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千企创新升级工作计划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3485001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千企创新升级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2年千企创新升级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2年千企创新升级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2年千企创新升级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2年千企创新升级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千企创新升级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千企创新升级工作计划(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千企创新升级工作计划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企业主体能动,政府积极推动”的 总体思路,引导和推动千家工业企业大力实施创新升级计划,更好地 引领和带动全市工业企业在研发体系、产品技术、管理方式、品牌创 建、标准质量、人才队伍、投融资、信息化、制造模式、体制机制等 方面全面创新,加速升级,做优做强,加快构建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的新机制,实现全市工业由大变强的新跃升,为发展创新型经济,建 设创新型城市,全面提升“三个”建设水平作出新贡献!二、主要目标到_年,通过实施千企创新升级行动计划,育成市级以上创新型 企业_家。具体目标如下:1、创新投入稳步增长。到_年,千家企业研发投入

2、占销售收入 的比重达到_%以上,其中,有_家在_%以上;技术改造投入占销 售收入的比重达到_%以上,其中,有_家在_%以上;职工教育投 入占销售的比重达到_%以上,其中,有_家在_%以上。2、创新体系加快完善。到_年,千家企业全部制定科技创新规 划;全部建成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其中省级_个以上,国家级_个 以上,分别占全市_%以上和_%;累计建立产学研紧密型联合体或 校企联盟_个以上,占全市_%以上。3、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_年,千家企业当年专利申请_件以 上,其中,发明专利申请_件以上;当年专利授权_件以上,其 中,发明专利授权_件以上;累计创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_家以 上。“_五”期间,累计新

3、增省以上高新技术产品_件以上,占全市 _%以上。4、创新成效日益显现。“_五”期间,千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 均增幅_%以上,其中,有_家在_%以上;利税总额年均增幅_% 以上,其中,有_家在_%以上。到_年,新产品收入占销售收入 的比重达到_%以上,其中,有_家企业在_%以上;产值过百亿企 业达到_家以上,过_亿企业_家以上,过_亿元企业_家以 上,分别占全市_%、_%以上和_%以上。5、品牌质量加速提升。到_年,千家企业全部拥有注册商标、 市级以上品牌,拥有省级品牌_个(件)以上,国家级品牌_个 (件)以上,分别占全市_%以上和_%;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 产品产值比重达到_%以上;累计采用

4、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_个 以上;累计建成全国专业技术标准化_家以上,累计制定行业以上标 准_个以上,均占全市_%。6、两化融合持续深化。到_年,千家企业信息化技术得到普遍 推广应用,其中,建成省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_家以上、试 点企业_家以上;实现成套设备和传统产业整机产品信息化率分别在 _%以上;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在_%以 上;创新营销模式展开电子商务的比例在_%以上。7、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到_年,累计分别创成管理创新优秀企 业和示范企业、信用管理贯标企业、省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_家、 _家、_家以上,分别占全市_%、_%以上和_%。8、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到_年

5、,千家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占 职工总数比例达到_%以上,其中,有_家在_%以上。“_五”期 间,千家企业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_名、优秀博士人才 _名,均占全市_%以上。三、重点任务1、着力推进企业加快健全创新体系。推动企业加强对创新发展的 战略谋划,引导企业制定科技创新短、中、长期相衔接的发展规划, 明确目标和途径。围绕重大产品研发、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 能力的增强,按照“机构健全、队伍合理、设备精良、制度完善、项 目前沿、成果丰富”要求,推动企业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等的建设,并不断进行升 级;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多层次、多

6、形式的产学研联合方 式,推动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孵化器”、实验室 和科技实体,建立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采取“走出去”战略,鼓励 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内科研资源富集地或外海建立研发机构,大力提高 技术创新能力。2、着力推进企业不断加大技术改造与创新投入。引导企业增强创 新投入主体意识,每年的研发经费支出增幅要高于生产增幅,确保研 发投入力度适应企业持续发展、转型升级需要。推动企业加大技术改 造力度,围绕创新能力建设、技术装备升级、节能降耗减排、提速增 效提质、产业链延伸和企业信息化等重点实施技术改造,不断提升企 业的研发设施、工艺装备和企业管理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 高企业运行

7、质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导和支持企业通过上市融资、 股权融资、租赁融资、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实现投融 资渠道多元化。3、着力推进企业加速产品技术创新升级。鼓励和促进企业努力向 产业链、产品链、技术链和价值链高端攀升。引导企业不断研发新产 品,形成“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良性循环。支持企业积 极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自主攻关和联合攻关,着力 攻克技术瓶颈,形成核心技术。促进企业积极引进最新科技成果实施 转化,大力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加速产品升级换代、培育新的增长 点。鼓励企业加强先进设计技术、工艺技术、材料技术、装备技术的 研究应用,促进产品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实施

