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多举措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3282960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多举措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农业多举措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农业多举措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农业多举措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农业多举措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多举措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多举措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多举措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近年来,县农业局认真贯彻各项农业法律法规,健全监测体系,强化多项措施,严格产地准出,全县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推行“红黑榜”管理制度。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红黑榜管理制度。首批纳入3家农(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资(兽药)经营门店参评,每半年开展一次考核评价,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责令整改,并通过“红黑榜”向社会公布,同时,通过农业(畜牧)部门网站和县诚信信息网站予以曝光。 二是推行”三制”监管,确保自产自销农产品安全。推行“三制”监管试点,对城郊自产自销农产品实施“三制”监管,明确监管责任。目

2、前,已启动“三制”试点村12个联保小组,6个农户的监管与指导,联保小组成员间签订了联保协议书,每个农户与村签订了质量安全承诺书。 三是加强检测体系建设,健全县乡企监管检测体系。批准成立了县农产品检测站和农安股。目前,县级检测站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行;乡镇挂牌成立了监管站,配备了检测设备,每个村落实一名信息员;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等企业安装了追溯软件,部分企业配备了检测设备,开展自律检测。 四是加强检测技术培训,提升基层农产品检测技能。加强监管能力建设,聘请检测专家,对乡镇监管站、企业及县农产品检测站检测人员进行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培训,提升基层检测技能。今年,共培训农残定性检测技术明白人22人

3、,发放检测技术资料200余份。 第1页共2页五是加强农产品监管检测,确保基地产品安全准出。加强监督检测,两年来,累计从基地抽取各类农产品样品700多批次,样品检测合格率达以上;协助省市监督抽查56批次,样品合格率达9%,不合格产品依法进行了立案查处;督促企业开展自律性检测,实行“四有”要求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 第页共2页 第二篇: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计划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计划 (农市发2X号) 为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02X-22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实施,制定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计划。 一、重要意义 (一)是保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

4、局出成效的前提 国家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温家宝总理在研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质量安全是检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成效的重要标准。”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计划,采用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全程控制等主要手段,利用区域布局的管理优势,引导和帮助农民科学用肥、安全用药,建立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扶植一批优势农产品品牌,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控制范围,提高农产品的优等品率及安全达标率,全面提高优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从根本上保障规划的成功实施。 (二)是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的关键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

5、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将更加对外开放,农产品将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计划不仅采用“从产地到市场准入”的管理方式,而且实施市场准入和国家例行监测制度,以促使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质的飞跃。 (三)是推进优势产区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手段 我国农业以传统农业为主,管理水平低,产品优势和区位优势难于显现。因此,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是优势农产品生产和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计划,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现状,通过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带动、生产认证管理和优势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溯源及档案建立等措施,使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的农业生产方式

6、得到根本的改善。 (四)是实现优质优价和增加农民收益的有效措施 一是通过标准和产品认证,推动优势农产品分等定级、优质优价的实施;二是通过品牌的建立和市场准入,提高优势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原则 1、统筹安排。紧紧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结合“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做好与农业建设有关规划、计划的衔接,制定分品种、分区域的质量安全推进措施,统一部署,分行业、分地区组织实施。 2、突出重点。针对各优势农产品的特点和质量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推行标准化生产,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实施质量安全国家例行监测制度。 3、以点带面。通过标准

7、化生产示范区(基地)的建设,推动各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全面提升优势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市场引导。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本着“市场引导,政府推动,企业和生产经营者参与”的思路,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取向,采取综合措施,推进和提高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发展目标 到22X年,通过政策、法规和技术等措施,全面提高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到02X年,专用小麦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比重达到40%左右;优势产区专用玉米比重达到60%以上;高油大豆优等品率达到9%以上,平均亩产达:50公斤以上,含油率提高个百分点。以上产品的安全卫生指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要求。棉花长绒,中绒、中短绒比例调整到7

