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校长述职述廉报告_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3465389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度校长述职述廉报告_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度校长述职述廉报告_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度校长述职述廉报告_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度校长述职述廉报告_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度校长述职述廉报告_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度校长述职述廉报告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度校长述职述廉报告_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品质文档2022年度校长述职述廉报告 2021年,我校全体教职工在市委、市政府和训练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仔细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坚持“厚积深思、欢乐和谐”的办学理念,围绕“苦练内功、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打造特色”的进展主题,明确“保稳定、保平安、促进展”的核心任务,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克难攻坚,扎实推动“三名”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21年高考,我校有黎斌、李想、王翔、阳成江、潘建雄、阳耀林等6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用,其中黎斌同学夺得全市文科状元;600分以上人数,我校共41人,占全市的28.87;全市个人总分文科前十名,我校占有四人,理科前十名,我校占有三人;文理科个人总分进入全省

2、前200名人数均列第五。同年中考,总分700分以上人数我校有47人(全区共83人),占56.6%。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作校长、党总支书记,在市委、市政府和训练主管部门领导下,在全体班子及广阔教职员工的乐观帮助与大力支持下,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日常教学、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现将本人在2021年度的思想和工作状况,简要总结汇报如下: 一、牢记使命,始终忠诚于党的训练事业 训练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宏大事业。作为一名训练工,我深刻地熟悉到自身所肩负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校长,我更加糊涂地熟悉到自己所担当的责任。奉献优质训练资源,办好人民满足训练,早日实现将宜春中学打造成为名校的雄伟目标,早日实现百年老校宏

3、大复兴,始终是我所坚持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人生追求。 一年来,我始终亲密关注着基础训练进展的形势,仔细学习领悟党的训练方针政策,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训练理念。在办学思想上,始终坚持与党和国家的训练方针政策保持高度全都,乐观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全面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进展;在日常管理和训练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办学,廉洁自律,依法执教,勤勉敬业,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以实际行动表达着自己对训练事业的忠诚与喜爱,诠释着一名老师应有的精神与品质,传达着一名校长的目标与追求。 二、负重前行,着力改进和创新学校管理 近年来,学校饱受债务困扰,正常运转经常难以为继。过去的这一个学年,学校往往是一开学就面临着

4、无米下锅的窘境。作为一校之长,还必需时常承受债主追债的滋扰,甚至对个人的威逼。面对此逆境,我们一方面大力节省公用经费开支,开源节流,一方面乐观向政府和各部门求援。在经济非常困难的状况下,不断改善教学条件,特殊是通过乐观运作顺当完成了学校正大门建设,转变了宜春中学走“旁门左道”的尴尬历史,转变了校内面貌,提升了学校品牌形象,为进一步改进校内管理制造了良好条件。 在面对经济压力的同时,我们还面对着更为沉重的规模办学下的管理压力和教学质量压力。作为一所百年老校,一所中心城区最好的省级重点中学,市民的关注与期盼是不言而喻的。为了破解学校进展道路上的瓶颈,我们制造性提出了“一校两区、内部竞争”“大班级、

5、学校校”“全封闭、寄宿制、准军事化”的管理思路,并在反复的实践与探究中不断走向成熟与完善。尽管这些管理模式还有许多课题要解决,但事实说明它们是符合宜春中学当前办学现状的,并已经渐渐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和生命力。08-09学年,我们在高考、中考、学科竞赛均制造了超历史水平的好成果,不仅在规模上实现突破,在尖子生培育上也走进了全省前列。 三、分散力气,坚持推动学校队伍建设 老师是一所学校最重要的训练资源,老师的精神状态、业务力量、综合素养是一所学校能否实现持续、健康进展的打算因素。我校的老师队伍整体素养比较高,并始终保持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这也是我们能够突破逆境、稳定进展的重要缘由。 我们

6、现有教职员工580多人,多数来自原宜春中学、宜春一中这两所省级重点中学,也包括因规模扩大而引进的一些其它地市的老师。因此,学校内部消失训练观念、价值观念多元化是客观的、必定的。近两年,我们始终都在通过各种途径努力统一教工的价值追求,反复宣扬学校的办学理念,加强校区之间、学科之间老师的沟通与沟通,以尽快使广阔老师的训练思想统一到学校整体进展的指导思想上来,增加学校的分散力,形成学校进展的巨大合力。 为了促进老师队伍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我们通过加强行政听课、随机听课等形式对老师的训练教学行为过程进行监督,通过开展学生问卷、座谈,收集家长意见等方式准时跟踪学校师德师风现状,通过演讲、评测等方式展现老师

