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思品(word版含答案)doc初中历史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328397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思品(word版含答案)doc初中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思品(word版含答案)doc初中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思品(word版含答案)doc初中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思品(word版含答案)doc初中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思品(word版含答案)doc初中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思品(word版含答案)doc初中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思品(word版含答案)doc初中历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2010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义乌市卷)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四页,有二大题,26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本卷答案必需做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3请考生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4全卷实行开卷考试。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试 卷 说明:本卷有一大题,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对应的小方框涂黑、涂满。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0012010年,党中

2、央、国务院连续十年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进行表彰。据此回答12题1.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A.袁隆平 吴文俊 B谷超豪 孙家栋 C.叶笃正 吴孟超 D.闵恩泽 吴征镒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设立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把发展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A B C D2001年5月17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设立喀什经济特区,这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34题3经济特区“特”在实行 A“一国两制”

3、B.特殊和优惠的经济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少数民族文化政策4.设立喀什经济特区有利于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社会稳定边境贸易的发展 新疆率先实现现代化A B C D5.右图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呈上升的趋势 人均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人均收入存在较大差距 收入水平有显著的提高A B C D6.要解决上图中的主要问题,必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在分配中的比重 坚持公平,彻底消灭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A B C D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到2010年我国GDP的4%用于教育事业。这说明 国家重视教育

4、事业的发展 国家强制每个公民接受高等教育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发达国家 国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A B C D8.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9部门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其目的是净化网络环境 让人们远离网络生活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A B C D9.从30多年前唐山地震废墟中救出来13位农民兄弟,自觉回报社会,南方雪灾、汶川地震、西南干旱都有他们抗灾救灾的身影,13人感动了13亿人。他们的这种行为自觉履行了社会责任 必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赞扬 必须降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A B C D10.我国在19902005年

5、单位GDP的能耗下降了46%,现决定到 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 数据及漫画启示我们必须发展低碳经济 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必须降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A B C D1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豆谷香”指的是我国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12.朱自清曾这样描述一个城市:这是一个别致地方。大运河穿过这个城市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刚多拉”(Gondola)是一种摇橹的小船,它哪儿都去。“这个别致地方”是 A.上海 B.巴黎 C.威尼斯 D.

6、苏州13.读右图,该国阴影地区农业生产的显著特色是 A.精耕细作 B.靠天养畜C.逐水草而居 D.高度机械化14.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学员的追捧。这个人是 A.孙膑 B.孔子 C.韩非子 D.孙武15.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下列没有被波及的国家是A.日本 B.苏联 C.美国 D.德国16.下列属于清政府采取的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是 A.在西南率先改土归派 B.在北方修筑长城 C.设筑藏大臣 D.派郑和下西洋17.1862年洋务派开设的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下列关于这个学堂创办初期的场景描

7、述,正确的是A.有一些外国教师在学堂授课 B.学堂座落在环境优美的上海黄浦江畔C.学生入学后一律要剪掉辫子 D.大批科举出身的人纷纷涌入学堂学习18.2009年,“吴晗先生诞辰10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和家乡义乌相继举行。下列与吴晗先生含冤逝世有关的运动是A.抗美援朝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运动 D.文化大革命19.右图选自教材新中国的诞生一课,编写人员选用这幅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A.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B.当时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低下C.毛泽东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D.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20.2010年,希腊因债务危机引发了国内大规模罢工。对希腊债务危机最有可能进行实

8、质性干预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A.欧洲联盟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试 卷 说明:本卷有一大题,6小题,共50分。请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二、非选择题21.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全国各地踊跃捐款捐物。义乌文博会组委会向玉树震区捐款1000万元,各种救援物资从义乌紧急运往玉树(车队路线见图)。随行记者在采访救灾解放军官兵时了解到:这里特殊的自然环境大大增加了救援难度。读图,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8分)(1)玉树在义乌的 方向,从义乌到玉树的运输车队依次跨越了我国的 、 、 三大阶梯,经过的山脉A是 山

9、脉。(3分) (2)比较义乌与玉树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完成表格。(3分) 内容地区所在地区传统生产方式玉树义乌东南丘陵(3)材料中所说的“特殊的自然环境”,其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分) 义乌位于浙江中部,目前实有人口180多万,以汉族为主,有回、苗、壮等23个少数民族。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乌伤县,属会稽郡。唐武德四年于乌伤置稠州,六年分设乌孝、华川两县,七年(624年)废稠州,合两县称义乌县。1988年5月撤县设市。 (1)在秦王政设乌伤县前,义乌实行的是什么行政管理制度?(1分) (2)唐武德七年(624年)设“义乌县”,三年后的义乌人迎

10、来了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封建“治世”,这一“治世”的名称是什么?(1分)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3)义乌撤县设市时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点是什么?(2分)(4)开放的义乌吸引了大量少数民族群众,作为义乌人,在日常交往中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2分)23. 【材料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专家指出:作为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楼兰城当时充分吸纳了来自东西各方交通和商业资源潜力,加之邻近孔雀河,河道密布而水量充盈,楼兰城曾经在丝绸之路上辉煌一时。 2001年1月17日南方都市报【材料二】楼兰曾有积粟百万,威服外国的壮举

11、,曾有挟制丝路,左右西域的辉煌。然而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楼兰地区由绿洲变成了荒漠。 2001年1月18日华声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分)(1)途经楼兰王国商路的东方起点是哪一城市?(1分) 往西方贩运的货物主要有什么?(1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楼兰王国消失的原因。(3分)(3)要避免楼兰的悲剧重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3分)24. 【材料一】2010年4月29日,江苏泰兴发生了严重侵犯幼儿园师生生命安全的案件,社会影响恶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5月15日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犯罪分子徐玉元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材料二】校园安全事件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教育部、公安部及学校紧急行动,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为孩子们的学习成长创造平安的环境。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0分)(1)运用材料一具体分析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6分)(2)材料二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些方面的保护?(2分)(3)除了“外界”保护外,我们还应该怎样加强自我保护?(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1953年我国第一部选举法规定,城乡按8:1的比例选举人大代表;1995年修改的选举法把城乡选举人大代表的比例变更为4:1;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