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15 分析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15 分析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学生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 分析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考点解读表现手法,又称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写作手法、写作技巧等。它有广义和狭义之称,广义的表现手法等同于表达技巧,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反语等)、表现手法和结构手法。而狭义的表现手法,包括描写的手法(正面和侧面、动态和静态、虚实描写、远近描写、感官描写等)、对比和衬托、渲染和烘托、联想和想象、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象征、情景交融、欲扬先抑等。在现代文阅读中,一些考生常常由于概念分不清,导致答题错误。特别是当题目问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时,经常是问
2、此答彼。从狭义的角度来讲,表达方式是就文章的写作内容而言,修辞手法是就语言修辞效果而言,而表现手法是就文学作品写作的具体技法而言。常见考查形式:本文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本文的写作思路及表现手法独具特色,请结合全文赏析。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分析。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的句子。等等。课文解剖例1:茅盾白杨礼赞(部编版八上)“思考探究”二:2.本文写法有抑有扬,富于变化。试找出相关的段落,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第2段描述完高原景色后,接着写这样的景色带给作者的感受先是感受到“雄壮”“伟大”,接着又觉得有一些“单调”,为接下来写猛然见到白杨树时“惊奇
3、地了一声”做衬托,为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蓄足气势,这是欲扬先抑。第7段,前三句先说白杨树可能不美,算不得“好女子”,紧接着说它“伟岸,正直,朴质”等,夸它是“伟丈夫”,也是欲扬先抑。本文抑扬手法的使用,一是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二是更加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突出了白杨树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例2:契诃夫变色龙(部编版九下)“思考探究”三:这是一篇讽刺小说。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这篇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表现出讽刺效果的。答案示例:小说通过奥楚蔑洛夫对“受害者”赫留金前后态度的对比,揭露了警官对底层人民所表现出的虚伪与残忍。奥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
4、着自己的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讽刺艺术往往表现在夸张手法的运用上。这篇作品在短短的断案过程中,随着对狗的主人身份的猜测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竟发生了五次变化,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技巧解密一、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象征。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通过对准确的描写刻画,使所要表达的感情更为含蓄、深刻,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泰戈尔金色花(部编版七上),用
5、“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象征孩子的天真、纯洁、可爱。衬托(正衬、反衬)。用的衬托的,使形象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如鲁迅藤野先生(部编版八上)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对比。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部编版九上)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夸张讽刺。运用夸张讽刺的手法,突出了人物(事物)的特点,表达了的感情。如安徒生皇帝的新装(部编版七上)中说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皇帝
6、爱慕虚荣、昏庸的特点,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埋下伏笔。抑扬(先扬后抑、先抑后扬)。作者的本意是,而先,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使情节更曲折、使人印象深刻,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部编版八上)中,先刻意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粗鄙、丑陋、普通的一面,后面写他犀利的目光,通过反差来制造文章内部的张力,先抑后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小见大。从人们所熟知的小事入题,让人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如莫怀戚散步(部编版七上)选取祖孙三代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了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赞了那种对人类社会的繁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道德、情感
7、。托物言志。紧紧抓住的特点,精心刻画,富含哲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理想(人生观),增强了表达的生动形象性和文章的感染力。如贾平凹一棵小桃树(部编版七下)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借一棵小桃树的顽强生长,反映了自己对美好未来、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直抒胸臆。使表达感情更强烈(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藤野先生(部编版八上)中“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直接表达了“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崇敬、怀念之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使抒发的感情更含蓄,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整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
8、如老舍济南的冬天(部编版七上),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动静结合。将的“动”与的“静”结合,二者相互映衬,充满情趣。如夏浩然、樊云芳“飞天”凌空(部编版八上):“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现场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是动,如梦初醒的观众是静,两相对照,构成动与静的协奏感,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虚实相生。将的虚写与的实写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点),深刻揭示主题。如朱自清春(部编版七上):“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虚实结合,写联想、想象到的景色,借
9、以突出花的香味浓郁。侧面描写(正面、侧面结合)。通过描写他人的形象或别人的评价来表现主要人物;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场面来烘托主要人物。 如鲁迅藤野先生(部编版八上)中通过留级学生讲述藤野先生的掌故,从侧面表现藤野先生不修边幅、生活简朴的特点,与他教学时的一丝不苟形成对比,有欲扬先抑的效果。伏笔。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如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部编版七上)中,“全看你自己了。杰里看起来很担心,但最后还是和其他孩子一起走了”,这一句既照应了前文“我最好的朋友”,又为下文杰里找爸爸来救“我”埋下伏笔。照应。不但能使文章结构严谨,而且能强化某
10、些关键的内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某种启示。如朱自清背影(部编版八上)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次更加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铺垫。通过铺垫,可以渲染气氛,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切心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如鲁迅故乡(部编版九上)中,“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富于梦幻色彩的描写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为后面写中年闰土的变化做铺垫。烘托渲染。浓墨重彩,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如老舍济南的冬天(部编版七上)中用北平的大风烘托出济南冬天的风的柔和,写出了
11、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二、解答步骤:解答这类题可分三步走:一是明确所用手法;二是结合文本具体阐释该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三是结合人物、结构、中心等阐述该手法的具体作用。答题模式:表现手法=定手法+析内容+答效果(情感、主旨、作用等)。真题解析【2019年黑龙江大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好一朵木槿花宗 璞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儿也不在乎秋的肃杀。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
12、发了。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保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
13、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
14、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褶,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
15、着我。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再来。(节选自宗璞散文)【问题】文章先说印象中的木槿是平庸的,后说木槿花是“震撼了我的那朵花”,这样安排结构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妙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解析】要求学生掌握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首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结合本文分析。首先写了对木槿花的轻视,然后惊喜、欣赏、赞美,最后期待震撼了我的那朵木槿花再来。这样写,突出了不屈、抗争、顽强、乐观的精神,表达了“我”对木槿花的赞美之情。【答案】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文中先说她的不起眼,被轻视,然而在后面的经历中:荒草丛中,她依然绽放,水泥、砖块重压之下,她坚强绽放,作者的感情自然随着由轻视到惊喜,再到欣赏、赞美。这样使作者感情变化自然,突出了木槿花所蕴含的精神不屈、抗争、顽强、乐观等。实战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