8、:83:1,优质率达到8%以上;“双低”油菜品种符合率达到5%以上,油菜籽达标率达到85%以上,含曲率提高2-3个百分点,芥酸、硫甙含量基本达到部颁标准;甘蔗含糖量达到1.5%;鲜奶产量年均递增15-1。 加快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修订进程,5年内新组织制定修订优势农产品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60项;加大标准实施的力度,创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11个;完善优势农产品区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规划建设3个部级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同时力争在每个优势农产品重点县(区、市)规划建设一个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站。 三、推进措施 (一)加快优势农产品标

9、准制定修订,提高标准配套性和针对性 自2X年起,农业部将对优势农产品标准的制定修订项目予以优先安排,争取5年内健全优势农产品的标准体系,以满足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和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的需要。 (二)加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建设 实施标准化生产是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的重要前提。各地要加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按照每个优势产区县、每类优势农产品各建1个标准化生产(养殖)示范区(基地)的原则,力争5年内分期分批建设18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 在示范区(基地)建设中,突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良种供应设施

10、、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和机械化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围绕优良品种、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的选用和准入、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市场准入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综合示范。在综合示范的基础上实现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监控。重点在牛肉羊肉、牛奶、水产品、柑橘、苹果等鲜活农产品的优势产区,率先推行生产过程记录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要通过建设和完善优势产区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提高对危险性病虫害的防范和控制能力;优先在优势产区建成一批符合国际惯例的无规定动物疫病标准化区和种植业非疫病生产示范区。 (三)完善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重点投入的原

11、则,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从2X年起,争取用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一个由部、区域、县三级组成的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在布局上,要在巩固完善现有部级质检中心的基础上,依托各优势农产品区域内省级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机构的检测技术力量和工作条件,择优建设区域性质检中心,保证在规划优势农产品区域内,都有1个部级专业或区域性质检中心;利用现有的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检测基础,充实力量,在优势农产品区域内建立健全优势农产品质检站,保证每个优势产区县都有1个质检站。 在检测能力上,对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甘蔗、柑橘、苹果等植物产品,重点建设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12、分析以及农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成分定性、定量等方面的检测能力;对肉牛和肉羊、牛奶等优势动物源性产品,重点建设药物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以及饲料产品中重金属、农药、兽药等分析和微生物检测的能力;对水产品,重点建设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分析以及贝类毒素、抗生素等药物的定性、定量等方面的检测能力。此外,对县级质检机构,突出快速检测能力的加强。 (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例行监测制度 争取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财政专项资金,对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实施年度品质普查,对柑橘、苹果、肉牛肉羊、牛奶、水产品实施农药、兽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控计

13、划,对农业投入品实施市场准入性检查和经常性的监督抽查,同时对产地环境进行长期定位监测。各类普查、监督抽查、监控计划统一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市场需求和进出口贸易等情况统一制定、组织实施和发布质量安全监测信息。通过建立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例行监测制度,将农产品市场准入性检验从生产者及经营者委托检验形式变为政府财政预算的例行检查方式,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 (五)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认可体系 在优势农产品区域内,要积极推行优势农产品的无公害产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开展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a(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iso00标准(质

14、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iso1400标准(环境管理和环境保证体系)等质量体系认证,加强对转基因产品、“双低”油菜等特殊产品标志的认定,扩大认证认可覆盖面。此外,在优势肉牛肉羊生产区,强化牛羊肉加工企业屠宰分级管理,开展检验检疫人员和养殖企业执业兽医资格认证;在水产品优势区推广养殖证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 (六)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技术的推广力度。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建设。 (二)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投入力度。 (三)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财政补贴政策。 (四)积极推行专业化生产、加工和优质优价。 摘自202X620十

15、亿网 第三篇:农业标准化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农业标准化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泰兴市农技推广中心农产品质量建设办公室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迅速发展,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转移,农业结构有所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不断增加,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存在着一些前进中的薄弱环节,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从土地到餐桌的整体链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安全和卫生隐患。一些地区的农业环境受到工业“三废”和城市的废弃物污染,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兽药、添加剂等使用不当,加工技术和工艺不合理、陈旧落后,导致部分食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以其无公害、无污染、富有营养而独具魅力,成为当今世界食品消费的新潮流。发展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为代表的绿色事业,能较好地协调资源、环境、食物、健康之间的关系,减少和防止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