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海珠区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市海珠区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2023年3月目 录一、发展成效与面临形势1(一)“十三五”发展成效11.数字经济产业加快集聚,转型升级持续加速12.数字基础设施配置优良,基础建设加快推进33.“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深化,治理能力显著提升44.重点片区带动作用凸显,创新发展动力强劲5(二)存在问题61.数字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综合配套有待提升62.市场主体创新引领不强,平台作用有待发挥63.数字经济人才规模较小,引育机制有待改进74.数字经济载体数量不足,载体升级有待加快8(三)面临形势81.全球形势变革,数字经济成为大势所趋82.国内改革深化,数字经济日益受到重视83.海珠基础优良,数字经
2、济发展潜力巨大9二、总体要求9(一)指导思想9(二)基本原则10(三)发展目标111.二三五远景目标112.“十四五”发展目标11三、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特色化布局13(一)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14(二)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16(三)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18四、落实数字经济发展重点工作19(一)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创新策源能力191.聚焦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数字技术创新水平192.强化特色载体建设,构建创新企业集聚空间193.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21(二)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211.布局“算法”“算力”支撑,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212.激发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提质发展大数据产
3、业233.强化数字内容品牌培育,做精做优数字创意产业234.紧跟产业发展趋势,超前谋划未来产业25(三)全面推动产业互联网融通运用251.强化技术保障能力,建设产业互联网研发高地252.聚焦本地产业优势,拓宽产业互联网应用场景263.鼓励多元模式创新,丰富产业互联网特色平台矩阵28(四)积极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291.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流动保障292.提升公共设施数字化水平,推进城区智慧化转型29(五)持续优化“数字政府”服务能力301.推动政府业务升级,提升服务质量302.完善社会治理水平,优化管理效能31(六)构建数字经济优质发展生态311.推进多元招商引资方式,实现项目量
4、质齐升322.不断优化企业培育工作,提升产业整体实力323.提升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完善产业要素保障33五、规划保障34(一)强化组织协调34(二)规范行业发展34(三)创新金融扶持35(四)加快人才建设35(五)完善政策保障36 抢抓数字技术密集创新和数字经济产业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对全面促进海珠产业迭代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城区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专项规划是根据“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及广州市海珠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结合上级对海珠区数字经济发展要求和海珠区实际制定而成
5、的,是“十四五”时期海珠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期限至2025年。一、发展成效与面临形势(一)“十三五”发展成效“十三五”期间,海珠区加快布局数字经济优质产业项目,持续投入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稳步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区域创新活力不断迸发,为今后五年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优渥条件。1.数字经济产业加快集聚,转型升级持续加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蓬勃发展。“十三五”期末,海珠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793.24亿元,同比增长31.7%,增长迅猛。其中,数字内容与媒体领域实现营收42.39亿元,增速高达102.9%;软件开发领域实现营收126.32亿元,增速达54.9%;互联网平台领域实现营收5
6、7.98亿元,增速达53.0%,数字创意、软件开发、互联网平台等新业态新模式落地持续加速。数字经济企业量质齐升。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区629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共有383家电子信息领域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重点关注的四上企业数达123家 企业选取标准。工业: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互联网信息和技术服务业:年营收5000万元以上及招商企业;建筑业:产值亿元以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营收1500万元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年营收5000万元以上;零售业:年销售额亿元以上及招商企业;批发业:年销售额4亿元以上、部分增长较快企业及招商企业;文化体育娱乐业:预计年营收1000万元以上;租赁和商务服
7、务业:预计年营收5000万元以上。,实现税收总额27.60亿元。随着阿里巴巴、腾讯等一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加快落地,科大讯飞、树根互联、致景信息等一批“单打冠军”企业加速发展,逸仙电商、巴图鲁等一批“独角兽”企业培育成效显著,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主导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带动全区规模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53.60亿元,同比增长42.4%。图1-1 海珠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领域分布(单位:家)数字经济产业载体加快建设。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区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1家,众创空间36家,各类创新载体面积超100万平方米。以“物联网+智能硬件”为特色的19
