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幕后小说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63570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幕后小说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幕后小说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幕后小说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幕后小说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幕后小说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幕后小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幕后小说(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幕后小说 1970年4月24日晚9时35分,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人造地球卫星被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它的发射是中国继原子弹、氢弹试验成功以后,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标志着中国太空技术已跨入世界领先水平。在这一震惊世界、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成就背后,有着很多鲜为人知的小说。请看本刊摘自党史纵览的这篇卫星模型在中国科学院诞生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中共中央对此很重视,分管科学技术的副总理聂荣臻向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的张劲夫交代,科学院要亲密注意这方面的情况。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力学所所长钱学森、地

2、球物理所所长赵九章等提议开展中国的卫星研究工作。院党组研究认为:这是关乎国防和人民和平安宁的头等大事,必需立刻展开相关工作。为此,中国科学院抓紧做了两项工作。一是拿出了中国第一个卫星计划。应苏联科学院要求,从1957年10月起,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地球物理国家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对苏联卫星进行观察,并成立了人造卫星光学观察组和射电观察组,前后在北京、南京、上海、昆明等地设置12处观察站。根据副院长吴有训的要求,筹备电子所的陈芳允等几位科技人员自选课题,做了一个无线电信号接收装置,不仅能够接收到卫星向地面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及频率改变,还能计算出它的轨道,从而推测出它里面可能有些什么内容。张劲夫

3、数次召集相关科学家座谈。科学家们认为,卫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从“任务带学科”考虑,能够带动很多新兴技术的发展。卫星能够民用,亦能够军用。利用科学院已经有的基础加速研究,再加上国防部五院等弟兄部门的力量,用几年时间,中国也能实现卫星上天。她们还提议科学院应把卫星列为关键任务来抓。所以,科学院党组把卫星研制列为中国科学院1958年第一项重大任务,为了保密,代号叫581任务。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聂荣臻责成张劲夫和国防部五院(以下简称五院)王诤等组织相关教授确定卫星发射计划。7月,中国科学院向聂荣臻汇报,中国卫星发射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射探

4、空火箭,第二步发射小卫星,第三步发射大卫星。任务分工是:火箭以五院为主,探空头和卫星及观察工作以科学院为主,相互配合。要求苦战3年,实现中国第一颗卫星上天。二是为实现计划任务,成立了581组,专门研究卫星问题。581组组长是钱学森,副组长是赵九章、卫一清,组员有杨刚毅、武汝扬、顾德欢、华寿俊等。另设技术小组,由钱学森和赵九章主持。当初,这项工作抓得很紧,1958年7月至9月,581组每七天开2次到3次会,张劲夫和裴丽生、杜润生、王诤、王士光、罗沛霖、钱文极、蔡翘等数次出席会议。和此同时,中国科学院成立了3个设计院:第一设计院负责卫星总体设计和火箭研制,为便于和上海市合作,11月迁上海,更名为上

5、海机电设计院;第二设计院负责研制控制系统,分3个研究室,业务方向分别是姿态控制系统仿真、遥控遥测和运动物体控制;第三设计院负责探空仪器研制和空间环境的研究,赵九章、钱骥担任科技领导。581组夜以继日,奋力拼搏,担心工作两个多月,经过和院内外31个单位通力协作,完成了运载火箭结构的初步设计,搞出了载有多个高空环境探测仪器及动物舱的探空火箭头部模型,为自力更生发展中国空间事业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1958年10月,中国科学院跃进结果展览会保密馆,展出了卫星和火箭的设计图和模型,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参观,影响很大。卫星的命名、乐音的诞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

6、射成功,红色中国的经典乐曲东方红响彻天宇,揭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序幕。这一曲太空中的浩浩乐音,令扬眉吐气的中国人至今难忘,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东方红原是一首著名的陕北民歌,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我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抒发了人民群众拥护共产党、翻身求解放,建立新中国的豪迈之情。伴随上世纪60年代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诞生,这首歌随之红遍全国。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方红已经成为红色中国的象征。1965年9月,中科院卫星设计院提出卫星要比各国的第一颗卫星优秀一步,即发射一个连续信号。卫星总体组组长何正华认为,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呼叫信号是滴滴答答的电报码,遥测信号是间断的。中国要超出苏联,就必需发

