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评课说明.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321644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评课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物理评课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物理评课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物理评课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评课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评课说明.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评课说明一、评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及大纲教材 通过一堂课的教与学,着重看是否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培养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以及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学科兴趣,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初步认识了什么现象?了解了哪些知识?知道了什么?包含了哪些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哪个实验,使学生学会使用何种器材、工具,能测量什么物理量,学会记录数据、观察现象及归纳结论的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共创情景,学生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能否发现某些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会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

2、息、处理信息以及作出判断的能力,能否尝试用学到的新知识,解决、解释某些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讨论、发表自己见解能力的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勇于探究日常生产、生活的常见现象,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或制作等活动,有克服困难的的信心和决心,能否使学生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学生能否善于讨论、交流意见,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四)评重、难点 所评课的重点是什么?通过哪些练习、举例、讨论、实验等方法突出重点?难点是什么?利用哪些方法、手段突破难点?总之,评重点是否突出、难点解决的如何,关键点有哪些?实验操作时,时机把握是否

3、及时等,应该讲,有很多成功的课都是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事物,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难点的突破口 二、评教法设计 某节课的内容特点是以什么为基础,针对目前的教改思想,以什么为主线贯穿整堂课?以哪些知识为核心?如何创设情景,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让学生观察哪些现象,讨论什么问题,又通过什么实验,最终达到师生共同归纳结论的目的,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评学法指导 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了哪些物理学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合作、讨沦、交流,是否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优生学习积极性调动的如何?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探究的具体环

4、节和措施? 四、评教学程序 (1)引入新课 利用提问、演示、故事等何种方式创设。惰景,通过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发现提出问题 通过感知,学生产生何种疑问?明确了研究课题是什么?从而弓没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愿望如:教师或学生提出:想知道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提出什么问题?,利用讨论、交流的方式解决 (3)科学猜想与假设 让学生尝试提出研究、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可能的结果,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看法或猜想,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愿望 (4)制定研究、探究方案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选择思路和方法,对实验的设计、器材的选择如何?想要干什么?如何去干?教师在其中扮

5、演了什么角色?对于共同存在的问题,采取什么方法设计、研究、改进、解决的? (5)实验收集数据 学生能否自己动手实验,自己观察现象,获得数据?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收集的数据是否合理? (6)分析论证 教师是否及时引导学生对现象、数据分析进行比较处理,找出共同特征,进行科学归纳,得出什么结论?解决问题的程度如何? (7)评价应用 通过学生对结果的比较,明确结论,利用哪些现象和例题来加深对有关概念、规律的认识,解决、解释哪些现象和问题?学生思维的发散和聚合程度如何? 五、评教学基本功 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态:自然、亲切,仪表端庄大方吗? (2)语言:是否精练、生动、逻辑性

6、强、有感染力?普通话使用情况如何? (3)板书:是否工整、布局合理? 六、评教学手段 采用了哪些电教媒体?如:微机、投影、录音机、电视、小黑板、实验等,是否增强了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使用时机是否适宜?熟练程度如何? 七、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创设情景及问题的提出 (2)知识结构方面 (3)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4)课堂开放程度及学生思维发散程度 (5)知识的评价和灵活应用方面 (6)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7)学科渗透方面 (8)评价手段及对学生的肯定程度 (9)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10)学生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出问题的多少、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关于改进的措施,每人自有不同的办法,可针对以上几方面灵活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