8、18智能网联产业园入选市人工智能产业试点建设园区,广州T.I.T创意园、乐天智谷、科大讯飞A.I.创新产业园、广州创投小镇等特色园区发展不断加速,创新载体差异化运营趋势明显,数字经济产业培育和支撑能力不断提升。2.数字基础设施配置优良,基础建设加快推进科创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全区拥有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8家,并挂牌成立琶洲会展与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选址琶洲并启动建设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琶洲实验室)聚焦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核心算法、智能互联与大数据关键技术、人工智能专用芯片与计算、类脑智能关键技术等领域,已部署科研项目50
9、余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71篇,申请发明专利37项。“新基建”项目持续加速推进。区内坐拥重要数据节点中国电信云计算数据中心,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已容纳8万台服务器,为区内数字经济企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硬件基础。2020年,紧抓国家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契机,签约首批数字新基建重大项目15个,涉及云计算、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要领域,总投资近350亿元。其中,多个优质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为发展数字经济提供核心算力、基础理论、应用场景等方面支撑。2020年,全区推动建设5G基站3062座,2019年至2020年累计建成5144座,区域信息交流服务能力领先。3.“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深化,治理
10、能力显著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建成覆盖全区的电子政务外网和基础信息资源库,累计交换数据逾45亿条;海珠政务微信获评广东省“数字政府”创新范本、广东“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案例,实现政府部门协同办公的极速连接、全维触达;建成“海珠区经济数据分析和交换平台”,整合数据逾3000万条。政务服务数字化进展顺利,推出全国首个区块链全流程“指尖办”服务模式、全国首个“无人值守”智慧政务服务驿站、全省首个“5G智慧政务创新实验室”,发出全省首张个人电子证明材料;“海珠政务”微信公众号升级为移动政务总门户“珠事通”小程序,实现移动端的“无接触”受理、“不见面”审批、“零跑动
11、”办事,可办理约591个事项;发布CSO首席服务智慧平台,整合了全区优质资源和服务资讯,已入驻企业超700家。“手机秒办公证”试点取得良好成效,率先实现各类证照、公证网上通办。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智慧城区管理能力不断增强,“数字海珠”基础应用平台上报网格事件175441宗,事件办结率99.8%,依托数字技术的城市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初见成效;不断推进22个智感安防区建设,“广州塔”智感安防区获全省智感安防区建设试点,中山大学等智感安防建设经验在省市推广。市场监管数字化取得良好成效,建成食品生产全过程动态监管平台、食用农产品溯源平台系统,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效率显著提升。智慧生态治理水平加快优
12、化,与腾讯合作打造海珠“智慧湿地”,环境监测、生态修复、科研监测智慧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4.重点片区带动作用凸显,创新发展动力强劲大力打造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将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成数字领域产业集聚发展高地,成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全球优选地。海珠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琶洲,编制并印发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1+N系列文件,着力推动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优质企业项目建设推进高质高效。“十三五”期间,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成功引进27个新拍地项目,唯品会、阿里巴
13、巴全球总部大厦已入驻办公,复星(南地块)、赫基等项目竣工。截至“十三五”期末,琶洲试验区集聚了超过28000家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37家,比2015年增长7.6倍。“十三五”期末,实现营业收入2780.03亿元,是2015年的3.0倍,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504.81亿元,占总营收的18.2%。科技支撑不断加强。琶洲试验区已逐步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创新合作区的核心承载区、广州“一区三城”创新布局的“一区”,并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省级5G产业园。琶洲实验室落地建设,实验室地块控规
14、调整启动。(二)存在问题海珠区“十三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数字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综合配套有待提升琶洲试验区等重点区域5G基础设施暂时无法完全满足商用需求,数据中心、研发中台、公共技术交流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智能传感器应用、智能灯杆改造等建设项目仍处于规划阶段。孵化器、产业园、实验室等创新创业载体周边交通配置有待提升,产业发展核心区域交通压力大,餐饮服务、休闲娱乐、车位等商业配套设施与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中心城区存在差距,影响企业入驻意向。2.市场主体创新引领不强,平台作用有待发挥本土优质数字经济企业与兄弟区存在较大差距,2020年
15、海珠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入库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2020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入库企业的通知(穗工信函2020269号)企业数共计22家,远少于天河区(80家)、黄埔区(53家)、南沙区(47家)。企业创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从所属细分技术领域来看,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中306家企业属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约占79.9%),涉及企业技术服务、数字创意、数字营销等多个细分方向,缺乏拥有高技术壁垒的科技型企业。此外,虽然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已进驻海珠,但平台型资源要素和研发部门导入有待加强,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带动作用尚未显现。 图1-2 海珠区计算机软件类高新技术企业业务分布(单位:家)3.数字经济人才规模较小,引育机制有待改进海珠区在人才引进和培育等方面与国内数字经济发展领跑区差距较大。杭州市余杭区自2009年举办第一届人才奖以来,已累计评选表彰了各类人才68名,重才爱才先进单位、领军型团队等40家(个),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5800余名,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突破45万,其中大部分为数字经济领域的“双创”人才。相比之下,截至“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