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昌城中村环境变化的生态调查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205070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南昌城中村环境变化的生态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关于南昌城中村环境变化的生态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关于南昌城中村环境变化的生态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关于南昌城中村环境变化的生态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关于南昌城中村环境变化的生态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南昌城中村环境变化的生态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南昌城中村环境变化的生态调查报告(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南昌城中村环境变化的生态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二一年八月调查地点:江西南昌调查方法:典型调查调查人:x在人们的心目中,南昌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步入新世纪后,吹拂着生态建设的东风,南昌更成为一块“绿色”的热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南昌盛”之地每日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而今发展变化的最快的就属加快改造的旧城区。 据了解:今年底,南昌市将完成近400万平方米的低洼房改造,着力改造西湖区桃花三村等10个城中村,分别是:西湖区桃花三村、青山湖区塘山镇、塘山村邓家自然村、南镇村、五联新杨自然村、永红村、湖地坊辛庵熊邓村、秦胜村、彭桥上坊任村、京东镇桃竹村、青云谱区下尧村等十个城中村。 利用暑假

2、,我走访了其中部分村庄,其中南镇村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南镇村位于南昌市城东区,比邻南昌市高新开发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座很传统的村庄,居民大多以姓氏为纽带聚居在一起。然而现今的南镇村很难找到一个村庄的影子,高拔起,农民公寓比屋连甍。因为市政建设的需要,南镇村被列入今年底拆迁工程名单。据村民介绍,南镇村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近几年。市政建设的需要,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都是推动南镇村城市化的原因。“你看,这些地方之前都是田啊,河呀,树呀。夏天的时候还有人在里面有过泳呢。”村民很热心的为我介绍。我了解到在几年前农田在村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很高的,但是自村中大兴土木后,农田流水级渐渐少了,现在在

3、村中甚至连年龄大些的树都很难看到,南镇村俨然成为了城市中的普通一角。南镇村这个典型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南昌城中村的变化,农田绿树的消失或多或少也会影响南昌的生态环境。下面显示的是我搜集到的部分数据:背景资料: 由于疾风暴雨式的城市建设和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用地的急剧扩大,把以前围绕城市周边的部分村落及耕地纳入城市用地的范围,造成城市郊区农村被动的城市化,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郊区城市化社区“城中村”。【“城中村”类型】 根据土地类型和城市化程度,南昌市“城中村”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城市型。完全没有农用地的村,且已经被城市包围。主要位于市区主干道两旁,东、西湖区,比如东湖区的永溪村、贤湖村、谢家村。

4、 城乡交错型。有少量农用地和处于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的村,主要位于青山湖区、青云谱区。由于部分地区农民转非不转工,就地安置,造成农民、市民混住。比如青山湖区的顺外村、张燕村、石泉村,青云谱区的太和村、热心村。 乡村型。有较多农用地和近期不列入城市重点建设的村,主要位于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比如扬子洲乡的为民村,京东镇、罗家镇、塘山镇的部分村落。 前两类“城中村”已经基本没有耕地,农业收入在经济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下降,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低,有的村不到10%。“城中村”的特征农村和城市双重特征 首先,这些快速城市化地区由于规划滞后、规划管理不严和政策的引导不当,在产业结构由以第一产业转向第 二、三

5、产业为主的过程中,村落用地范围内用地功能紊乱,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相互交织,建筑物及建筑景观杂乱无章,建筑密度高达80%,村民建房一般建至3层,容积率超过,采光通风等居住自然条件相当恶劣,居住生活的私密性得不到保障,缺乏统一连续的街景立面和天际轮廓线;其次,这些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严重缺乏,主要表现在道路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道路狭窄、曲折、不成系统,无法满足人流、物流、停车及消防的基本要求,排水设施不合理导致经常性内涝,学校、幼儿园、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的数量和质量都严重滞后与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村民的需求。【数字“城中村”】 南昌市最早的城区面积仅几平方公里,后来到了60多平方

