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训练部编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3296739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训练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训练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训练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训练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训练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训练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训练部编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训练部编版班级:_ 姓名:_1. 古诗阅读。秋夜将院出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彻岳上摩天。_,_。1将古诗补写完整。2说说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1)将晓:_(2)摩天:_(3)三万里河:_(4)胡尘:_3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2. 古诗阅读。游子吟慈母手中线,_。临行密密缝,_。谁言寸草心,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这是一首歌颂_的古诗,从诗中名句“_,_”可以体会到这一点。3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情景?_3. 拓展阅读。冬夜读书示子聿宋 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注释)示:训示、指示。子聿(y):陆游的小儿子。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身实践。1借助注释说说这首诗的意思。_2这首诗给你什么启示?_4. 古诗词阅读。1稚子弄冰写出了幼童寒冬弄冰玩耍的过程:脱晓冰穿_当_碎晓冰。2三首古诗分别通过童孙_,稚子脱晓冰,_的场景,刻画了儿童_的形象,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3三句诗中,我最喜欢的是:_。读着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_,

3、仿佛听到了_。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解释下面两个字在文中的意思。羞:_直:_2诗中有四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李白面对着一桌的山珍海味吃不下去,心绪茫然的情景,把它们找出来,写在下面。_3诗歌的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怀?_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

4、胜簪。1“烽火”在诗中指_。2“家书抵万金”中“书”的意思是_。从这句诗中可以体会到_。3诗题中的“望”字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方面是看到了“_”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_的期盼。4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D.“深”字形象地描写了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5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_7.

5、 课外阅读。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似_( )_( )2“绿丝绦”指的是_,“剪刀”指的是_。3诗中描写柳枝的诗句是_,写柳叶的诗句是_,设问句是_。4请你再写出一句写柳有关的诗词或俗语_。5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除“咏柳”外,那你还知道柳文化中的什么内容,试举一例。_。8. 阅读乐园。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卜算子咏梅题中_是词牌名,_是词的题目。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6、。”这句诗中的“她”指_,赞颂了梅花_的品格。3诗中“归”的意思是_。“犹”的意思是_。“俏”的意思是_。4“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意思是_。9.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1这首诗的作者是_,“乞巧”的意思是_。2七夕是每年的农历_,民间有妇女对月穿针的习俗。3诗中叙述了_的美丽传说,表达了人们_的美好心愿。10. 课内选文考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

7、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泪水不包含下列哪项?( )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B.诗人回想战乱期间,乾坤疮痍,黎民受苦,因此感怀。C.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不禁喜不自胜,高兴得哭了。D.52岁的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苦日子,痛定思痛,悲从中来,无法压抑。2“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的意思是( )A.春天。B.年轻的时光。C.年轻的朋友。D.春天的歌。3“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远的距离,而诗人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让我们体会到_。11. 阅读山居秋暝,完成练习。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8、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选择词语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暝(_):A红日初升,天色明丽B日落时分,天色将晚C红日高悬,正午十分(2)歇(_):A休息B停止C尽(3)浣女(_):A玩耍的女孩B洗衣物的女子C做完事情的女子(4)王孙(_):A指诗人自己B贵族子弟C王家的孙子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写这首诗的地点在_,当时季节是_。3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1)对诗句停顿划分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诗人运用了动态描写的

9、诗句是_,运用了静态描写的诗句是_。(3)最符合这两句诗描写景象的一项是(_)A明月照在松林间,清泉流淌在石头上。B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C月光洒在松林间,清泉在石头上流淌。(4)诗人写下这首诗,根本原因是他(_)A对山水描写之中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B对山里百姓那种悠闲自在生活的热爱。C对山里秋季傍晚雨后美丽风光的喜爱。12. 课外阅读。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1请写出下面的字在诗中的读音。径( ) 宿( ) 僧(

10、 )2贾岛在考虑用“推”还是用“敲”时,撞到了_,并得到了他的指点。3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_4这首诗中历来被传诵的名句是:_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意。_13. 读下面的儿童诗山村孩子的画,完成以下练习题。山村孩子的画云是画面的主角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暖一抹,冷一抹在小溪的天空漂浮树是画面的主角让风涂抹它的年轮浓一笔,淡一笔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泥土是画面的主角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深一脚,浅一脚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_。(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3)诗中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_。(4)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_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注: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两水”,指句溪和宛溪。1这首诗中,最能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