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3457751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一、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个人收入水平也 迅速提高。同时,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2002 年,我 国教育从“精英式”转型到“大众式”。2009 年,全国普及九 年义务教育,这一制度的人口覆盖率高达 99%以上。虽然大众教 育的成功过渡增加了人们受教育的机会,但是教育差距仍在迅速 扩大。根据国家xx局的报告,中国近几年的基尼系数居高不下,2011 年0.477,2012 年 0.474,2013年0.473,2014年0.469 (如图1 所示)。虽然整体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但是0.4 是国 际警戒线,这样来看,中国的基尼系数是比较高的,并且

2、十年以 来高居警戒线以上,说明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由来已久,收 入差距大现象严重。2012 年,西南财大发表的中国家庭收入不 平等报告中指出,受教育程度较低是导致农村家庭收入低的重要 原因,家庭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也越高,教育差异导 致收入差异的现象很明显;对于城市贫困家庭,收入较低最主要 的原因也在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劳动 市场中存在这样一个事实:高学历的个人获得更高工资收入。根 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是创造GDP的一种生产要素,因而也参与 到国民收入的分配领域。那么,个人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必然会 影响到个人收入的差距,从而导致收入不平等问题。收入不平等问题是一

3、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然而这一问题 的不断扩大将直接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阶 级矛盾。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仇视,社会的和谐 稳定会受到威胁;不合理的收入差距也引起国内消费需求的不 足。根据凯恩斯需求理论我们知道,穷人比富人具有更大的边际 消费倾向,然而占社会人口多数的穷人仅有消费意愿,却缺乏消 费能力,使得总消费需求不足,造成消费结构失衡等问题。二、文献综述教育和收入问题很早就被经济学家们所研究,相关理论分为 两派,一种是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另一种是劳动力市场机制理论。 其中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提出,主 张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而教育投

4、资是人力投资的主 要部分,能促使分配更加平等。而劳动市场机制理论则从劳动市 场中基本的供求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国外对此问题很早就开始研究,Becker et al. (1966) 1 假设每个人通过投资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本去最大化经济福利,实 证表明教育能部分解释区域内部的收入不平等,对于区域间的收 入不平等解释力度更大。Chiswick(1968)2认为教育水平和 收入不平等正相关,而之前研究成果的负相关关系是由于遗漏了 两个重要变量:教育平均回报和教育不平等o Alan et al.(1976) 3在考虑教育回报率和教育年限相关的情况下,认为平均教育 水平的上升不仅有利于投资

5、,而且不但不会使收入不平等恶化, 反而平均增加一年的教育水平会使收入不平等下降10%。Jan (1970)4则将收入分配看成是不同质量的生产要素的价格, 而价格则由基础的供需决定。实证得出教育年限的增加及教育不 平等的下降有利于缓解收入不平等。Winegarden (1979) 5通 过实证表明高教育水平会使收入分配趋于平等,而教育的不平等 却比以往的研究结果表现出对收入不平等更大的作用。Knight et al. (1983)6认为教育的扩展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应:一 是结构效应,二是工资压缩效应。教育的扩大发展使高学历群体 的规模不断变大,结构效应开始加剧收入不平等程度,慢慢演变 成降低效应

6、;随后,高学历劳动力供给的增加,使得高学历群体 的平均工资下降,此时产生一个工资压缩效应,从而降低收入不 平等程度。国内在此问题上也有很多研究,且研究方法多样,研究角度 屡有创新。赖德胜(1998)7对中国1995年的教育回报率进行 了度量发现,国内教育回报率为正,而且相比1988年有一定提 高,女性教育回报率高于男性。白雪梅(2004)8的0LS回归 结果表明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教育不平等会 加剧收入不平等。中国现阶段处于倒U型曲线顶点的左侧,平均 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将加剧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刑春冰(2008)9 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结果显示随着收入分位点的提高,教育回 报率系数

7、随着提高,但他指出高分位回归的结果高于低分位回归 结果并不意味着教育是扩大收入差距的因素。强调分位数回归结 果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将收入分为不同组的OLS回归,并且将不 同收入分位下的回归结果理解为教育回报率随着收入水平改变 是不严谨的。徐舒(2010) 10基于RIF回归的分解方法,得出 个人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降低了收入不平等的结论,同时技能 偏向型技术进步能提高教育的边际收益率11。本文考虑在前人研究指导下,基于 Mincer 对数工资方程计 算教育回报率,分别用 OLS、Heckman 两步法和工具变量法回归 得出历年教育回报率结果,再用分位数回归得出不同收入分布点 的教育回报率,最后分

8、群体测算教育回报率,分析群体间教育回 报率差距,以及教育对于群体间和群体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三、模型设定(一)基本模型估计教育回报率的方法很多,比如内部收益率和Mincer收 益率。内部收益率是通过比较接受教育的成本和未来收益的贴现 值得出的,计算公式简单也容易理解,但是对数据要求高。本文 选用的是Mincer收益率,它是通过Mincer收入方程得出的,一 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教育收益率的标准。Mincer收入方程11 包括标准明瑟方程(1)和扩展明瑟方程(2):lnincomei二a+BSi+ 丫1 ei+ Y2E2i+ i(1)lnincomei二a+BSi+ 丫1 ei+ Y2E2i+工

9、dijXij+ i (2) 其中lnincomei表示第i个人的对数收入,Si为受教育年 限,Ei为工作经验,后面一项为工作经验的平方,i为随机扰 动项,Xij表示其他影响收入的变量。其中收入为个人上一年的 收入,使用不同的收入指标,会导致教育回报率估计结果的不同。 工作经验是指完成教育后个人工作年数,计算公式为:E=年龄- 受教育年限-法定入学年龄,法定入学年龄为6岁。因此受教育 年限的系数B度量的是教育导致收入变动的幅度,即多接受一 年教育,将会使收入得到B倍的增加。这里教育变量是连续形 式的受教育年限,不过也有很多方程考虑特定阶段教育对收入的 影响,在幅度上不同于多接受一年教育所导致的收

