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知识复习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3415637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知识复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知识复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知识复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知识复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知识复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知识复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四基础知识复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四复习答案(余下部分)戏剧单元1.文学常识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著名的戏曲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起被称为“元曲四大家”。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先后创作了十多部剧本,如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与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2.字音识记当垆(l) 楔子(xi)缥缃(pioxing)看觑(q)蓦然(m) 孛老(b)绣闼(t) 团圞(lun) 刬的(chn)撚(n

2、in)断 捱(i)鞍鞴(bi) 神祗(zh)桃杌(w)撺(cun) 盗跖(zh)前合后偃(yn) 罪愆(qin) 苌(chng)弘化碧 应验(yng) 古陌荒阡(qin)汗涔涔(cn) 谛(d) 听 混账(hn zhng ) 昧(mi)心财 吮舐(shnsh) 砧(zhn)石 傀儡(kuli) 同衾(qn)觊觎(jy) 戕(qing)害 蟊(mo)贼 山鹬(y)4. D A D D5. C D 应该怎么混淆 错误判断宋词单元1.文学常识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

3、词”“歌词”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词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

4、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学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5、。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有稼轩长短句。 2.字音识记 翠幕(m) 参(cn)差(c) 堤(d)沙 天堑(qin) 珠玑(j) 罗绮(q) 叠巘(yn) 钓叟(su) 凝噎(y) 暮霭(a) 经(jng)年 故垒(li) 公瑾(jn) 纶(gun)巾 樯(qing)橹(l) 酹(li) 料峭(qio) 吟(yn)啸(xio) 萧(xio)瑟(s) 一蓑(su)烟雨 遥岑(cn)远目 玉簪(zn) 鲈(l)鱼 脍(kui)

6、炙人口 揾(wn) 封狼居胥(x) 纱橱(ch) 乍(zh)暖还寒 憔(qio)悴(cu)杂文随笔单元2.字音识记冠冕(min)堂皇 礼尚(shng)往来 自诩(x) 残羹(gng)冷炙 孱(cn)头 脑髓(su)蹩(bi)进 玄(xun)虚 一刹(ch)那 给(j)予 罪孽(ni) 咄(du)3. 答案:这首宋词中“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词写的是桃花。【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用典;借代】这首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况人,“ 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桃

7、花自比。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的手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的高标逸韵。人物传记单元 本单元编选了三篇古代人物传记,分别是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班固的苏武传和范晔的张衡传。这三篇传记的传主,廉颇是军事家,蔺相如和苏武是政治家,张衡是科学家。他们或以政绩、品德名垂青史,或以奇才异行惊世骇俗,都能令后人景仰、追慕。1.文学常识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

8、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后汉书作者范晔,南朝宋代史学家。后汉书简明而周详,叙述中间杂以议论,颇富文采。他自己曾说:“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 2.字音识记缪公(m) 避匿 (n) 缪贤 (mio) 汤镬(hu )虽驽(n) 肉袒(tn) 盆缶(fu) 渑池 (min) 诈佯(y

9、ng) 列观(gun) 皆靡(m)传舍(zhun) 甚倨(j ) 不怿(y) 衣褐(yh) 睨柱(n) 当(dng) 旄(mo)节 厚赂(l) 厩ji 昆(hn)邪(y王 窥ku观 浞zhu野侯 没m胡中 阏yn氏zh 徙x 使牧羝d 连辟(b)公府 篆(zhun) 蟾(chn)蜍(ch) 帷(wi)幄(w ) 谶(chn )阉(yn) 诡(gu)对 骸(ha)骨3. B C通假字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 (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

10、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10、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11、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13、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辞别。

11、)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驩”通“欢”,欢聚)16、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17、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逮捕,拘押)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2、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宾语前置,以何)3、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判断句)4、我为赵将。(“为”,是,判断句)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于”,被,被动句)6、设九宾于廷(“于廷”,介

12、词结构后置)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被,被动句) 8、求人可使报秦者。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判断句)10、大王见臣(于)列观 。 (省略介词“于”) 1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留在汉的匈奴使)12、为降虏于蛮夷。(介词结构后置,“于蛮夷”)13、何以汝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以何见汝为”)1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为谁乎”)15、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句,“以何复加”)16、信义安所见乎? 宾语前置,(您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17、缎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句)18、见犯乃死,重负国(“见”,被,被动句)1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定语后置,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有几十家.)20、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为谁乎”,您还为谁(守节)呢?)21、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未有之”)22、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 (省略介词“于”)六、阅读理解(一)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日:“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