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的养殖技术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3226316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蛙的养殖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林蛙的养殖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林蛙的养殖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林蛙的养殖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林蛙的养殖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蛙的养殖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蛙的养殖技术(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蛙的养殖技术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也叫圈养,是针对半人工养殖而言的,是利用人 工办法在林蛙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推行一套人工养殖技术措施,达到 人工养殖目的。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广大养蛙户经验的总结,证明 了人工养蛙的技术是成功的,尚有一些技术问题有待继续研究解决和 完善,人工养殖的林蛙二年成熟,达到商品蛙标准的占总数85以 上,按放养数量回捕率达46以上,雌蛙占总数的80以上,比野 生蛙群高 3040。经检测人工养殖的林蛙质量与野生林蛙的质量 无差异。所以人工养蛙的产业发展较快,已在东北三省和其它地方发 展起来。人工养蛙主要技术环节都有哪些?首先解决林蛙的饲料问题。目前,以黄粉虫为主体饲料,以自然

2、昆虫 和幼小动物为辅助饲料;选择山间溪流两侧平地或农田、菜地、庭院 作养蛙场地;设置围栏解决逃逸和天敌危害;设遮阴、培育植被和充 足水源,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推行快速育蛙和雌性诱变技术,提高养 殖效益;推广多种有效的越冬办法,解决人工贮蛙大量死亡的问题; 研究解决林蛙病害及防治办法,提高养蛙成活率。下面详细介绍:一)场地的选择及建设 人工养蛙的场地面积较小,但建筑设施较多,养殖密度大,需要集约化经营管理,尤其是要满足林蛙特殊需要的水陆两栖环境条件。在山 林区养蛙场必须选择在气候湿润、接近自然的环境,比半人养殖要求 严格,同处一地要有水池、草地、灌丛和树林等多层次遮阴的环境。 场地的类型不同,决定

3、采取放养方式不同,一般露天养蛙圈开放式养 蛙,需要选择在山间平地,场内有溪流贯通或溪流从一侧通过,要求 在大片森林附近,场内有疏林灌丛和草地,土壤肥沃,腐殖质层厚, 有较好的地被物,有的场内要有搭头草甸或暖泉水流,有三面环山, 背风向阳,交通方便,附近无高大建筑物和公路铁路。如果场内原有 水池、塘坝旧房层等设施就更为理想。另一种场地是在城镇、村屯居民区附近,可选用肥沃的农田、菜田或 宽阔的庭院,也可以利用废弃厂址或蔬菜保护地。这种场地要采用遮 阴或全封闭网棚养蛙形式,切忌在没有遮阴的场地养蛙。养蛙场的建 设原则是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满足林蛙在森林中生活对温度、湿度阳 光和食物等条件的要求。实例证

4、明,模拟的养蛙场越像林下自然环境, 养蛙就越有可能成功,收效越大。蛙场的基本建设有两项,即繁殖场 和养蛙场。1、林蛙繁殖场的建设 人工养蛙繁殖场与半人工养蛙繁殖场不同,通常把林蛙的产卵,孵化 和蝌蚪饲养三池合一,也就是一池三用,占地面积小,放养密度大, 要求修建的水池标准高,成列连片,便于管理。一种是土池子。场地 土质不渗漏,按3米宽、6米长或4 米宽、10米长,池深2030厘 米,周围埂高30 厘米,埂的内侧坡度要缓,以利幼蛙上岸时爬行, 减少掉在水中淹死;池底平实,中央留有埚底坑,根据繁殖蝌蚪数量 确定建水池数量,按顺序排成12 列,池间留有步道。另一种是利用塑料薄膜铺底,上面放5 厘米的

5、泥土或砂土,周边在埂 的外侧压实。为了灌排水方便,要水池修在地平面以上,池底整平之 后,池的周边用木料钉起来或用砖砌起来,边沿高30 厘米,池底和 同边上塑料膜防止渗漏,池底放泥沙,水池的大小形状依场地和放养 数量而定。 为了提早孵化,延长材蛙的生长时间,把水池修在塑料 大棚内,池宽3 米,每个池长56 米,池深22030 厘米,几个池 子连在一起,用塑料膜铺底。蝌蚪繁殖期用水量较大,场地水源一定 要保证,最好使用井水,采用常流水串灌方式,使池水呈流动状态。 蝌蚪的变态池建在养蛙圈中。2、养蛙场的建设 养蛙场包括围栏、养蛙圈和越冬池(窖)1)围栏 是把林蛙的繁殖场和养殖场围在一起。永久性围栏采

