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八 2.4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3297760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八 2.4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八 2.4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八 2.4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八 2.4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八 2.4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八 2.4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八 2.4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作业提升练 八全球气候变化(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的“新”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图甲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乙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乙中、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A.B.C.D.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2、近2万年来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B.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在冷暖交替变化【解析】1选C,2选C。第1题,读材料分析,“新仙女木”的“新”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便进入温暖的全新世,从图甲中可以看到,末次冰期大约距今2万年,所以图乙对应末次冰期,图乙中的对应最后一次寒冷事件。第2题,近2万年来,图甲中气温是上升趋势,图乙中显示近2万年来海平面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化趋势一致,A正确;从图乙看,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B正确;图甲中可以看到,50万年前至今气候在冷暖交替变化,D正确;

3、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是上升趋势,但是期间也有一定的波动,C错误。【加固训练】据统计,20082009年冬季,我国平均气温为-2.6,较常年偏高1.7,为19511952年冬季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由此可见,20082009年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暖冬。世界经济论坛在日内瓦发布的报告将气候变化列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回答(1)(3)题。(1)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正确的是()A.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利于产量的提高B.降水量减少,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C.暖冬使地温升高,使农作物抗寒能力增强D.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有利于农作物品种的更新(2)下图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状况

4、的基本特点是()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C.气候变化长短不一D.冷暖干湿交替(3)遏制气候变暖,必须()A.缩减经济发展规模B.发展中国家应承担和发达国家相同的责任C.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D.将温室气体全部回收利用【解析】(1)选B,(2)选D,(3)选C。第(1)题,从题干中的信息看,暖冬只是温度比常年稍微偏高而已,只从温度角度看,对农作物生长速度及产量的影响非常有限;根据统计信息分析,全球变暖会使得中纬度地区降水量减少,再加上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暖冬主要是气温的变化,而不是地温升高;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增加病虫害的几率,不利于农业生产。第(2)题,图中显

5、示全球的气温和降水均处于波动变化状态中;降水量曲线低于全球平均降水量的比重较大,说明总的趋势在变干。第(3)题,遏制气候变暖,不需要缩减经济发展规模,但要关注经济发展的结构;发达国家要承担比发展中国家更大的责任;需要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尽量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目前的技术水平无法将温室气体全部回收利用,也没有必要这样做,最主要是从减少排放方面进行努力。(2017丽水模拟)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白色冰面融化变成颜色相对较暗的海水,被称为“北极变暗”现象。21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读图,完成3、4题。3.图示期间()A.北极

6、年海冰面积逐年减少B.北极年海冰面积减少速度不断加快C.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CO2浓度大体呈负相关D.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CO2浓度大体呈正相关4.“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A.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B.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解析】3选C,4选A。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期间北极年海冰面积以减少趋势为主;北极年海冰面积减少速度减慢;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CO2浓度大体呈负相关。第4题,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主要原因是海冰减少可能导致北极地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

7、吸收增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2017江淮十校联考)读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区域图,完成5、6题。5.关于图中城市间距离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b间将缩小a、b间将增大c、d间将缩小b、d间将增大A.B.C.D.6.某些年份,e沿海地区海面温度异常升高,关于这一现象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增多B.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可能出现洪涝C.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可能出现干旱D.我国北方易出现暖冬【解析】5选B,6选D。第5题,a、b间有东非大裂谷,受张裂作用影响,间距将增大。b、d间既有东非大裂谷,还有大西洋中脊张裂边界,所以距离将增大。第6题,e沿海地区海面温度异常升

8、高,即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我国北方出现暖冬。西北太平洋台风增多和我国北方夏季洪涝、南方夏季干旱都是反厄尔尼诺现象,即拉尼娜现象。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完成7、8题。7.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8.该“环境变迁”对图示可能发生区的影响有()A.增加粮食产量B.减少滩涂面积C.不利于航海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解析】7选A,8选B。第7题,由图示可知,这种“环境变迁”发生在大陆沿海地区及部分岛屿上,可推知最可能是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第8题,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会

9、淹没耕地,导致粮食减产;海冰融化、海平面上升,利于航行;海平面上升,不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2015海南高考)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9、10题。9.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A.蒙古高原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10.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A.大气成分的差异B.海陆分布的差异C.太阳辐射的差异D.大洋环流的差异【解析】9选A,10选B。第9题,四个地区中位于北半球的是蒙古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且纬度较高的是蒙古高原,故答案选A。第10题,北半球陆地面积所占的比重比南

10、半球所占的比重大,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以陆地面积比重较大的北半球升温幅度较大。11.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下图)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其合理的解释是()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解析】选B。欧洲西北部沿岸没有上升流,更无所谓减弱,因此A错;全球变暖会使北冰洋浮冰和大陆北部冰川融化,冷海水向南流动,使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减弱,所以B正确;极地东风带北移,说明极地高压减弱,极地东风应该减弱,故C错;中纬度降水增加应导致气温年较差减小,而不是增大,故D错。二、非选

11、择题(共56分)1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2013年度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月11日在波兰华沙召开,为期两周的华沙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核心议题依然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核心议题是落实来自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中国政府早在2009年就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大会上中方表示,节能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无论谈判进展如何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材料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图。材料三部分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图。(1)描述近现代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12、。(2)为什么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3)请你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出合理措施。【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二氧化碳浓度呈现波动上升的变化特点,原因可从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植被对其吸收能力的变化两方面分析。第(2)题,一方面发达国家工业发展早,历史上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对造成气候变化负有主要责任;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在大气环境保护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实力。第(3)题,根据造成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的原因可以采取控制化石燃料燃烧量的方法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发展低碳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等,生产、生活中注

13、意节能,开发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加大科技投入,改进燃烧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答案:(1)波动上升或上升。原因: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毁林使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量减少。(2)发达国家在历史上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对造成气候变化负有主要责任;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实力。(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发展低碳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等)工业、建筑、交通等各经济部门节能,推进低碳消费行为。(生产、生活中节能)发展核能、可再生能源(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天然气等低碳替代能源。(发展新能源)加大科技投入,改进燃烧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14、知识拓展】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地球的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下列几种:二氧化碳(CO2)、臭氧(O3)、氧化亚氮(N2O)、甲烷(CH4)、氢氟氯碳化物类(CFCs,HFCs,HC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等。由于水蒸气及臭氧的时空分布变化较大,因此在进行减量措施规划时,一般都不将这两种气体纳入考虑。至于在1997年于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中所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明令针对六种温室气体进行削减,包括上述所提及的六种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

15、其中以后面三类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最强,但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二氧化碳由于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55%。13.(2017柳州模拟)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下图为我国19702001年气温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8分)(1)图中反映出我国19702001年,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区?(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4)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