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安全问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3394921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品安全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乳品安全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乳品安全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乳品安全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品安全问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乳制品安全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已不是简单的填饱肚子,而是更多的关注食品的营养和安全,而乳制品除含有高质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现在已分析出它有一百多种成分,被公认为迄今为止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食品。因此乳和乳制品已成为人们非常喜爱的日常食品之一。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营养食品。从大环境上看,预计在未来三年,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强,到2013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可能超过农村人口,成为真正的以城市消费带动全国消费的国家。再加上城乡人口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三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西部大开发进

2、入攻坚阶段,在客观环境上,给中国乳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平台。然而近几年来,市场上频繁出现劣质奶粉、勾兑酸奶、毒奶粉等恶性事件,乳品安全问题由此受到了全民的广泛关注,继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之后的2011年12月,大众熟知的蒙牛液态乳被爆污染黄曲霉毒素M1,当这些具有较高公信度的品牌乳制品都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上一句,这世上还有放心奶吗? 纵观历次“问题奶”事件,大家多在谴责相关企业负责人的道德和良心层面上的问题,然而根据历次事件发生的原因来看,把好乳品生产各个环节的质量关才是关键所在与一般的食品行业相比比较特殊 ,不仅产业链较长而且环节也多 。它包含了第一产业(农牧业)、第二产业(

3、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商业 、物流 和 服务业),其链上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 响整体乳品的质量安全 ,并最终影响到消费者 ,这也是乳品行业安全管理的难点所在 。近些年来我国连续出现的几起重大乳品安全事故,如发生在加工环节的“ 阜阳奶粉事件”、发生在生产环节的“ 三鹿奶粉”事件等,都是因为其中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 奶源是供应链的起点,也是后续生产和销售环节的保障。 然而我国原料乳的质量参差不齐,奶源质量成为困扰我国奶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制约着我国乳制品质量和档次的提升,一些企业为了供应市场需求,盲目扩大奶源基地,却放松了对其监管和质量开发的力度,导致奶源质量得不到保证,由于饲养技术的参差不齐

4、,也导致某些奶源出现质量问题,挤奶与原料乳的收集环节也尤为重要,应做好相关消毒及质检的工作。一些乳品厂实行鲜奶委托收购,部分无良商家在利益的诱惑下,在收购运输途中对原料奶掺杂参假,和对超酸乳加碱中和,更有奶农和挤奶站在鲜奶中掺入米汤,水等,一些乳品厂在生产加工途中,向奶中加入面粉,淀粉,糊精,植脂末,动物蛋白粉,颗粒面碱等,由于我国缺乏对原料乳掺假的现场检验箱,无法对一些掺假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查和监管,使得一些掺假奶粉流向市场,对消费者的利益和安全造成影响。 加工是乳品生产的第二环节。我国液态奶多为高温制作的奶粉还原而成。在液态奶的生产中,部分企业采用淡奶粉作原料,经还原加工成液态奶。有的是

5、在原奶中掺入近30左右的奶粉,混合加工后按鲜奶销售;还有的全部以淡奶粉为原料,再添加香精、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后生产调味乳,但其包装标识上仍注明原料为“鲜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有的企业还特意使用即将过保质期或已过期奶粉生产“回锅奶”,其还原奶制品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免疫球蛋白等含量遭到破坏。不法制造商通过添加蛋白粉、奶味香精甚至骨粉(动物饲料添加剂)等,调整其营养成分和口感,以此蒙骗技术监督机构和消费者。据调查,进口乳制品中 90左右为粉类,而其中大部分被用于生产还原奶制品。而鲜奶又由于添加了过多的糊精和乳清粉等,营养成分远远达不到标准,使得其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更有甚者向奶粉中添

6、加劣质水解蛋白质使其在质检过程中蒙混过关,欺骗消费者,频频爆料的乳粉安全问题使大家对国内的乳粉品牌失去信心,纷纷选择进口奶粉,然而由于其低廉的价格优良的包装和大力的宣传,使其仍能占有市场。其实,随着中国的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高,优质的奶粉必然会成为大众的需求,只要质量提高了,价格合理上涨,也定会受到消费者的亲赖,低价低质并不是吸引消费者的合理手段。除此以外还有些商家与消费者玩起了文字游戏,利用“酸性乳饮料”这样的的产品名称来误导消费者,而此类产品不过是各种添加剂勾兑而成的饮料,与乳制品并无任何关联,对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大众消费者,自然很难读懂字里行间的玄机,导致上当受骗。加工过程中,添加剂的安

7、全性也大为缺失目前很多工厂,为了增加牛奶的“香”、“浓”,往往在原料奶中添加香精、增稠剂、乳化剂、植脂沫、蛋白粉等。厂商通过“秘制配方”混合之后造出的口感好而缺乏安全性的乳制品,冠以一些动听如“特浓奶”、“鲜浓奶”、“超浓奶”等品名,再以高档包装面貌出现。而根据中央电视台 2004 年 5 月 25 日报道披露,食品添加剂市场销售的蛋白质粉,绝大多数为水解蛋白,它们竟然是用制革过程中,因腐烂、破损不能用于制作皮制品的腐臭废料加工而成。 乳制品的流通是是其最后一个环节。部分无良商家将过期乳制品重新打上日期,或者将生产日期延后,满足消费者买近期奶制品的心理,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有些产品由于运输,储

8、存,销售各个环节中没有合理的控制温度等环境,导致产品变质,却仍旧销售给毫不知情的消费者,造成安全隐患。 解决我国乳制品的安全问题早已刻不容缓,对此,完善奶源基地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乳制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产品的终会和可追溯系统,以及设置处理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专门机构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想要吸引消费者,不应降低产品质量,从而降低产品价格,而应加大研发力度,从根源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并开发新产品,从而提高公信度,吸引消费者。三聚氰胺事件后,各地推进奶牛规模化,对我国奶业的提质增效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大部分地区以奶牛出户入区为主,表面上规模化养殖比例增加,而实际上仍是散养,问题和发展困难也逐渐

9、显现,而且部分地区很多散户退出奶牛养殖,小区入住率也较低。这就是一个大隐患。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中国乳业时刻都存在着更大的危机。还有,对产品的检测标准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比如:就以奶粉质量的检测来看,“性早熟”事件发生之前,对“雌性激素”的检测标准与检测项目并无先例,这再次暴露出检测标准与手段的滞后。因此,中国乳品行业的监管,给不少人的感觉是:出事了,稀里糊涂迈一步;不出事,永远在原地踏步;“监管”一词根本没有落到实处。每一场危机事件,都会重揭消费者心灵的伤疤,将行业漏洞暴露得无地自容。如果这还不足以让我们行业监管部门的重视,类似事件就会像一波波洪水,屡屡冲击大坝的薄弱环节,最终带

10、来行业声誉与消费者信心的彻底崩溃,将导致的不仅是一两个企业的倒闭,而是一个行业的没落,乃至一方经济的没落。因此,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强与监管水平的提升,也是刻不容缓的大问题。 目前我国居民对国产乳制品缺乏信心,尤以婴幼儿奶粉最为显著,建立健全并切实贯彻符合我国乳原料生产方式的预防性乳制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全程品控体系,有效控制和保障乳制品质量与安全,是关系到我国乳品行业生存与发展的迫切问题。相信在众企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中国的奶制品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1乳与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探析 于海涛,张甦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5)2我国乳品标准体系现状 幸汐媛 ,李江华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 院,北京 1008723乳品加工业科技需求分析 权聪娜(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