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亚市“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doc(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亚市“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目 录第一章 “十二五”林业建设回顾- 1 -1.1 “十二五”林业建设成就- 1 -1.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7 -第二章 “十三五”林业发展形势- 10 -2.1 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10 -2.2 国家高度重视林业发展- 10 -2.3 绿色发展赋予林业发展新使命- 11 -2.4 国际旅游岛建设迎来林业发展新机遇- 11 -2.5 十九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 11 -第三章 “十三五”林业发展战略- 13 -3.1 发展理念- 13 -3.2 发展战略- 15 -第四章 “十三五”林业发展目标- 17 -4.1 指导思想- 17 -4.2 基本原则
2、- 18 -4.3 发展目标- 19 -第五章 “十三五”林业发展格局- 22 -第六章 主要任务和工程规划- 27 -6.1 生态林业发展规划- 27 -6.2 民生林业发展规划- 40 -6.3 森林文化发展规划- 43 -6.4 林业发展能力规划- 46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54 -7.1 投资估算- 54 -7.2 效益分析- 57 -第八章 政策制度和保障措施- 59 -8.1 政策保障- 59 -8.2 组织保障- 60 -8.3 资金保障- 61 -8.4 科技保障- 61 - 第一章 “十二五”林业建设回顾1.1 “十二五”林业建设成就“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
3、领导下,三亚林业紧紧围绕建设三亚国际旅游城市目标,以生态公益林保护、沿海防护林工程、绿化宝岛工程、退果还林工程、山体修复工程、湿地保护与修复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狠抓生态保护与修复,至2015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并保持在72.3%以上。同时,生态产业有序发展、生态民生逐步改善,为三亚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实现绿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1.1 生态保护成效显著一是森林保护制度更加完善。在国家和海南省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先后制定或修订完善了三亚市森林资源管理办法三亚市红树林保护管理办法三亚市国有森林资源托管暂行管理办法三亚市森林生态补偿财政补贴暂行办法三亚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三亚市森林资
4、源资产抵押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等,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编制完成了三亚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1-2020年)三亚市森林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海南省三亚市森林防火规划(2010-2014)等相关规划,为全市生态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生态补偿机制日益成熟。为切实保护好全市范围内的生态公益林,市政府出台了三亚市生态效益补偿财政补贴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三亚市生态效益补偿财政补贴的各项政策,解决了部分生态区位需要切实加强保护,但又未纳入国家生态补偿范围,农民得不到补偿的矛盾。全市扩大生态补偿面积1.25万公顷,惠及5444人,促进了全市生态公益林的
5、有效保护。三是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效果明显。“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森林资源保护放在首位,市政府出台并实施了三亚市森林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重点依法打击了乱砍滥伐林木、非法经营加工林木产品、非法经营苗木、非法侵占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破坏红树林湿地等违法犯罪行为。通过专项治理,破获了一批涉林案件,有效遏制了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势头。仅2014年,受理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就达48宗,其中刑事案件22宗,抓获犯罪嫌疑人23人,起诉13人,行政案件26宗。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宣传方式,深入宣传森林法、海南经济特区林地管理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对查处的典
6、型毁林案件进行了及时跟踪报道,达到了以案普法、震慑毁林违法犯罪、教育群众的目的。 四是森林防火能力增强。“十二五”期间,全市森林防火工作平稳有序,成效明显,并在全省率先编制实施了海南省三亚市森林防火规划(2010-2014)。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与省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市119、市110指挥中心以及相关单位和各景区监控指挥中心的互联互通。出动宣传车下乡巡回防火宣传500余台次,每年举行1-2次森林火灾扑救实战演练;印发有关森林防火知识手册万余册,向责任单位配发森林防火工作指南丛书,以增强相关人员的防火理论知识。全市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无人员伤亡事故。 五是林业有害生物疫
7、情得到遏制。“十二五”期间,全市印发有关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手册2万余册,并组织森防人员对森林病虫害情况展开监测;开展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培训20余次,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重点开展了椰心叶甲防治工作,在主要路段和重点区域挂包近45万株次,释放寄生蜂5亿多头,防治椰子织蛾667公顷。“十二五”期间,全市未发生大面积的森林病虫灾害。1.1.2 生态修复稳步推进 一是“绿化宝岛”工程造林顺利实施。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中心,以打造“生态三亚”为目标,以绿化宝岛工程为突破口,秉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实施通道绿化、海防林建设、村庄绿化、河流水库绿化、城市森林建设、生态经济兼用林、森林抚育和种苗花卉等八大工程
8、,共完成人工造林(植树)4467公顷,有效促进了区域的生态修复。 二是退果还林工程初见成效。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区域,特别是高速路两旁毁林种果现象较为突出,自然植被遭受破坏,“帽子山”特征明显,严重影响了三亚生态建设和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形象。2014年,市政府提出退果还林工程“年内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的要求,到2015年底,共完成退果还林966公顷,涉及果农290余户。主要通道两侧山体的生态景观得到一定改善。三是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为切实加强境内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市政府出台了三亚市红树林保护管理办法,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红树林保护区内长期乱停乱放的“三无”船只和非法围塘
