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反思集锦15篇.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3546622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集锦1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集锦1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集锦1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集锦1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集锦1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集锦1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学反思集锦15篇.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教学反思集锦15篇小学科学教学反思集锦15篇小学科学教学反思1 骨骼是苏教版四下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的第一课。由于骨骼支撑着人体运动、站立,除了具有支持、保护的作用外,在运动方面,它还作为运动的实体成为肌肉的附着物和关节的组成局部。所以,它居于三课之首,为后面的关节、肌肉的开展奠定了根底。这一课教学旨在通过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观察、交流等活动,从学生曾经感觉到的骨的经历入手,引导学生透过皮肤以及肌肉触摸身上的骨并在拼接中形成骨骼的概念,理解骨骼的作用,认识骨的特点。从本课的教学后,觉得想法颇多,尤其是觉得培养学生的一些科学习惯尤为重要。基于本课内容,我想谈谈教学中的一些看法:一、从学生已有

2、的感知经历入手,去认识理解骨骼本课的教学设计先从运动的主要实体骨骼开场,从学生曾经感觉到的骨的经历入手,引导学生透过皮肤以及肌肉触摸身体上的骨并且通过拼图和观察,来感受骨骼的存在,帮助学生形成骨骼的概念,认识骨骼的作用。在宏观上认识骨骼。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骨骼。从问题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的提出,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在把全身骨头分为四局部的根底上,指导学习摸各局部的骨头并完成记录;再结合X光下的手骨的观看,说明什么是骨骼,骨骼由多少骨构成;最后要求学生把骨头的图形拼成完好的骨骼,使得学生能充分认识骨骼。最后引导学生理解骨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动物骨如猪等,借助认识其他动物骨获得的经历,说明人

3、骨的构造及其与其他动物骨的一样点。二、注重学生的亲身理论和体验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自由地做着各种各样的运动,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在隐藏于身体内部的骨骼在人体的活动中所发挥的宏大作用。人体骨骼的存在可感却并不可见,属于一个暗盒构造,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借助X光照片、人体骨骼教学挂图以及一些教学资料片来帮助学生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构造与组成。让学生在亲身的理论和体验活动中感受人体的微妙。同时也对骨骼有了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三、将信息技术与科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利用上网查询有关骨骼的构造与特点,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有机的结合,通过学校的网络资,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4、的快乐,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分析p 及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才能。另一方面,也关注了学生的差异,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表达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学生不仅理解了书上骨髓等问题,也可以更多的获得有关信息,比方骨密质、骨松质、骨膜等。骨骼一课是中年级教材中教学难度较大的一课,主要是由于骨骼在身体的内部,学生在学习这一课前关于骨骼的感性认识很少,要在一课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全身骨骼及其作用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难度大是显而易见的。所设计的这课教学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安排教学过程也是围绕着解决这个问题而展开的。小学科学教学反思2 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

5、磁铁已经有一定的理解。“磁铁有磁性”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激趣导入,交流“我知道的磁铁”,从引导到“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讨论和观察活动中,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磁铁有磁性这一最根本的性质的认识。然后通过交流在观察中的发现和产生的问题,引发出后续的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逐步加深和扩大学生对磁铁的认识,并最终指向综合运用。纵观这堂课的教学,让人有喜也有忧,为能更好地惩前毖后,现反思如下:教学开场,我创设了“表演小魔术”这样一个情景:在一只乒乓球内藏入几根小铁丝后重新粘合,并在手中放入磁铁。当我将乒乓球放在手上时,乒乓球就牢牢地“粘”在了上面。当学生看到这里时,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有的已在下面喊起来了。

6、在科学探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问题及探究动机的形成。要形成问题和探究的动机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来导入教学。情境导入是教学的开场,也是教学成功的根底与前提。小魔术是孩子最喜欢看的一种节目,“乒乓球怎么会粘在老师的手上”正是小魔术产生的效果。它激起了学生的浓重兴趣,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材料在科学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整堂课我都很注重用材料来调控课堂节奏。如在材料的准备上我准备了课本66页上的铁钉、回形针等十多种典型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先让学生预测其中的那些物品能被磁铁所吸引,那些不能被磁铁所吸引,然后再用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孩子们的预测是否准确。由于学生平时都玩过磁铁,对磁铁都比拟熟

7、悉,特别是磁铁能吸铁一类物体的本领。只不过他们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一些外表现象,没有向更深层次研究。由于是常态的科学教学,在教材处理上我还是不够大胆,使学生动手探究的时间受到限制。但由于考虑到尊重教材活动的先后安排,也不敢尝试大环节教学。因此在理解磁铁的形状、生活中的应用及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以上几个活动的教小学科学教学反思3 设计理念: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沉和浮的第一课,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沉和浮”有着一定的生活经历和学习根底,同时他们对于“沉和浮”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这一课的教学从学生观察小石头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开场,引领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情况

8、,并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确定一个统一的观察标准,为后面对沉和浮的探究活动打下坚实的根底。“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这一活动的设计并没有直接让学生将物体放到水中去观察,而是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猜想及验证的过程,因为,学生只有在经历与事实产生矛盾的时候,才能引起他们的考虑,从而发现并提出问题,此时适当的对学生再做以提示,引导学生建立比拟的概念,从而轻松的解决本课的难点,同时也为今后此类实验的教学做好铺垫。教学目的:一、知识目的:1、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场,研究观察关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推测、验证的活动过程,并能获得关于物体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二、才能与情