8、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应 用知识产权,努力创造知识产权,积极保护知识产权,在产品、技术 和外观设计等方面形成知识产权比较优势。4、着力推进企业切实加强品牌化标准化建设。支持企业加强自主 品牌建设,全面增强企业商标注册、培育、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打造自主品牌,积极创建国家级乃至国际级品牌。积极引导企业采用 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鼓励企业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技术标准化机构建设, 努力掌握行业技术的话语权。引导企业积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5S管 理、六西格玛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模式,广泛 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降废减损等活

9、动,建立健全从 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储运销售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体系,实行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和绩效管理。5、着力推进企业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大力促进信息 技术在企业的协同应用和集成创新,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 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技术改造 等七个环节,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加快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 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五化联动”;在供应链 管理、生产过程工艺优化、产品设备监控管理、环保监测及能源管 理、安全生产管理等领域应用推广物联网技术,打造一批“智慧企 业”。鼓励企业把内部的信息技术服务部门剥离为具有独立法

10、人资格 的企业,促进生产性信息服务业发展。6、着力推进企业大力提升绿色制造水平。以电力、化工、冶金、 纺织、建材等行业为重点,推动高耗能企业健全节能管理体系,强化 能源计量、统计、评价工作,_开展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实施合 同能源管理,加强锅炉(窑炉)、电机系统、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 统优化等节能改造,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推广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 用、再制造和产业生态链技术,依法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安全隐患 多的落后产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清洁生产型企业。7、着力推进企业进一步增强人才核心竞争力。牢固树立“人才资 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增加人才数量,提高人才质量,实现 “两量并举

11、”。鼓励和帮助企业积极面向海内外招揽人才,不断提高 高等教育学历人才比重,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优秀博 士人才,优化提升人才结构。引导企业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创新教育 培训方式,着力培养高级技术才人、高级管理人才、高级营销人才、 高级技能人才和具有国际化开拓能力的人才,促进高素质人才队伍的 建设。进一步营造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新环境,建立健 全竞争性的报酬体系,推行股权、期权激励,给人才提供足够的用武 之地,增强人才归宿感和责任感。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家培育工 程”、“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深入开展职业经理人任职资格培训 与认证工作,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

12、家。8、着力推进企业高度重视和加强自身软实力建设。以推进企业现 代化、国际化为切入点,以增强企业软实力为目标,引导企业建立健 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_理结构;大力弘企业创新文化,倡导以创 新为荣的价值导向,营造敢冒风险、尊重创造、允许失误、宽容失败 的文化氛围;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信用管理机构、完善信用 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守法经营,切实 履行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社会责任。四、保障措施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励企业创新。全面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 省扶持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对创 新升级企业的扶持力度,认真研究政策资金投入的最佳

13、方式,提高资 金使用效率。积极创新投融资服务渠道和方式,健全投融资保障体 系。大力推进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向创新升级企业倾斜,特别是在土 地、电力、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和行政审批、规费征收上给予优先 优惠。2、积极培育示范典型,引领企业创新。整合创新型企业和千企升 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千企创新升级评价管理办法,开展千企 创新升级示范试点,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 品牌创建、两化融合、节能减排、绿色制造等领域培育树立先进典 型,发挥优秀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3、精心打造载体平台,集聚企业创新。加快建设“9+1”创新载 体和“一核五园多点”的软件服务业综合体,着力加强技术研发、

14、产 品检测、工业设计、成果孵化、人才交流、技术交易、投融资、评估 咨询、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外包等公共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园区创新 创业服务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功能,形成集聚效应,加速企业创新。4、_开展创新活动,带动企业创新。认真策划、精心_“科技 创新产业合作”、“境内外人才招聘”、“院士专家行”、“千企 进百校”、“百校联千企”等活动,搭建优质创新活动平台和推进平 台,带动企业不断创新升级。5、建立目标考核制度,推动企业创新。将千企创新升级重要指标 纳入“创新”建设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地及各有关部 门,分年度签订目标责任状,年终进行综合考评。2022年千企升级行动计划实施意见根据省

15、政府印发的省万企升级行动计划(_年)(苏政发_号)以及市委_次党代会“科学发展争第一、改革创新争第一、和谐稳定争第一”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增强我市企业和相关产 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我市在省内第一批进入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列, 在全省“两个率先”中带好头、在转型升级上作示范,现对市“千 企升级”三年实施计划(宁政发_号)进一步深化扩展,时 限延至_年,并提出如下工作意见。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创 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战略,加大高层次科技创业创新人才 国际化水平,加强两化深度融合推进力度,加速高端产业集群集聚,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和共性技术,推动企 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支撑引领全市经济实现跨越式 发展。(一)全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发展深入实施“市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以产业规模化、技术高端 化、发展集约化为方向,主攻高端技术、发展高端产品、突破高端环 节,着力形成市场规模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把培育发展软件与信息 服务、新型显示、未来网络、智能电网(交通)、生物技术、节能环 保、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奋力抢占国际技 术、产业、人才制高点。(二)全力构建传统产业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