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传统 化难为易.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3354462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归传统 化难为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回归传统 化难为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回归传统 化难为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回归传统 化难为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回归传统 化难为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归传统 化难为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归传统 化难为易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有效对策摘要:就语文学科而言,作文在整个中学教学阶段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语文老师感觉作文课难上,学生觉得作文难写,作文教学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和分析,并试图从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经验和叶圣陶等语文教育名家的语文教育思想中发掘出有效的应对之策,以期为改善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做出一点贡献。关键词:作文教学 现状 对策语文作文作为识字、阅读、理解、表达、书写的综合性能力的最高体现,从古至今,关于如何“作文”的方法多得不胜枚举,杜甫的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被奉为圭臬,由此不难看出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细察当今的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却令人忧心忡忡。笔者归纳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作文指导重形式,轻能力现在有不少教师把精力用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规范化和格式化上,考虑更多的是“怎样写”才能拿高分,写作在其指导下只是一种按部就班的模式运用。然而对于许多还不知道究竟“写什么”的学生而言,学会这些所谓的“写作技巧”又有何作用?作文失去了它引人入胜的魅力,学生当然也失去了深入探索的兴趣。这样的作文教学法使得学生学与不学一个样,一写作文就犯难。二、作文命题偏离真实生活关于作文的命题,叶圣陶

3、先生认为“题意所含必学生所能思”“必学生能作之后而命题”。然而现在的一些教师在命题时,却很少考虑这一点,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试想一下如果作文的命题不能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而经常被动地去写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那么学生必定很难在心理上形成写作的兴奋状态,何谈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三、作文批改千篇一律作文批改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引发其写作内驱力的重要手段。批改的方式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效率。而有的老师给出的评语千篇一律,公式化,更有甚者批改作文就给个分数了事。对于期待老师在评语中给出具体指导的学生而言,老师此举完全是对其写作积极性的打击,定有学生会想反正无人欣赏,为什么还要认真写呢

4、?四、作后讲评敷衍了事作文讲评在部分老师的概念中是可有可无的,即使评讲也不外乎是挑几篇优秀的习作让学生读一读,至于到底“优秀”与否根本就没有学生置喙的余地,而学生是否明白“优秀”在何处就更加不了了之了。这样的现状不得不让人反思:如今的中学作文教学是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认为是教材编写的问题,有觉得是教师和学生的功利心都太重了,还有人提出是教育制度有弊端。且不论那种原因更为根本,当前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改变现在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依笔者愚见,倒不妨从前人对作文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寻找些启示,或许能为这个难题找到出路。首先,让学生多读书并注重读写结合。与现在某些老师强调

5、的“怎样写”相较,“写什么”才是更让学生犯难之处,怎样解决这一难题?传统的作文训练强调多读、读得多、记得牢、思考深入,写起文章来便能“取之左右逢其源”,这也正是杜甫、苏轼关于如何“作文”之言的内涵。元代程端礼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里更用史蒙卿的话概括为:“读书如销铜”“作文如筑器”“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传统的作文训练也强调读写结合,从模仿到独创。传统的写作训练从隋唐起可称为“双轨制”:一方面学写古文,以秦汉文章和历代名人佳作为榜样;另一方面学写“功令文章”,唐宋学写策论、诗赋,明清写“制艺”(八股文)、策论、试帖诗。两者兼顾不偏废,钱钟书称之为“人或偏废而事常并行”,无论哪级哪类学校都需要

6、教两类文章的写作。只有通过多读书并将读写结合起来,把基础奠定扎实,学生才能博观而约取,自让就不会为写不出内容发愁,而以空言敷衍成篇了。至于如何选择读物,则有叶圣陶先生的建议可作参考“选择读物殊为必要必与以模范,使得有着用之际。其不能学及不必学之读物丞当屏绝”。其次,让学生养成写日记、读书札记的习惯。这里所说的写日记、札记并非让学生为了应付作业而生编硬造些事情、感想,而是为了作文积累素材、资料、实证等等,是黎锦熙先生所说的“修养日记”和“读书札记”。黎先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三原则”之一就是“日札优于作文”。他竭力主张养成学生写的能力和习惯,认为在培养写作能力方面,后者(日札)的效能要大于前者(作文

7、),这类思想与叶圣陶先生相同。关于“修养日记”要求学生记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和体会,“读书札记”则是记自己听讲或阅读中的体会和心得,关于“读书札记”,他强调要随手笔录,一事一条,长短不论,贵在坚持,每条的眉端应标上分类序号,以便日后使用。黎先生并为此规定了分类序号:总部,一、哲学,二、宗教,三、社会科学,四、语文学,五、自然科学,六、应用科学,七、艺术,八、文学,九、史地。“札记届满一学期或一年,即可按标类之数码,检集同类各条,组成单篇分标题目:积久即为各种专题研究论文之资料。”根据黎先生的方法,语文作文教学就渗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化整为零,化难为易,通过点滴的积累,素材必是信手拈来,议论更是有

8、根有据。最后,让学生参与到评改作文中。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作为“一言堂”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直接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既耗时耗力,又无法使学生在千篇一律的评语中获益良多。教师应当更多地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种主动的参与意识会促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他们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自我审视、自我评价,或是在与他人的直接交流中获取经验教训,从而得到提高。而这种作文教学法是叶圣陶先生一贯坚持的。叶老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出发,强调重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自主、自动精神的发挥,明确教师之指导是外因:“批改固非教者自己作文,乃修改学生所作之意义及字句也”。“批改只应注意于谬误之推理,不通之字句”。要“既重视学生精究之心

9、,亦不食教导辅导之旨”。由上几点不难发现,传统的作文训练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前人对作文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更值得今人借鉴。要改变现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窘迫之境,我们不妨从前人那里取经。语文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从其设立的那天起似乎就没有停止过对其的探索和争论。而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历来是大家反复研究和探讨的对象。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求得理论上的进展,许多人着手去研究国外一些教育家甚至是心理学家的学说,藉以开阔眼界。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日益深切地感到,研究我们民族的语文教学,应该需要更多地去发掘我们自己的民族瑰宝。特别是对近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有一些了解的人们就能体会到,现在语文

10、教学中的问题大部分并不是新出现的,而是在语文学科出现以后就一直存在的。那么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就完全可以设定在从实际出发,从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的思想成果中学习、借鉴。正如古语所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果我们能从这些已有的经验、成果中寻找到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有现实意义,借鉴价值的,那会比不加选择地从西方引进理论更契合我国语文教学的特点。参考书目:1、 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 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3、 黎泽渝,马啸风,李乐毅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4、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5、 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6、 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