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一等奖说课稿

上传人:工****文 文档编号:563581684 上传时间:2024-07-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海潮》一等奖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望海潮》一等奖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望海潮》一等奖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望海潮》一等奖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望海潮》一等奖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望海潮》一等奖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海潮》一等奖说课稿(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海潮一等奖说课稿 望海潮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望海潮一等奖说课稿 教学目标: 1.掌握词的基本知识。 2.了解柳永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鉴赏这首词并运用联想、想像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 4.学习本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鉴赏这首词并运用联想、想像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杭州城到底有怎样的迷人景色能令我们的古人发出如此的感慨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词人柳永一起来学习一下他的望海潮,来领略一下这人间天堂的美丽

2、景色。(板书) 二.词的基本知识: 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指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曲子词”;因此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三.柳永生平及其影响: 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

3、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使得身价大大提高。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四.整体感知。 1.请同学听录音,注意词中生字的读音,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场景?并试着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受? 2.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这首词。 (1.)先看词的题目,词的题目是不同于诗的题目的,诗的题目一般概括的是诗的内容,词的题目则是词的格律。首词

4、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叫词牌。词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数、每句的字数、押韵、平仄等等,写作时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违背;也因此,我们平时不叫写词,叫填词;词往往分段,但不叫段,叫“阙”或“片”。望海潮这个词牌名就是柳永开创的,取自钱塘江潮天下奇观之意。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讲述故事) (2.)诗词赏析: 五.写作特点。 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运用了点染的表现手法。 点染:本是国画用语,指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描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借到古典诗词中来“点”即抽象评点,“染”即具体描写,二者紧密相连,表现作者的情志。如天净沙秋思中前四句为染,最后一句为点。结合例

5、子来分析本词中点染手法的运用:(1.)上片中“东南”是点,点染了杭州城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接着从城市规模、自然景观、市井面貌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描绘,是染。通过具体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了大都市的风彩。(2.)下片中“重湖”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染,从山色之美、湖荷之胜、人文风貌之佳三个方面进行点染。 六.小结。 这首词着力描写了钱塘江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长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 七.板书。 望海潮柳永 1.地理位置2.历史传统史惊叹 环境优美、经济繁荣、3.自然景观赞美 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4.市井面貌羡慕 2、望海潮一等奖说课稿 33、望海

6、潮说课稿 教学目标: 1.掌握词的基本知识。 2了解柳永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鉴赏这首词并运用联想、想像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 4学习本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鉴赏这首词并运用联想、想像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学习本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杭州城到底有怎样的迷人景色能令我们的古人发出如此的感慨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词人柳永一起来学习一下他的望海潮,来领略一下这人间天堂的美丽景色。(板书) 二词的基本知识: 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指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因词

7、“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曲子词”;因此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三柳永生平及其影响: 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使得身价大大提高。

8、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四整体感知。 1请同学听录音,注意词中生字的读音,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场景?并试着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受? 2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这首词。 (1)先看词的题目,词的题目是不同于诗的题目的,诗的题目一般概括的是诗的内容,词的题目则是词的格律。首词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叫词牌。词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数、每句的字数、押韵、平仄等等,写作时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违背;也因此,我们

9、平时不叫写词,叫填词;词往往分段,但不叫段,叫“阙”或“片”。望海潮这个词牌名就是柳永开创的,取自钱塘江潮天下奇观之意。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讲述故事) (2)诗词赏析: 五写作特点。 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运用了点染的表现手法。 点染:本是国画用语,指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描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借到古典诗词中来“点”即抽象评点,“染”即具体描写,二者紧密相连,表现作者的情志。如天净沙秋思中前四句为染,最后一句为点。结合例子来分析本词中点染手法的运用: (1.)上片中“东南”是点,点染了杭州城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接着从城市规模、自然景观、市井面貌三个方面分别

10、进行详细描绘,是染。通过具体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了大都市的风彩。 (2.)下片中“重湖”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染,从山色之美、湖荷之胜、人文风貌之佳三个方面进行点染。 六小结。 这首词着力描写了钱塘江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长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 七板书。望海潮柳永 1地理位置 2.历史传统史 3.自然景观 4.市井面貌 5.生活图景 八作业:背诵这首词 3、望海潮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新课标提出:“诗词类文学作品的教学应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分

11、析: 望海潮一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此单元共选取四位名家的词作,重在品味赏析宋词的情思与意境。从整个语文学科教学体系来看,此单元在必修教材的“阅读鉴赏”板块教学中,特别是在“品味与赏析”这一教学内容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望海潮一词是柳永青年时期的成名之作,重在表现杭州的富庶与繁华,其写景壮丽,声调激越,一反柳词惯常风格,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学生虽然在必修一第一单元里已初步接触到词的相关知识。在必修三第二单元的学习中了解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但基本上还停留在对某一具体的诗词的理解上,未能经过归纳总结而上升为鉴赏评价的能力。望海潮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对学生领悟并掌

12、握宋词鉴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宋词的相关常识、诵读技巧,了解作者。 2、能力目标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二、说教法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根据我校的生本教育理念,结合本课的实际特点,我采取了“指导诵读、整体感知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拓展延伸、迁移应用”的三步教学法。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应用了启发点拨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1、“自主、合作、探究”法。 2、诵读法。 3

13、、启发点拨法。 4、直观教学法。 三、说学法 学法指导具体如下: 诵读全文,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的能力。 品味诗句,培养思维能力。 迁移应用,培养写作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让学生课前对柳永及其诗词有所了解,知人论世。 复习回顾有关词的基本常识。 (二)新课导入 以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为主。 (三)学生诵读。 读通、读准全词,初悟词的音韵美。 (四)学生范读,整体感知。 在读的基础上能把握诗的结构和内容。 (五)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领略词这种语言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词本身营造的优美意境。 (六)教师点播: 教师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点拨,让学生了解这首词所采用的艺术手法,进一步领会这首词所营造的优美意境。 (七)教学小结 用板书的形式展现,让学生系统直观的领会本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整体上把握这首词。 具体教学过程: (一)回忆复习 回忆词的有关知识: 词的起源、词牌和标题,词的分类(豪放和婉约派),引出柳永,“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一) (1)导入: 柳永的词多描写城市风光,提问学生谈对现在杭州的印象,“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顺势发问大家想了解1000多年前杭州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望海潮,回到宋代,到那里看一看。 (2)学生诵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