6、用砖墙、水泥板、 稀土板和石棉瓦等坚固耐用材料,围栏的墙基要先铲平,墙基深30 厘米以上,围栏板块接头要严实合缝,高6080 厘米,顶部要设向 内折 90 度的角沿,长10 厘米,墙外设一套电猫防鼠,电猫铁线距 墙面和地面各58 厘米。乌害严重地方要在鸟群经常出现地方设粘 鸟网。如投资力度较大,围栏的材料利用铁筛网效果最好。在围栏的 四周要种草植树,以阔叶树品种为宜。临时性围栏是利用塑料薄膜、 纱网和纺织布等,用木柱固定,每年换一次材料,一般高度为0.8 1.0 米,围栏修建办法与半人工养殖的围栏一样。(2)养蛙圈的建设养蛙圈是养殖幼蛙和成蛙的专用圈舍,养蛙圈分为永久性圈与临时性 圈两种,根据

7、投资能力和养蛙规模决定。永久性圈又分为露天开放式 和全封闭网棚式两种。开放式永久露天养蛙圈的围墙用砖、石块等材 米砌成,墙高70 厘米,墙顶部向内外两侧出沿,与立墙垂直,顶沿 长各10厘米,圈的大小一般以5x10米为宜,按顺序排成两行,中 间利用一道立墙,形成一个养蛙小区,区间留有12 米作业道,道 两侧栽植两行树,以杨、柳树为宜,也可种植一些高秆作物,如向日 葵等。简易临时性养蛙圈建设与永久性圈相同,只是利用材料不同, 主要利用塑料布与木柱构造。每个养蛙区设一套电猫防御天敌。养蛙 圈的灌溉设备有渠道或管道,喷水设备或微喷设备,圈内修建蝌蚪变 态池,变态池的面积占养蛙圈的20左右、有的兼作蝌蚪

8、饲养池, 夏季作为圈内贮水池,控制圈内的湿度,圈内地面控排水沟或作成二 尺宽的大垅,垅沟放一些树叶、玉米秆等杂物,垅舌生长杂草或种植 一些饲料菜或果菜类蔬菜作物。露天圈的顶部设阴带,距地面2 米高, 利用 7080的黑色遮阳网,幅宽 2 米,幅间距 23 米,养蛙圈内 或附近有较高树木,遮阴带可少设或不设。建设封闭的网棚式养蛙圈投资大一些,养蛙成本较高。如果利用蔬菜 日光暖室作养蛙圈需要改造,把原来塑料膜换成黑色遮阳网,这种遮 阳网市场有售,每平方米售价1 无钱左右,使用寿命 23 年。养蛙 圈选在农田、菜田和庭院时最好新建网棚,实行全封闭养蛙。好处是 节省场地,棚内有遮阴,调节温湿度模拟林下

9、环境条件,减少林蛙逃 逸和天敌危害,有利于高密度、集约化经营管理,但是养蛙一次性投 资较大,一般建造一个100 平方料的网棚需要600700 元,可养幼 蛙5万只。 网棚建设办法:网棚宽10米,中间柱高1.8米,边柱高 1.3米,长3050 米,支架材料用木杆或竹杆,顶棚为拱型或屋脊 式,四周近地面高1 米左右用尼龙纱网做围栏,上部和顶部棚面用 8090的遮雨网,与纱网连接处用封口机扎死,顶棚和四周用尼 龙丝线固定在骨架上,在一端设一个1.5 米长的拉炼窗,南北两面留 有几个0.5 平方米的拉炼窗,白天作通风窗,夜间作诱虫口、棚内地 面控蝌蚪变态池,面积为棚内面积的1/5,池的深度依土质情况而

10、定, 在不漏水的土地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洼地,池水深5060 厘米。在土 质疏松漏水地方修变态池,采用塑料膜铺池,水深2030厘米,池 埂要扎实坡度要缓,便于幼蛙上岸。蝌蚪变态的变态池仍贮水作棚内 水池。棚内地面要挖成十字或井字型水沟,沟深2030 厘米,沟内 放一些阔树叶和其他杂物,作为干旱时幼蛙栖息之地,有雨小时可以 排出积水,起到防旱防涝保湿作用。棚内用红砖或水泥块铺设2 条人 行道,其它地面为草丛植被,新建网棚早春来不及建造植被,要投放 玉米秆等杂物,棚内要有喷水设备,最好安装微喷设施,也可以在网 棚外设农田大型喷灌装置,进行大范围人工降雨,调节整个饲养场的 温湿度。(3)越冬池(窖)的建

11、设 人工养蛙场位于溪流附近,可以按半人 工养蛙越冬池修建和管理,这是当前最好的越冬办法。养蛙场远离有 流水的地方,就地修建林蛙越冬池或贮蛙窖,越冬池有的建在露天的, 也有修建在日光温室内的;贮蛙窖也有干贮法和水贮法两种,只要能 够满足林蛙冬眠习性的要求,越冬成活率就高,否则就失败。下面分 别介绍越冬池(窖)的建设。水贮法越冬池的修建在露天修建林蛙越冬池的方法与半人工养蛙的修建方法相同,这里不 重复。人工养蛙,在温室内修建越冬池,便于管理,容易看到林蛙的 越冬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成活率较高,但蛙体内物质消耗 较多,蛙体瘦弱,种蛙在生殖体眠时死亡较多。在一个50 米长的大 棚内越冬池以4米

