平板法能够统计是 菌落 的数目,因此统计结果一般不用活菌数。在统计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其目的是 保证结果准确 。选择30-300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稀释度过低,容易计数不准确,造成实验误差稀释度过低,可能导致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菌体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菌落,造成实验误差稀释度过低,会造成培养基中的微生物的种内斗争、种间竞争激烈,

15、使得一些个体无法形成菌落,而造成实验误差稀释度过高,形成的菌落数过少,不具有代表性。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低 ,原因是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在用该方法进行菌落计数时,每个稀释度下至少涂布 3 个平板,当几个平板上的菌落数都在30-300时,且数据相差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应该用几个数据的 平均值 作为该稀释度下的菌落值做计算。计算公式为:每克土壤(ml)样品菌株数= (C/V)M (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时用的稀释液体积,M代表稀释倍数)。显微镜直接计数的计算公式可描述为:1ml原液中的菌体数=每中格平均菌落数25(

16、或16) 稀释倍数 10000 =每小格平均菌体数400 稀释倍数 10000 。该方法得到的数据比实际的活菌数目 多 。14、土壤取样时, 不能 (能/不能)直接选择表层土,用于取样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必须 灭菌 ,称取和稀释土样都应该在 酒精灯火焰旁 完成。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时,一般选用 104、105、106 倍的稀释液进行涂布平板并培养,温度一般控制在 30-37 ,培养时间一般 1-2 天;测定土壤中放线菌数量时,一般选用 103、104、105 倍的稀释液进行涂布平板并培养,温度一般控制在 25-28 ,培养时间一般 5-7 天;测定土壤中真菌数量时,一般选用 102、103、104 倍的稀释液进行涂布平板并培养,温度一般控制在 25-28 ,培养时间一般 3-4 天。若要初步判断培养基上的两个细菌是否为同种,可以根据 菌落 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