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管理自学材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322163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管理自学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础管理自学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础管理自学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基础管理自学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基础管理自学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管理自学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管理自学材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铸管部基础管理学习资料各工部(部室)管理人员及班组长望好好自学、对基础管理有进一步的认识。一、什么是二铸管部“6+2”模块化管理?“6+2”模块化管理是推进基础管理工作的一个创新模式。意在通过“6+2”模块间工作联动,达到管理目标的一种运作方式。是二铸管部实施基础管理的特色方法。(一)二铸管部“6+2”模块化管理的内涵从5月10日起、二铸管部全面推行“6+2”模块化管理,构建生产经营保障体系。模块化管理的“6”指安全现场、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能源管理、预算管理(生产与成本)、人力资源六大方面;“2”指党建和班组建设两方面。八大板块之间权责分明、协同联动、相互融合、软硬兼施,协调构建生产经营保

2、障体系,提升基础管理,助力生产经营。(二)二铸管部“6+2”模块化管理的方法与要求1、全面推行痕迹化管理,遵循PDCA管理方法。工作必须做到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同时注重工作过程与效果的评价。2、全面实行事业部专业部门指导督查,模块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基础管理运行模式。3、本着“从小事做起、从问题抓起,完成一项、巩固一项、稳步推进”的基础管理实施原则,推进基础管理提升。二、什么是基础管理?管理基础工作是指企业各项生产经营业务中最基础的记录、数据、标准和制度。这些记录、数据、标准和制度是企业发挥其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基础,是完善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和其他责任制度的必要条

3、件。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工作、标准化工作、规章制度、定额工作、计量和检测工作、教育培训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现代企业管理是综合管理、专业管理与基础管理的全面体系。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管理基础工作处于整个企业管理体系的基层,各专业管理处于中间层,综合管理则处于最高层。这三种管理工作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管理基础工作是“地基”,专业管理、综合管理是“楼层”,“地基”扎实,则大厦稳固,否则将屋倒楼倾。管理基础工作是实现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管理基础工作也只有与综合管理、专业管理相结合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所依赖的资源要素主要有五项即:人、财、物、

4、信息及时间,而一切的管理工作都是为经营服务的(说到这里需要提一下:很多人对经营和管理两个概念区分得并不是很清楚,简单地说,经营就是选择做正确的事情,管理就是把事情做正确)。围绕经营开展的管理工作其根本目的归纳起来就只有两个字:“效率” -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这也是衡量一切管理工作成效及其水平高低的标准。而就企业管理本身来讲,根据其工作的出发点及针对的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即:基础管理、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要弄清楚这三者的关系,我们可以借用一个生产上的作业流程来比喻,那就是:“使用工具-加工零件-组装成品”。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使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加工零

5、件的品质,而零件的品质又决定了最终成品的质量。再回到管理的范畴来说就是:基础管理是企业开展一切专业和综合管理活动最基础的工具和方法,而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则是运用基础管理作用于各项经济活动资源要素,以实现企业目标及价值并尽可追求其投入产出效率最大化的过程。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基础管理研究的是最基础的工具和方法,专业管理研究的是运用方法实现目标的过程,综合管理则是对专业管理的系统化集成。三、基础保障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思想保障体系。2、组织保障体系。3、人才保障体系。4、执行保障体系。5、信息保障体系。 如何正确打造基础管理体系:(一)重视个性化一般而言,基础运作体系,需要根据企业的业务需要进

6、行个性化。基础保障体系中的思想保障体系、业绩管理体系也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进行个性化。(二)处理好复制与创新组织保障体系、人才保障体系、信息保障体系、执行保障体系中的会议管理体系,具体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企业可选择标杆企业实践进行快速复制。基础运作体系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依据ISO体系的思想和方法论,以及流程再造知识,进行基于实践的总结和优化。而特色运作制度体系,则需要站在标杆企业的肩膀上进行创新。(三)目的清晰基础管理体系,归根到底是要企业形成良好的机制。通过科学、规范、系统的运作,使得企业的员工养成良好的素养,公司形成自我管理和自我改善的能力。(四)掌握技巧基础管理体系内容比较多,如果

7、要系统的打造,建议按以下顺序进行:第一,思想先行。思想保障体系的打造,可帮助企业树立共同的目标、价值观、理念,建立思想基础。第二,组织是体。计划管理、制度管理,可帮助企业以组织的形式来规范运作,建立组织基础。第三,基础是本。基础运作体系,是基础管理最核心的内容。在思想统一,组织有序运转的前提下,可以先进行流程的清晰、操作标准的制定,建立起规范;针对特色制度,应进行标杆的比较研究,真正的明确自身,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第四,信息是眼。基础运作体系的运行,产生实物流、信息流,信息保障体系能够对基础运作的过程和结果有真实、清晰的反应,便于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第五,人才是根。一切运作最终都需要人来执

