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的评析.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3197599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的评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的评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的评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的评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的评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的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的评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的评析山东聊城第一中学 郝书香聊城市组织了“同课异构、专家点评”送教下乡活动,5月15号下午在高唐一中我们听了几位老师的课,由于教学设计不同,所以,各有特色,5月16号上午听了几位老师的说课,我们对几位老师为什么有这样的教学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们都是教师,很清楚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议课、写课是教师具备的六课技能,如何备课决定了如何上课?上课流程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于有效性我想谈三层含义:一是有效益,这是针对教学目标达成度来说的,传统教学只强调知识与技能,新课程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而且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度,三维目标相当于坐标系中的一个点,

2、缺一不可,本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经历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验探究过程,透过现象了解物体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接触起电和感应起电,能从物质微观结构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进而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第一位赵老师展示了一个梳子梳头发后带负电的图片,说明摩擦起电,又展示了一个用手摸带静电的球,头发竖起的图片,说明接触也能带电,紧接着讲解金属导电机理然后演示静电感应,整个实验过程投影在大屏幕上,效果非常好。第二位老师麻老师用梳子梳头发,梳子能吸引轻小物体,说明梳子通过摩擦带上了电荷,让摩擦后的梳子接触静电计指针,指针偏转,说明接触起电。把生活与物理联系起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值得推广的。感应起电演示实验虽没成功,

3、但麻老师准备了第二套方案,放录像说明了枕形导体感应后分别带上了正负电荷,并且电荷量相等,之后用金属带电机理解释,应变能力强,麻老师准备非常充分。第三位程老师采取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了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静电,亲身经历了几种起电方法,增强了感性认识,之后引导学生从物理微观角度先解释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物体之间的转移,紧接着引导学生分析橡胶棒接触静电计,静电计的指针张开的原因:同性电荷相互排斥,说明静电计带上了电荷,静电计的电荷是由橡胶棒转移过来的,强调接触起电的本质也是物体之间的转移,那么不接触带电物体物体会带电吗?通过学生亲自实

4、验确实看到了感应起电的现象,并且通过演示证实了两个枕形导体带上了不同的电荷,并且带电量相等,引导学生用金属导电机理理解静电感应的本质是物体内部之间转移,程老师特别演示了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两个枕形导体,枕形导体的红丝线张开一定角度,分开两个枕形导体后拿走橡胶棒发现角度减小,再次把两个物体接触后,发现红丝线闭合,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关于实验新课程最大的变化是学生分组实验与演示实验不分,能分组的尽量不要演示,能演示的尽量不要放图片,其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悟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实验的,怎样通过现象总结规律的,把科学家学习物理的习惯、方法、思想贯彻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

5、,如果我们经常这样做,我相信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会逐步提升,科学素养就会提高。二是有效果,这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来说的,对每一个学生来说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变化了没有,发展了没有,提升了没有?因此,我们不仅重视对教材文本的分析,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分析,教材文本包括课标、教材、教学参考书、高考说明、初中教材,课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指导方针,教材、教学参考书、高考说明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看初中教材能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已学习了什么,通过解读教材文本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关键点,二是了解学生,这一点大家往往忽视,它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起点,通过了解知道学生已有什么,还缺什么,补什么,困难和

6、障碍是什么,学生的差异是什么,确定需要教什么,不需要教什么,从而确定教学的起点和提升点。比如:正负电荷、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验电器、摩擦起电、原子结构、电荷量、元电荷等在初中已经学过,通过回忆学习这部分内容比较好,没必要再讲,但是,从物质微观角度理解摩擦起电的本质是新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微观结构,解释摩擦起电的本质是重点,对程度较好的学生是不是要提出摩擦过的玻璃棒一定带正电吗?怎样验证相互摩擦的两物体一定是同时带上种类不同的电荷,且电荷量相等?沪科版教材介绍了很好的办法,大家可以参考。其方法是:如课本第9页图1-6,手持起电板柄(有机玻璃板和塑料板),用力将两块起电板快速

7、摩擦后分开,将其中一块板插入箔片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不要接触金属球),会发现验电器箔片张开。接着抽出这块板,再将两块板同时插入空心金属球,会发现验电器箔片闭合。如有条件让学生做一做然后思考与讨论解释实验中所发生的现象?起电板快速摩擦后,两块起电板带上了异种电荷,将其中一块放入箔片验电器后,由于静电感应验电器箔片带上了同种电荷而使箔片张开。当同时将两块板插入验电器,两块板的静电感应相互抵消,箔片不张开,说明两块起电板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电荷只是从一块板转移到另一块板,并没有消失和被创造。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对学生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为课下发明小实验做好了铺垫,同时点燃了学生