7、良好的面貌,促进老师依法执教,严守职业道德规范。在老师专业成长上,我们坚持引进来、走出去,为老师接受新的理念,接触新的训练手段,提高业务水平制造条件。我们还通过强化教研组、备课组的培训功能,强化老师的教研意识,强化老师教研力量的培育,完善老师的考核评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老师的专业成长,特殊是通过坚持“老带新”和落实“十个一”工程,给青年老师的成长供应了许多关心,不少青年老师已渐渐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四、狠抓质量,大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没有质量就没有品牌,宜春中学的名校建设就会落空,这是我们大家都深知的道理。始终以来,我们都把深化教改,提高质量作为中心工作,强化目标管

8、理责任机制,强化老师的质量意识,强化教学基层单位建设,胜利地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为了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们始终把“学生是否满足、家长是否满足、社会是否满足”作为衡量自己教学管理、教学水平的标准。一个学年来,我们不断夯实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常规执行状况的督导与检查,把课堂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鼓舞老师在完成常规的基础上努力创新,构建自己富有共性魅力、富有特色的高效的课堂教学。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省铺开后,我们紧紧抓住这个契机,深化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挖掘校本训练资源,全面开设校本课程,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仔细开展社会实践和讨论性学习,充分体现了样本校应有的风采

9、。为给教学供应不竭动力,我们非常重视教学讨论工作,坚持“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指导思想,全面推动学科讨论,课题讨论,课改讨论,命题讨论。上一学年我们有48个省级课题立项,100多篇文章在市以上评比中获奖。为了使各项教学改革措施能有效地落到实处,我们高度重视教学基层单位的管理,全面推动学科组、备课组建设,使其成为“校本教研基地,老师专业成长基地,提高教学质量基地”。尖子生培育是教学中重点也是难点,这两年我们都加大了尖子生培育力度,对素养突出的学生做到早发觉,早培育,早跟踪,集中优势资源,跟踪辅导,全面培育,使一批批尖子生脱颖而出,也使我们宜春中学最终走出了没有清华、北大的困惑。 五、以人为本,努

10、力构建校内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校内文化我们名校建设的重要任务,和谐的文化能够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进展制造优越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能够使学校布满生气与活力,是一所名校必需具备的要素。 在过去的一个学年里,我们在“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训练理念指引下,不断总结与反思自己的训练思想、管理措施和训练行为,在和谐校内文化的建设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究。在课堂上,我们注意引导老师构建公平对话,多元探究的课堂文化,艺术设计课堂,丰富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公平对话,制造民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培育学生思索探究的习惯,鼓舞学生质疑和创新;在课外,我们致力于构建民主亲善,团结协作的人际文化,干群间相互理解,师生

11、间相互敬重,同学间相互关心,形成和谐融洽的校内氛围;在教室,我们致力于构建力争上游、同舟共济的班级文化,既重视制造学习上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又留意引导形成同舟共济的集体意识;在校内,我们致力于构建宽松融洽,生气勃发的环境文化,挖掘百年老校文化底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让学生在和谐的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励志成才。 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准备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我们在今日的进展中遭受了诸多难题,这是对我们意志品质的考验,也是对我们管理力量、教学水公平各项素养的检验。面对当前简单的办学形势,捉襟见肘的经济承受力量,我们已经收获了许多胜利的阅历,这是宜春中学实现宏大复兴的珍贵财

12、宝。当然,我们还有一系列的问题要去解决,如校区内部竞争机制的完善,封闭式管理的推动,“大班级、学校校”管理中责、权、利的进一步明确,经济困难状况下的硬件建设,化解债务压力等等,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努力探究。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着重在以下七个方面连续努力探究:1、扎实抓好高考复习工作,力争高考再次实现历史突破;2、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素养,坚决规范办学行为;3、连续强化常规管理,确保学校的和谐与稳定;4、连续推动新课程试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发挥样板校示范作用;5、高度重视,亲密协作,全力抓好一般高中迎检工作;6、努力贯彻科学理念,抓好学生综合素养评价;7、加大校内环境整饬力度,制造温馨和谐的校内氛围;8、加强对老师的业务考核工作,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 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金融/商业/投资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