8、行,提升员工的职业化素养和专业化水平,是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根本。第六,执行是果。基础管理体系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会议管理体系有助于执行的过程控制,业绩管理体系可以实现目标的牵引。四、管理基础工作的含义 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和管理职能,提供资料依据、共同准则、基本手段和前提条件必不可少的工作,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基础工作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组织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管理基础工作的特点 1.先行性 2. 经常性 3.科学性 4.群众性5. 普遍性 管理的基础工作的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现代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标准化工作、信息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

9、、规章制度、员工的培训等六项工作。 (一)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是指对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各类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日常管理工作。标准的确立是有效管理的前提。管理可以说是从标准的制定和标准的执行开始的。每一产品、每一项服务、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个管理职位都必须有标准。而且标准应该是先进的、可行的、量化的、稳定的。狭义的标准是指对在企业经济技术活动中重复发生的对象以特定形式制定的统一规定。而广义的标准则可理解为对在某一范围内的活动及其结果制订的规则。标准化是企业制订标准和贯彻标准的全部活动过程。按性质划分,企业的标准主要有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种。(一)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指经过一定程序批准并

10、在一定范围内共同遵守的技术规定。它是人类从事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的技术依据。技术标准包括: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基础标准、安全与环境标准等。(二)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指对企业重复出现的管理业务工作所制定的程序、职责、方法和制度,是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和手段。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制度建设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管理标准化的过程。标准化的意义在于:通过标准实现了对事物的区分和归类,找到同类事物发展和运行的统一规律和规则,在实现既定目标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无效活动,从而提高活动的效率,实现最佳的秩序和效益。通过标准化制定出的各种标准,为其它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说标准化是基础管

11、理中的基础。 (二)信息工作 信息工作一般是指对组织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资料数据的收集、处理、传递、贮存、检索、输出等管理工作。它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工作: 1、原始记录工作,对组织的每一个要素的使用、占有、获得、耗费,每一项活动的进行都有一个及时、真实的原始记录。它表现为台帐、记帐单、领料单、入库单、考勤表、报表、合同书、总结报告等等。 2、统计分析工作。它是对原始记录提供的原始数据,用特定的方法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 3、技术经济情报工作。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关的各种经济情报和科技情报的收集、分析和研究工作。 4、科技档案工作。将组织活动中有保存价值的图纸、文字材料、照片、录音、录像等作为历

12、史记录保存起来以查考。 信息工作就是围绕上述内容展开的,对信息工作的要求是及时、真实、全面、经济。 (三)定额工作 定额工作是指对各类技术经济定额的制订、贯彻执行和管理工作。定额是对各类资源的消耗和占用标准所作的规定。是标准的具体化。定额有多种多样,有劳动定额(工时、产量);物资定额(采购、消耗、占用、库存等);设备定额(设备利用率、产量);流动资金(占用的数量定额、时间定额);成本定额;管理费用定额等等。 做好定额工作必须做到: 1、采用科学的方法制订出科学量化的定额。 2、定额的水平必须是先进合理的。即跳起来摘“苹果”。 3、适时搞好定额的修订工作。定额不能一成不变,但也不能频繁修改,否则

13、会使定额失去“标准”的作用,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四)计量工作 计量工作包括计量检定、测试、化验分析等方面的计量技术和计量手段的管理工作。即一切以数据说话。 计量工作的要求: 1、要有负责计量、检测、理化分析的机构。 2、要有相应的计量方面的制度。 3、要有专职的计量人员。 4、要有相应的仪器设备。 (五)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用文字的形式,对各项管理工作和劳动操作的要求所作的规定,是全体员工行动的规范和准则。它一般由基本制度(如组织的领导制度)、工作制度(如计划、技术、劳动、财务等各项专业制度)和责任制度(职位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使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严格考核、赏罚分明)组成。 我国的规章制

14、度形同虚设的原因是有太多的“例外”和“下不为例”。要克服这种现象,必须使规章制度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和强约束力。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六)员工的培训 一个组织最具有开发潜力的是人力资源。这是因为人力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能动性。人是有思想、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的,有能动作用。 (2)具有再生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的再生,人自身的调整过程;二是整体的再生,子孙后辈代代相续。 (3)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4)具有高度的增殖性。可以不断地开发、不断地利用。 而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是培训。通过培训能大大提高员工的素质,有助于组织留住人、用好人;有助于减少组织的管理

15、层次和管理人员;有助于员工快速理解和接受组织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员工培训的关键是使这项工作制度化,并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培训员工,使他们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企业评价标准类别评价要素评 价 标 准一、管理制度制度体系1. 应建立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对企业经营管理给予有效支撑;2. 制度体系组成应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岗位工作说明、专业管理制度、程序或流程、管理表单等;3. 制度体系应具备完整性、层次性、一致性、有效性。编制要求1. 工作规范:应有明确的编制目的、科学的编制依据、清晰的适用范围、准确的生效时间、合理的内容构成(包括规范性的标准、实施程序或流程、控制、考核、奖惩、与其他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等;2. 内容科学:编制的制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企业管理科学原理和企业行为涉及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