8、的思维火花,为进一步学习感应起电埋下了伏笔。感应起电的第二步实验不容易成功,一定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为什么?怎样做效果好?受环境影响容易漏电。保持空气干燥、与外界绝缘好是做好本实验的关键,同时引导学生一步步解释现象是重点、也是难点、关键点,在此基础上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的内涵顺理成章,同时一定引导学生上升到守恒思想加深对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比较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体现了物理学的对称美,揭示了它们都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进而从量子化思想理解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电荷守恒定律有两种表述,第一种表述提到了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第二种表述提到了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针对程度好的学生是否应提出(1)电

9、中性物体中有无电荷存在?(2)所谓电荷的中和是不是正负电荷一起消失了(3)对于“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中的“电荷的总量”你是怎么理解的?引导学生认识到:电中性物体中是有电荷存在的,只是电荷的代数和为零,电荷的中和是指电荷的种类和数量达到等量、异号,这时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0,电荷的总量是指电荷的代数和。如果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上述三个问题,就容易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的第二种表述了。关于正负电子湮没转化为光子等现象,在教学中不易要求过高,这部分内容以后还会学习,只要让学生知道随着人类研究领域的扩大和深入,电荷守恒定律有了新的表述即可。关于做一做,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程老师这一环节做的很好,针对程度

10、好的学生还应提出:制作一个验电器并判断所带电荷的种类和相对数量?大家一定要区分好学生与教出来的好是两码事,本来就好不是教出来的,好上更好才是教出来的好。三是有效率,这是针对投入来说的,很多学校大部分老师上课满堂灌,作业、练习等都是课下作,更值得一提的是,老师非常省事,不选择,成套的向下发,先把时间占住,做不完就惩罚,这不是我们提倡的有效率,对学生、老师来说,投入太大了,我们提倡科学学习、有规律学习,提倡“有效开放生成的课堂”,给学生放什么,给学生“放时间、放权力”,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提问、质疑、评价权还给学生,通过生生、师生互动生成有价值的可探究的资源,这样的课堂才有生长感,不要一切都按预设进

11、行,麻老师做枕型导体感应实验虽没有成功紧接着放录像、程老师枕型导体感应实验第一套方案虽没有成功,紧接着换第二套方案,应变能力强,做的很好。根据新基础教育教学设计提倡开放的导入,核心过程的推进,开放的延伸,我想重点谈一下核心过程的推进,核心过程的推进一般设计成三个大问题:一般来说,一节物理课设计三个左右的“大问题”比较合适,每一个“大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就是一次“放”和“收”的过程,因此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三个“放和三个“收”的教学环节,简称“三放三收”。每一次“放”和“收”基本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小组展示评价、教师点拨提升完成。“放”是教学资源生成的过程,“收”是师生互动、回应反馈

12、促进教学过程生成的过程。每一次的放和收教学内容的层次是逐步提升的,第一层次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初步得出结论,第二层次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第三层次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方案的内在联系,生成和提升认识,形成物理思想。比如本节课是否可以这样设计:第一个大问题(第一放):让学生自主学习原子的微观结构,小组合作探究摩擦起电、接触起电现象及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本质第一收:本质:物体间电子之间的转移第二个大问题(第二放):让学生自主学习金属导体机理,小组合作探究静电感应实验然后教师再演示枕型静电感应实验,把演示过程放慢,让学生体会感应起电的过程及本质。第二收:本质:物体内部之间的转移守恒思想。

13、第三个大问题(第三放):探究电荷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自学元电荷第三收:电荷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的理解和元电荷的有关内容“三放三收”的教学设计其教学过程就是为实现师生生命成长和发展这一根本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师生、生生产生交互影响效果,以动态生成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其重要意义在于1、师生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在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学生完全被动的跟着教师走;有的教师完全按预设的问题对学生提问,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琢磨教师的意图,一问一答,教师牵着学生走,有的教师打着新课程的旗号让学生讨论思考,其实是在作秀、贴标签,而不是

14、真正意义的合作探究,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太小、太简单不值得探究,问题太大、太宽泛学生不会探究,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理睬,老师不会捕捉信息资源,说到底,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只关注教师的教,只关注知识的传递,学生的角色定位在育以被动接受、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当我们从生命成长的角度认识课堂教学时,对学生而言,通过教学活动的开放,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创设条件,通过师生多元互动,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生命成长。对教师而言,教师只有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才能体验自身的发展与欢乐,才能在发展学生精神力量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只有当教师关注自己生命质量的提升,才有可能体验什么是生命关怀,才有可能以同样的心态直面学生、关注学生和培养学生。2、为师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可能。开放的课堂必然带来学生信息的丰富性,它们可能是错误的、幼稚的、不全面的问题和答案,教师需要进行判断、捕捉、补充、重组,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回应反馈,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动态推进教学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获得思维发展的空间,提升思维水平的质量,形成主动发展的心态;教师才能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提升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