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三维人教化学必修2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323775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三维人教化学必修2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新课标三维人教化学必修2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新课标三维人教化学必修2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新课标三维人教化学必修2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新课标三维人教化学必修2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三维人教化学必修2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三维人教化学必修2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乙醇 课标要求1了解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2掌握乙醇的组成及主要性质。3了解乙醇的主要用途及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健康的关系。4初步学会分析官能团与性质关系的方法。1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2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2H5OH,官能团为羟基(OH)。3乙醇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乙醇燃烧放出大量热。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4必记的两个反应:(1)2C2H5OH2Na2C2H5ONaH2;(2)2C2H5OHO22CH3CHO2H2O。 1烃的衍生物(1)概念

2、: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2)常见烃的衍生物:如CH3Cl、CH3CH2OH、CH3COOH等。烃的衍生物并不一定是由烃经取代反应而成,如CH3CH2Cl可以由乙烯与HCl加成而得。2官能团(1)概念: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2)几种物质的官能团物质CH3ClCH2=CH2CH3CH2OH官能团名称氯原子硝基碳碳双键羟基所含官能团ClNO2OH特别提醒苯环不属于官能团。1下列四种物质:CH3CH2ClCH2=CH2CH3CH2CH2OH其中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_。答案:、2将下列有机物与所含的官能团用短线连接起来。CH3CH2CH2BrA硝

3、基B碳碳双键 C卤素原子CH3CH2OH D羟基答案:CABD1物理性质2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分子模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C2H6OCH3CH2OH或C2H5OH羟基:OH3化学性质(1)与钠的反应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向无水乙醇中放入金属钠后,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放出的气体可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迅速倒转烧杯后向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实验结论:金属钠置换了乙醇分子中的羟基氢,生成了乙醇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氧化反应燃烧:化学方程式:CH3CH2OH3O22CO23H2O。催化氧化

4、: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灼烧过的铜丝表面由黑变红,试管中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化学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乙醇与酸性KMnO4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直接氧化成乙酸。特别提醒钠(或其他活泼金属)只能置换羟基上的氢,不能置换其他氢。1已知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某同学根据各原子的成键特点写出如下两种可能的结构式: (1)若乙醇的结构式是甲式,则乙醇与钠发生反应时生成的氢气与乙醇的消耗量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有几种情况?提示:由甲式可知,该物质中有3种氢原子,个数比为321,即与羟基碳原子相连的碳上的三个氢原子为一种,羟基碳上的两个氢原子是一种,羟基氢是一种,若与钠反应,生

5、成的氢气与消耗的乙醇的物质的量之比有3种情况,只有羟基氢原子反应,为12;只有烃基上的氢原子反应,为52;所有氢原子均可反应,为31。(2)若乙醇的结构式是乙式,则乙醇与钠发生反应时生成的氢气与乙醇的消耗量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有几种情况?提示:由乙式可知,该物质中的氢原子只有一种,若能与钠反应,则被钠置换生成的氢气与消耗乙醇的物质的量之比只有一种,为31。(3)如何证明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提示:根据1 mo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0.5 mol氢气,即可证明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2乙醇催化氧化反应实验中铜丝是否参与反应?铜丝的作用是什么?提示:铜丝参与化学反应,铜丝先被O2氧化成

6、CuO,后又被乙醇还原为Cu,铜丝在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1乙醇反应时的断键情况(1)断键位置与性质乙醇的性质键的断裂与钠反应断键燃烧断键催化氧化断键(2)注意乙醇与钠的反应比水与钠的反应要缓和得多,这说明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活泼。1 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产生0.5 mol H2,该关系可延伸为1 mol羟基(OH)跟足量钠反应产生0.5 mol H2。2乙醇催化氧化的实质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中Cu作催化剂。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OH而显碱性(

7、)(2)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乙醇具有氧化性()(3)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4)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OH键断裂B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含水C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CH3COOHD甲烷、乙烯、苯、乙醇都是无色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解析:选D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OH键断裂;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用无水硫酸铜作检验试剂,若变蓝则表明乙醇中含水;乙醇在酸性KMnO4溶液中可氧化成乙酸;甲烷、

8、乙烯、苯都不溶于水,但乙醇却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三级训练节节过关1决定乙醇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是()A羟基B乙基(CH2CH3)C氢氧根离子 D氢离子解析:选A羟基是乙醇的官能团,决定其主要化学性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水乙醇可用于杀菌消毒B乙醇属于烃的衍生物C常温下,1 mol乙醇可与足量的Na反应生成11.2 L H2D乙醇可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解析:选B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可用来杀菌消毒,A错误;C中1 mol乙醇与足量的Na反应生成0.5 mol H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C错误;乙醇不具有酸性,D错误。3能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A乙醇完

9、全燃烧生成水B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C0.1 mo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0.05 mol氢气D乙醇易挥发解析:选CA项,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水说明乙醇分子中含有氢原子,但不能说明含有1个羟基,错误;B项,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能说明分子中含有1个羟基,错误;C项,由于2个羟基产生1分子氢气,则0.1 mo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0.05 mol氢气可以说明分子中存在一个羟基,正确;D项,乙醇易挥发不能说明分子中含有1个羟基,D错误。4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加成氧化燃烧与Na反应A只有 BC只有 D只有解析:选B丙烯醇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能发生

10、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燃烧及与金属钠反应。5下图是A分子的球棍模型和B分子的比例模型: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加热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A和B都可以作汽车的燃料,被称为“绿色燃料”,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作汽车燃料的原理_。(3)写出B和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根据成键原则,可以判断A和B的结构简式分别是CH3OH(甲醇)和CH3CH2OH,它们的结构相似,都含OH,故性质相似,能被氧化成相应的醛,能够燃烧。答案:(1)2CH3CH2OHO22CH3CHO2H2O(2)2CH3OH3O22CO24H2O(3)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11、1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作燃料可降低碳的排放B通常状况下,不能与金属钠反应C在加热和有铜存在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D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产生H,呈现弱酸性解析:选CA项,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燃烧会产生CO2,错误;B项,乙醇中含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错误;C项,在加热和有铜或银存在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正确;D项,乙醇属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产生H,错误。2下列物质中含有两种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为()ACH3CH2NO2 BCH2=CHBrCCH2Cl2 D解析:选BCH2=CHBr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溴原子两种官能团。3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金属钠,不能产生氢气的是()A苯 B蒸馏水C无水酒精 D75%的酒精解析:选A乙醇、H2O都能与Na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75%的酒精是水和乙醇组成的混合物,也能与Na反应生成H2;苯不能与Na反应生成H2。4下列物质不能氧化乙醇的是()A氧气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D稀硫酸解析:选D乙醇可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或乙醛;也可被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成乙酸,但不能被稀硫酸氧化。5下列乙醇的化学性质中不是由羟基所决定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