10、入增长,表示 完成特定阶段教育的教育回报率。为了减少遗漏变量偏差,本文 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一系列的控制变量,包括性别、 户口性质、结婚与否、企业性质等虚拟变量。(二)计量方法 对上述计量回归方程,传统上采用的是普通最小二乘法,其 回归结果表示对因变量条件期望值的估计,不考虑收入的分布, 回归系数的含义是多接受一年教育个人收入的变化率。分位数回 归则主要考察在不同分位点上自变量的表现,就收入分布而言, 有利于比较整个收入分布中,不同收入点上教育收益率的不同。 从经济学角度看,分位数回归系数的含义是不同收入能力群体的 教育回报率。一般的计量研究中,有四个主要的问题需要解决:测量误差、 内

11、生性、能力偏差、样本选择性偏差。其中内生性问题在缺乏自 然实验条件下很难解决,本文不予展开研究;解决能力偏差问题,一般的做法是加入关于能力的控制变量,如IQ值、个人考试成 绩等,但这些数据在CHNS中无法获得,另外一些加入父母受教 育背景变量的方法也存在很大的争议,并且能力偏差对教育回报 率变动趋势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我们集中解决测量误差和样本 选择性偏差问题。对于测量误差问题,不同收入计算方法将得到不同的教育回 报率,本文不单单只考虑工资收入,而采用个人收入,来消除工 资以外的其他收入的漏算可能带来的偏误。为了避免教育测量误 差对结果的影响,通过最高教育水平换算成一般教育年限作为受 教育年限

12、的工具变量,来分别计算不同教育年限测度法下的教育 回报率。工具变量法运用的前提条件是两种教育年限相互独立的 测量误差,由于调查的不可观测性,我们假设二者之间相互独立。样本选择性偏差是指我们可以获得的是劳动力市场上参加 劳动的个人信息,而对于未在劳动力市场上、未参加劳动的个人 信息是无法获得的,这导致OLS估计得到的教育回报率的变化可 能包含了劳动者参与工作决策的变化信息。我们采用Heckit法 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得到一致的、无偏的估计。Heckit法分 两步来进行估算,首先是对所有参加与未参加工作的个体进行劳 动决策的 Probit 模型估计,然后通过劳动参与决策模型得到逆 米尔斯比,最后利

13、用选择性的样本数据,进行收入决策的明瑟收 入模型估计。具体模型形式如下:p二a+工BiXi+ , p=1, income00, income=0 (3) 其中,Xi包括教育年限、年龄、婚姻状况、省份变量。 通过劳动参与决策模型计算得出逆米尔斯比率,表示为: 入i=。再将逆米尔斯比率带入收入决策模型,进行明瑟收入模型估 计,具体形式为:logincome二a+BS+ Y1E+ Y2E2+teijXij+e Yi+(4)利用(4)式得到的教育回报率即为考虑样本选择性偏差后, 得到的教育回报率一致的、无偏的估计。四、实证分析(一)数据及描述性统计本文使用的数据是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

14、该 调查迄今为止包括1989年、1991 年、1993年、1997年、2000 年、2004 年、2006年、2009 年和2011 年这九个年份。截止到 2011 年的数据,该调查涵盖12个省份,这12个省分别处于不 同地理位置和发展水平,抽样的地区也考虑了不同收入层次,总 体来说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可行度。本研究选用的样本限制为 22-60岁的成年人,22岁的下限基本能排除处于受教育阶段的个 体,上限则主要是依据退休年龄,由于男女退休年龄不一致,女 性退休年龄 55 岁,男性退休年龄 60 岁,最后为了保证样本的充 足性,选取了男性退休年龄为全部样本的上限。另外,本研究关 注于教育和收入的

15、关系,教育变量中该调查包含连续的受教育年 限和最高教育年限两个变量,我们以第一个数据为基础,并以最 高教育水平换算的教育年限作为第一种教育年限的工具变量来 消除测量误差;以个人收入作为收入变量,模型中以1989年的 CPI对收入变量进行平滑处理,消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表1中列出了样本描述性统计,包括了1989-2011年所调查 的九年全部教育与收入平均值的描述性数据,由于调查各年的收 入都是根据上一年收入情况给出的,所以我们统一将年份全部倒 退一年。历年全样本数据结果显示,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平均收入 水平逐年递增。至2010年平均教育年限达到8.566年,这一结 果与全面的教育扩张、九年义务教育

16、政策息息相关。平均工资从 4 000多元增至14 000多元,翻了三番。对比不同人群,发现 城市人口平均教育年限一直高农村人口两年左右,而相应的工资 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男女的平均教育年限呈现男性高于女性, 在增长中差别逐年减小的现象,由1988年两年的差距缩小至 2010年一年的差距。同时,男性平均工资高于女性,差距未见 改善,这说明劳动力市场一直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已婚人群?C 未婚人群平均教育年限高低不一,同时已婚人群平均工资高于未 婚人群,这很大程度上由于已婚人群的年龄大于未婚人群,并且 有更长工作经验的优势;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对比中发现,汉族 在平均学历和平均工资上较少数民族都有优势,这个现象也很容 易理解,大部分少数民族生长于偏远山区,教育环境和地区经济 发展都比较落后;不同学历的人群中,随着学历的升高,工资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989 年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工资大约是初中及 以下学历工资的两倍多,随后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