6、公里,经过近两年的快速发展,现在城区面积已经达到了10多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更是达到了617平方公里。 据统计,202X年广州建成区内有“城中村”18个,珠海市区有“城中村”6个,西安市有“城中村”9多个,南昌市有“城中村”2多个。目前东湖区主要有6个城中村,分别是永和村、永溪村、公园村、长巷村、七里村和贤湖村,居住人口较多。位于城南的青云谱区目前总共有12个“城中村”,包括三店村、施尧村、万溪村、黄溪村、熊坊村、下尧村、前万村、太和村、楞上村、热心村等。“城中村”最多的是青山湖区和湾里区,不过这两区的“城中村”城市化率最低。“城中村”的分类 第一种。位于城市建成区内,早已没有农民户口和农业用

7、地,早已改成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城镇管理,撤消了乡、村行政建制,已经没有农民集体财产和宅基地产权的地区。这类地区实际上等同于城市的危旧房改造区,适用城镇房屋、土地、居民拆迁管理办法。可以采用成片改造危旧房的有关政策。但对其中的民工外来人口应该妥善安置,不能采取一律无偿轰走的办法。 第二种。现有土地产权还属于农村集体所有,村民以非农收入为主。土地已经全部或大部份被国家征用。村内基本上已无农民集体财产。虽然一些村已将农村村委会改为城市型居民委员会,农民也已农转非,成为城镇人口,但农民宅基地还未被征为国有,宅基地和房屋产权还是农民产权。这部分“村”至今仍然还是“村建制”,实行村的管理方式。甚至还有不少

8、农民集体财产和村办企业经济实体。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低廉的建设成本使“城中村”出租房屋比率相当高,房屋出租加上村里的分红收入,可以使村民们过上相当富裕的物质生活,有些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准甚至已远远超过城市居民。 第三种。还有部分耕地,仍是乡政府、村委会建制。还有不少人是农民户口。农牧种植业仍占一定比重的村落。这样的地区改造时,农民转为城市户口,乡政府改组为街道办事处、村委会改组为居委会,但土地产权和经济组织形式可以不变。“城中村”具有农村和城市双重特征,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产物。今后城市建设不断发展,还要在郊区建设更多新城和职能中心,使更多地区成为新的“城中村”,因此改造“城中村”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

9、过程,是一项长期工作,并不是改造完了现在的“城中村”,就彻底完成任务了。因此研究如何改造“城中村”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城中村”的界定所谓“城中村”,就是在很多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出现的、已经转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是城市地域扩张的一种自然延伸,它是高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的城市现象。城中村”具有农村和城市双重特征,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产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一些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村庄,融入城区,成为“城中有村,村里有城,村外现代化,村里脏乱差”的地区,严重地阻碍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普及与发展;不利于城市整体规划和建设。“城中村”在从乡村向城市转变过程中,因土地、户籍、人口等多方面均属

10、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其发展有很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景观建设等各方面仍保留浓厚的农民特征,因而影响了城市基础设施布局,乃至城市整体规划的实施南昌空气质量变化资料 20X年3月下旬,南昌进入沙尘“灰名单”,空气质量连续2天为7年最差。(江西9个县市出现了灰霾浮尘天气,其中南昌也进入“灰名单”,空气质量也随之下降。记者在南昌市环保局发布的“绿色南昌空气质量日报”上看到,南昌昨天空气污染指数已达到500,空气质量等级为最低级别级(属重污染),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而今天,南昌空气污染指数也同样达到50,空气质量等级仍为v级(重污染)。据悉,

11、南昌空气质量这两日创下7年来历史新低。) 南昌空气质量连续5年笑傲中部(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重点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使环境品牌成为城市的第一品牌。自20X年以来,我市城市环境质量定量考核连续年列全省第一名,其中,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年列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名,主要水体水质满足功能要求,水环境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良好的成绩赢得了市民的认可。根据国家统计局江西社会调查总队开展的202X年、20X年公众对南昌城市环保满意率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我市城市环境保护工作评价较高,总体满意率分别达到85.0%、5.78,均超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8%的要求。) 城中村环