9、感目的:培养学生对观察研究的结果进展简单的整理、分析p 的才能,激发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经过简单的推测、实验的活动过程,获取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难点:引导学生推测、实验、观察、交流,获取物体在水中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教学准备:1、老师演示用的木块、石头、浮标。2、小组观察研究用的泡沫、西红柿、橡皮、牙签、大头针、螺帽、蜡烛头。3、小组观察或演示用的大小一样、重量不同的球形材料一组;轻重一样、大小不同的立方体材料一组。教学过程:一、我做过,我知道。1、引言激趣。老师出示石头、木块、浮标。2、直接进入课题,板书:物体在水中

10、是沉还是浮。二、我猜猜,我试试。1、请学生从桌内轻轻拿出材料袋,认识物体。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猜想物体的沉浮。3、学生汇报猜想结果。师提出问题:根据什么来猜想的?4、引导学生用实验来检验猜想的对错。在实验前提出要求:1大家要学会分工合作。2请将物体依次放入水中实验。3注意仔细观察。4将实验后的物体擦干放回材料盒中。5、学生汇报。6、老师小结:看来,猜想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必须通过亲身实验,才知道哪些物体在水中会沉,哪些会浮。三、我来想,我来做。1、老师提出疑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什么有关?2、老师根据学生答复,及时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它的大小、轻重有没有关系

11、?3、老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并放手让他们自己想方法解决,老师巡视指导。4、请学生来汇报想法、实验结果。在交流中获取答案。5、小结并板书: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它的大小、轻重是有关系的。四、我经过,我来说。1、通过学习这一课,鼓励学生说说收获,谈谈感受。2、老师做演示实验。3、下课!总结:浮标运用明概念、判断有标准,利于后续活动。在学生思维冲突、迷惑处引导,教学才会有效。现象与本质,学生口中说出浮力、密度,接下去研究大小、轻重与沉浮的关系,学生已有认知根底是否利用?怎样利用更有效?老师要给予重视,再加追问:与什么密度有关。学生各组意见不一样,可喜?可忧?还是无措?无疑到有疑,到新

12、的疑,小疑那么小进,再疑那么再进,一节课如此者四,课始于疑,课终还有疑,学生质疑,老师激疑疑是学习起步。小学科学教学反思4 核心提示:这节课中种子发芽实验主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进一步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比照实验方法,培养学生按照实验方案持续观察实验过程和时间的才能。这节课中种子发芽实验主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进一步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比照实验方法,培养学生按照实验方案持续观察实验过程和时间的才能。这两课意在通过“种子发芽实验”这样一个富有兴趣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交流制定实验方案准备实验装置猜想实验结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四个环节

13、,让学生根据详细问题来选择适宜的材料,并有目的地对材料进展组合,从而进步学生选择材料的才能和创造才能。我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本着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自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种子发芽主要具备水、温度、空气三个条件。因此,在上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目的就是将我的一些认识和观点能在教学中有所表达。在学生进展设计实验之前,先引导他们仔细考虑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怎样控制好条件等,然后讨论制定好实验方案,再组织准备塑料杯2个并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绿豆6粒、纸巾2块,实验的步骤按书上要求进展,分别提醒怎样控制好水、温度、光照。最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方案,每个同学回家实验并做

14、好记录我请个别同学向全班讲述自己所做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有关数据以及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这样就把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最后老师做归纳性总结。学生的实验数据根本上比拟符合实际情况,有的甚至是非常接近,这是非常让人欣喜的事。从实验情况看,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真正表达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仔细观察、分析p 数据、整理信息等,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次实验很成功。小学科学教学反思5 3月9到3月15,我参与线上顶岗实习的第四个7天,与第一个7天相比,我多了几分沉着和淡定,少了几分紧张与新奇,虽然不能见到我的学生们,照旧是一件很令人遗憾的事,但是我一直

15、都有增加与学生连麦的时间,也算是弥补了一下这方面的缺失。1、3月9日,周一,相较于上周第一节的紧张,这周我更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更关注学生给我的反应,网络良好,没有卡顿,家长同学也极其配合。这节课目是使学生理解花种子果实,为弥补学生不能直接接触的缺乏,我尽量将课件制作的详细,并辅助以视频,方便学生理解。当然,在教学过程中,照旧有很多缺乏;不能有序安排与学生的连麦时间和次数。由于上课时间改为30分钟,所以语速有些快,要注意调整课程内容2、3月10日,周二,这节课还是科学课,我为学生讲解了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相比拟之前的课程,这节课的学习范围又扩大了一些,课前比拟担忧学生会与上节课的内容混淆,在过

16、程中,也反复与学生强调,并且在课程开场就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但第一遍讲解完毕,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提升难度的题目,知识点更明确,采取学生连麦主讲的形式,虽然当时软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也还是到达了大家都会大家都懂的目的。从而也在备课上提供了新的思路,当教学内容偏难时,我们应如何教学?屡次讲解,提出重点辅助课后题,调动学生主动性。4、3月13日,周五,没有授课任务,但学校组织全校老师学习如何更好的进展线上教学,主要为大家示范了授课软件的各种用法。周六周日,我将利用这两天时间,备好下周的科学课,汲取已有的经历,进步自己,为日后的老师生涯,提供坚实的根底。小学科学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