9、养虾、养鱼的行为开展了严厉的打击与整治。“十二五”期间,共恢复红树林湿地63.9公顷,制定并实施了2015年红树林湿地修复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仅2015年,就投资1500万元,重点对三亚河与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内残次、断带红树林资源和宜林滩涂地进行了修复,完成红树林造林(修复)43.7公顷,三亚市红树林湿地生物群落和景观特色得到逐步恢复。四是山体修复工程效果明显。生态修复是三亚市“双修、双城”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受损山体生态修复,恢复山体绿化,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挖掘和再造受损山体的生态景观。目前,已修复废弃矿山2座,正在修复的4座,通过对受损山体的生态修复,破损景观得到修复绿化美化,提升了三亚市
10、的景观环境质量和景观风貌。1.1.3 生态产业有序发展 一是森林旅游蓬勃发展。为贯彻落实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按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要求,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三亚市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编制完成了海南三亚市热带森林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0),为推进三亚旅游由传统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型升级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进一步丰富三亚生态旅游产品,满足人们对森林旅游的多样化需要,建设完成了公益性的三亚市临春岭森林公园。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南山文化旅游区、抱龙国家森林公园、大竹岭森林公园、甘什岭自然保护区等森林旅游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旅游市场逐步
11、规范,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旅游收入大幅提升。仅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量达300万人次,营业额近4亿元,已跃居海南省重点景区之一。二是花卉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花卉产业发展,把花卉产业发展尤其是兰花、玫瑰产业作为三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编制完成了三亚市加快发展兰花产业规划三亚市发展玫瑰花产业规划,市政府还出台了三亚市月季(玫瑰)产业发展扶持暂行办法三亚市兰花产业发展扶持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成功举办了中国(三亚)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三亚国际玫瑰花节等活动,打造了兰花大世界文化园区、玫瑰谷等景区。截至2015年底,全市花卉种植
12、面积达973公顷。各种花卉品种近300多种,花卉企业共50家,农民合作社达37家,花卉从业人员达1.6万多人,花卉销售收入达4亿多元。三是林下经济得到发展。在海南省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和海南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有关文件与规划指导下,积极扶持以北部山区为主体的农户发展林下经济,引导农民在橡胶、槟榔等林下养殖山鸡、本地鹅、山羊、五脚猪,养蜂,培育平菇、茶树菇、木耳、竹荪等食用菌,种植兰花、玫瑰等花卉。成立了林下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50多家,惠及农户400多户,林下经济年产值达到1000万以上,有效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 1.1.4 生态民生逐步改善市委市政
13、府高度重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始终把生态保护、绿色产业和惠顾民生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生态效益补偿、退果还林、发展林下经济、花卉产业等项目建设,在保障生态修复和提升生态效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与优化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十二五”期间,实施生态效益补偿1.25万公顷,补偿资金4560万元,惠及农民5444人;扶持发展兰花、月季、玫瑰等花卉种植355公顷,促进农民增收53500万元;扶持引导农户发展种植和养殖等林下经济,促进农民增收1000万元以上;实施退果还林966公顷,补偿资金2752.3万元,惠及农户290户。实施绿化宝岛工程4467公顷,无偿提供农户房前屋后绿化苗木710.3
14、万株,有效改善了整个市域的人居环境。1.1.5 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壮大了公益林管护队伍。为切实加强公益林管理,全市共设置公益林基层管护站(点)3个,配备专职管护人员305名,并将管护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二是林业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 2012年,原三亚市林科所提升为副处级单位的三亚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人才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其中高级工程师3名,中级职称5名,初级职称16名,硕士研究生8名,本科生12名,“十二五”期间,荣获“三亚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金奖、银奖11项等多项荣誉,为全市林业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1.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5、1.2.1 生态保护压力依然存在三亚作为滨海旅游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逐步深入,三亚城镇化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城市快速扩张,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景区景点等项目建设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面积,包括部分林地甚至森林,且存在违法侵占林地的现象,森林生态空间被压缩。在种植业发展过程中,局部区域毁林开垦或逐渐蚕食天然林的现象也依然存在,天然林资源逐步减少。个别地方还存在违法使用林地、乱砍乱伐林木、盗采滥挖花卉植物、侵占红树林湿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保护压力依然存在。1.2.2 整体森林资源质量不高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显示,全市森林平均蓄积量仅约为42立方米/公顷,为全省森林平均蓄积量47.42立方米/公顷的90.7%,为全国森林平均蓄积量89.79立方米/公顷的47.9%,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较低;在全市人工林面积中,橡胶、芒果、槟榔、木麻黄等人工纯林面积较大,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较低,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天然林由于受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整体森林质量不高;沿海防护林95%以上为木麻黄纯林,树种单一,功能低下,景观质量较差;主要通道两侧绿化率较高,但景观效果不明显。总体上,生态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与三亚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的要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