12、境现状。土地资源的浪费“城中村”的土地资源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造成土地的占有率高,利用率低,产出率更低,形成不了开发的规模效益,破坏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的整体性,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城市在规模扩大时只能在外延寻找新的土地资源,而缺乏内涵型的发展空间。 “城中村”所具有的优越的区位和低廉的价格使这些地区不规范的房地产二级市场特别活跃。一方面,对城市规范化的房地产市场形成了不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使本应属于城市房屋、土地使用的交易收益流入个人或某些单位的囊中。环境问题频出:“城中村”的基础设施是与原来低密度的建筑和低密度的人口相适应的,现由于部分市民和大量外来人口的入住,小企业的开

13、办,使给水、排水、道路、交通、电力、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超负荷运转,导致污水横溢,垃圾乱倒、蚊蝇丛生,空气质量较差。缺乏统一规划的凌乱建筑,形成不了统一连续的街景立面,视觉环境很差,城市形象低下;此外,由于村内道路既狭窄又杂乱无章,村民出行不便。 “城中村”与旧城的区别与联系 “城中村”与旧城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由村落和农业经济发展起来的,而后者则是有着经济发达,文化汇萃的辉煌过去;前者除了少数有着丰富的宗族社会文化传统之外,大多数是解放以后在“一大二公”的思想指导下建设的社会主义农村。而后者则凝聚了成百上千年数代人的智慧和劳动,有着丰富的历史回忆和场所,是真正体现城市特色、魅力和

14、个性的地区。旧城是指城市建成区中一定的历史文化沉淀、某些经济明显衰退、房屋年久残旧、市政设施落后、居住质量较差的地区。而旧城更新则是为了使旧城恢复活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操作步骤上逐渐调整原有的结构模式,补偿物质缺损,调整人口分布,以达到改善环境、振兴经济、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城中村”更新的目的和手段与旧城更新有着本质的不同,可以认为是次一层次的城市更新。 .3“城中村”与社会上的种种弊病都市里的这种“城中村”,既象是古老历史的遗物,又象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新生的活体。“城中村”的“规划、建设、管理极其混乱,外来人口膨胀,内面的出租屋成为黄赌毒的温床,超生游击队的藏身之穴,这些和现代城市的生

15、态、整洁与舒适是大相径庭的”。这些“洗脚上田”的农民,“他们不用劳作,有村社的分红和出租屋的租金,足可以高枕无忧。他们成为居住城市里的特殊群体出入城市公共场合,却没有得体的打扮和相应的气质,对宗族观念、对求神拜佛的尊崇弥漫了整个村落。城市在进化,村庄在消失,村民在夹缝中裂变。老人在麻雀桌上消磨着他们的最后岁月,中年人在文化水平低下、被社会的先进产业淘汰的情况下,固守现状。 1.3“城中村”在城城市规划主要包括用地规划、体型规划和工程规划,它只能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形的干预方式,物质形态空间发展这个过程一般包含物质形态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和步骤。“城中村”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物质形态空

16、间规划的科学性、阶段性、层次性和完整性,特别是在总体规划完成以后进入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地块的城市设计时尤其明显。另外,这些地区功能定位的模糊、土地使用性质的混乱、建筑物布局的随意性和风格的混杂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对城市管理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城中村”是使城市健全肌体呈现一种病态,城市规划的管理一直对它苦无对策,一般也只能在用地范围上进行界定,对村民申报住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要求一般都批准,没有单独的管理条例和措施来规范这些地区的建设,造成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房屋风格各异,也没有因为新建而预留出必要的道路、绿化用地和房屋前后左右的最小间距,增加了今后物质形态空间的管理难度。市规划中的影响。 改造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