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3282082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滴水穿石的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滴水穿石的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滴水穿石的启示.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滴水穿石的精神。3、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了解三位名人成功的事例。明白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反思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文章。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先是讲安徽广德太极洞内一块石头被水滴穿,接着讲滴水穿石的原因,接下来列举三位名人因着这种精神所以取得了成功,最后揭示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学习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要作成一件事得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这样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明确了这堂课

2、的基本结构和一些基本要求,然后根据自己对这课的理解来进行备课。从整体上看,这节课的流程还是比较清晰,结构还是比较完整的。我把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大块来理解:由滴水穿石的现象得到启示;用三个名人的事例来论证启示,从而让学生明白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考虑到课文的脉络,结合新课程标准,我在这堂课中竭力做到以下几点:上课时,我认为滴水穿石现象,这部分比较简单,于是让学生自学;接下来是名人事例论证启示环节,由于人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太远,这部分有难度,我先叫学生先自读课文划出表现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词语。这一问题的提出,我真意想不到学生理解得这么透彻。以李时珍

3、为例:(一个学生找了:“翻山越岭,走了大半个中国。”他从“翻山越岭”体会到艰苦,从“走遍大半个中国”体会到路走的多,从中体会到李时珍持之以恒。另一个学生说:“我也谈走遍大半个中国,在明代,那时没有发达的交通工具,李时珍走了大半个中国,我想他肯定花了很长的时间,吃了很多很多的苦,可能脚磨出了血泡,可能走到荒山野岭,找不到投宿的地方,可能遇到天冷下雪的时候不仅路难走,还没有吃的,经常忍饥挨饿。”还有一些学生找到了“二十几年”“访名医、尝草药”等等。)最后通过朗读训练来加强对三位名人事例的理解,让学生懂得具有这种精神便会取得成功,揭示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有趣的是这篇文章,不仅从正面来说明“目标专一,

4、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以雨水为反面例子。我提出:水滴实现穿石的梦想,而雨水不能是什么原因呢?有学生说:“雨水虽然速度比水滴速度快,力量大,但它滴的面积很广,没有象水滴那样制定专一目标,持之以恒,所以它不能够成功。”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让他们更铭记“滴水穿石”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在开放的环境下,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但我觉得帮助和引导学生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难,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与朦胧的生活感知,深深地感受到面对艰巨的困难,这些伟大的人物是如何用“坚持”与“研究”为自己的人生书写美丽的,从而激发他们对人生目标、智慧、信念、勇气、毅力等的

5、追求与向往这方面的渗透还不是很到位。所以今后要更多的练习和学习,争取让教学水平上一个台阶。纵观这堂课,我感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很多学生乐于说,这是我这学期来的课堂上很少见的。本来我以为设计的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写法这一环节不可行,没想到课上下来,效果却满好的。学生自然而然地懂得:写文章少不了事例,如果能够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道理,那更好。这真的让我感到欣慰,也让我懂得,不要过早地给学生下定义,要相信自己的学生,要相信我们的孩子。 可是课上完后,我感到有点遗憾,虽然要完成的教学重点、难点我好象已经解决了,可这样的课却有点散,好象缺乏一条线索,一条能够贯穿整篇文章教学的线索。而且也感到,对学生一些基本东西的训练还不到位,学生的学习只是浮在表面。我知道这是我自身基本功不扎实的缘故。短短的四十分钟,要让它不留遗憾,看来还要学习许多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