12、x30米X0.8米合适,可贮蛙15万只。越冬池也可 修成半地下式的,挖方深40 厘米,坝埂高40厘米,用防水卷材或 塑料膜铺底和坝埂内侧,池底要平,清除硬杂物,进排水口设在两端, 进水口利用自流水或井水,排水口距池底高60 厘米,保持水深 50 60厘米,排水管道直接把水排除棚外,也可以排到棚内的渗水坑 中,要经常保持池中水呈流动状态。水池顶部用木杆架在坝埂上,以 盖草廉或苫布之用。棚内水池周围陆地要保留植被和遮敝物,作为林 蛙上岸活动的地方。温室或大棚内浅水池越冬法,在庭院内搭简易塑料大棚,其面积为越 冬池面积的2倍,先修池后搭棚,池宽开口4米,挖深1 米时向内 缩小,中间2米宽的地方,再下

13、挖1 料深,这2 米宽为池的有效宽 度,上面有边沿1 米的二层台,池底要铲平,铺大小砾石15厘米厚, 设进排水口,进水为井水,排水管通渗水坑,池水深1520 厘米, 呈缓慢流动状态。在二层台和池口顶部处用木杆架起来,盖草帘或苫 布,大棚外和池外设双层电猫铁线,严防鼠害。干贮法窖藏越冬 利用干贮窖保护林蛙越冬的办法,目前失利的例子不少,主要原因是 窖的深度不够,保温效果不好而冻死;有的窖内湿度不够而干死;有 的被鼠害损失大半,也有的因出窖晚被水淹死。但也有的成功的,成 功者具体操作为下:贮蛙窖深22.5米,宽2米,长46 米,窖盖 复土30 厘米,两端设通风筒,利用铁炉筒或瓷管、塑料管做成,四

14、周和窖门要设防鼠网,窖的外围设电猫防鼠,寒冷对方要在窖外盖塑 料大棚。窖内搭45层排架,把贮蛙箱放在架子上,贮蛙箱用塑料 或 木板制作,底部要有孔隙,起到通气漏水作用,贮箱50x60x30厘米, 涞追攀饕?厘米,每箱贮蛙500600 只,窖棚顶设喷水管。贮蛙窖 的四周可用砖石砌成,但窖底仍保持泥沙,有的将林蛙直接放到窖底, 密度可大一些,每平方米可贮幼蛙4000只或种蛙1000只。林蛙的越冬方法很多,但还是以河流的深水湾和有流动水的越冬池最 好,能够满足林蛙自然越冬对水温和水中溶氧含量的要求,不论采用 哪种方法,都必须遵循这条原则,否则越冬成海率就低。采用保温措 施越冬方法,一定要把温度调控在

15、0 5C,低了冻死了,高了林蛙 活动消耗体内营养物质,呼吸受阻造成死蛙。(二)林蛙繁殖期几个技术问题林蛙繁殖期指产卵、孵化和蝌蚪饲养管理几个阶段,具体技术措施与 半人工养殖相近,现将几个不同问题介绍如下:1、种蛙、蛙卵和蝌蚪的运输 为了提高林蛙的引种、驯化的成活率, 需要种蛙或蛙卵在短时间内运送到养蛙场,长途运输也要在23 天 内完成,包装要用木箱、塑料箱或纸箱都可以,但要底部和四周都留 有气孔,每箱两层,底部放腐朽的树叶子,箱的规格勿0x60x60厘 米,雌雄分装,每箱可装1000 只,运输过程中要将蛙体内分泌的白 色粘液冲洗掉,保持蛙体湿润。种蛙的短途运输用编织袋或布袋包装, 每袋200只

16、左右,雌雄分装,用凉水冲洗,蛙袋平铺车内,运到养 蛙场立即放入水中,按雌雄比例同放一池。蛙卵的运输包装主要是水 桶或塑料袋,把同期产的蛙卵放在一起,最好是当天产的卵当天运输, 装卵团时不放水,当天运不到场地时要放在阴凉处,并加入适量凉水, 运到场地要立即放入水中。蝌蚪的运输距离不能太远,一般不超过2 小时的路程,主要采用桶装,桶内先装1/2 的凉水,每桶装蝌蚪3000 只左右。变态幼蛙的运输包装要用水桶,桶内不放水,要放一些树叶 或杂草,喷洒凉水,每桶装幼蛙2000 只左右,运到场地时立即放入 遮敝物中,让它自由活动和潜伏,喷水保湿。1、挽救“沉水卵团”塑料产卵池的底部放有泥沙,容易被种蛙或放卵团时把水搅混,有些 卵团沉入水底并被淤上泥砂不能漂浮水中,这样的卵团的孵化率仅有 40左右,所以要把沉水卵团捞出来,用清水冲净后再放清水池中。2、调正密度和食量林蛙产卵孵化期每平方米水面放入45 对种蛙或卵团,蝌蚪进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