7、射一个连续的信号,而且要有中国特色,全球公认。因此,她提出了卫星播送东方红乐曲,命名“东方红一号”的提议。1966年5月,经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七机部责任人罗舜初、张劲夫、裴丽生、钱学森等共同约定,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取名为“东方红一号”。1967年初正式确定卫星播送东方红。播送东方红不但是科研任务,也成了责任重大的政治任务。假如卫星上天后,音乐不响或变调,无疑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在沉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下,何正华和乐音装置的关键设计者刘承熙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开始了技术上的探索,处理了乐音错乱和乐音变调等一系列问题。东方红乐音最终采取电子音乐,用线路模拟铝板琴声奏出。为此,刘承熙还曾经专

8、门跑到北京火车站聆听钟楼的报时声,又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乐器店,最终决定把北京火车站钟声的节奏和铝板琴的琴声合二为一,奏出音乐纯正、节奏明快、格调高雅的东方红乐曲。攻克难关,以求“看得见、听得到”1967年7月,正在忙于导弹设计、时任国防部五院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的孙家栋接到通知,为确保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不陷入停顿,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任院长,钱学森又推荐孙家栋负责总体设计。孙家栋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去七机部挑选人才。在全方面了解和分析卫星研制情况的基础上,她在七机部上上下下跑了两个多月,具体考察了各部门有专长的技术骨干,从中挑选出18人。她们个个是披坚执锐的精兵,后来被誉

9、为“航天十八勇士”。1967年12月,孙家栋主持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会议,审定了总体方案和各系统方案。鉴于法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发射卫星的国家。邻国的日本也在紧锣密鼓加紧准备,而以当初中国的国情、技术基础和工业水平,按1965年的卫星设计方案,发射还需要很长时间。这种局面,决定了中国第一颗卫星首先得是一颗政治卫星,即简化过去的方案,去掉卫星上的很多探测仪器,不追求高难技术,只要做到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就是成功。用很多年后孙家栋自己的话来说,这种简化即把一辆汽车变成了平板车。上得去,便是发射成功。抓得住,即是正确入轨。难就难在看得见、听得到。原卫星设计方案虽有72块平面,直径却

10、只有1米,而且表面反光率不高,亮度大约只相当于天空中亮度极低的六等星。这么小的东西在天上飞,地面上的人用肉眼难以看见。假如将直径做大,卫星就会超出既定重量,火箭又送不上去。以后琢磨出来的措施是,在第三级火箭外面套个表面镀亮的球形气套,卫星发射时气套闭合;卫星上天后,利用第三级火箭自旋时产生的离心力给气套充气,使之展开为球体。这个措施原理上有些像折叠伞,理论上可行,关键是能否找到制作这种气套的特殊材料。卫星研制组跑了我国很多工厂,可全部厂家全部因要求太高而无力研制这种特殊材料。最终在上海找到一家工厂,这个厂曾经研制过一个新型绸布,和气套所需材料基础相同,可这家工厂在“文化大革命”中已经停产。在得

11、悉气套的用途后,不少工人立刻“上岸穿鞋”,由“抓革命”转入“促生产”。11个月后,最终研制成功。为了“听得见”,也动了很多脑筋。因为那个年代老百姓家中鲜有收音机,即使有多是中长波的,无法直接收到卫星的信号,于是想到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研制组按这个方案向钱学森汇报,钱学森也支持,并叫人写了一个汇报,呈交聂荣臻。聂荣臻同意后报中央,中央给予同意,但只让卫星播放“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前8个小节。1970年3月21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完成总装任务,达成了发射要求。1970年4月25日18时,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宣告: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439公里,远地点高度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圈114分钟。卫星重173千克,用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25日的人民日报上,整版发表了卫星经过祖国各地上空的时间表,几点几分过天津,几点几分过广州,几点几分过上海当日晚上8时30分,卫星经过北京上空。长安街华灯怒放,人群似潮水通常涌向天安门广场,大家一边敲锣打鼓,高呼着“毛主席万岁”等口号,一边伸长脖子,在满天繁星里搜寻那颗移动着、闪烁着的小星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