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185670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文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 / 目 录一、 “十一五”期间为“十二五”奠定了坚实基础31、“十一五”期间有色工业快速发展32、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4二、“十二五”年均需求将增加的品种有锡、锑、镁4三、资源开发重点偏重境外与中西部地区建设5四、新材料增加值将由2010年占比8%增加至2015年的15%6五、金属产品将向深加工方向发展,重点关注产业链下游企业7附: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9一、 “十一五”期间为“十二五”奠定了坚实基础1、“十一五”期间有色工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技术装备、品种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

2、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进一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到强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据初步统计,2010 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121 万吨,表观消费量约3430 万吨,“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3.7%和15.5%。其中,精炼铜、电解铝、铅、锌、镍、镁等主要金属产量分别为458 万吨、1577 万吨、426 万吨、516 万吨、17 万吨和65 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2%、15.1%、12.2%、13.7%、12.5%和7.7%,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24%、40%、45%、40%、25%和83%。2010 年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3 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193 亿元,“十一五”期间年

3、均分别增长29.8%和28.1%。2、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中铝公司重组铜业、万方、铝厂、铝厂、连城铝厂、铝厂等,成为全球第二大氧化铝和第一大电解铝生产企业;中冶集团重组有色集团,集团重组有色金属集团,中电投集团重组青铜峡铝厂以与鲁能晋北铝业等,企业实力得到显著增强。2010 年,前10 家企业的冶炼产量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铜76%、电解铝67%、铅45%、锌50%、镁55%。二、“十二五”年均需求将增加的品种有锡、锑、镁“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需求将保持一定的增长,但与“十一五”相比,增速将明显放缓。综合应用弹性系数法、消费强度法、专家经验法以与线性回归模型等多种方法分析预测了2015 年十种有色

4、金属的消费量。我们认为,锡、锑、镁三个品种的需求前景可期,长期重点关注锡业股份、辰州矿业、云海金属。三、资源开发重点偏重境外与中西部地区建设规划中显示,未来将通过境外、国资源勘探、开发,有效增加境外权益资源量和国资源储量。到2015 年,新增铜精矿生产能力130 万吨/年,新增铅锌精矿生产能力230 万吨/年,新增镍产能达到6 万吨/年。选择依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实力的骨干企业,在境外以与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建设原料基地。重点关注铜业、西部矿业、紫金矿业等有较多资源类上市公司。四、新材料增加值将由2010年占比8%增加至2015年的15%从目前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新材料行业正处于一个

5、快速发展阶段。工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2010 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超过6500 亿元,较2005 年相比年均增长率接近20%,十二五期间新材料产业规模预期将达到2 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5%,新材料增加值将由2010 年占比8%增加至2015 年的15%。金属材料中稀有金属的地位日益重要,从稀有金属材料到高端金属结构材料,以至于超导材料中对稀有金属的需求将伴随新材料产业发展也不断增加。稀有金属材料包括高纯稀有金属材料、高新能钨钼材料、高合金材料、锆合金材料等。从稀有金属涉与的品种来看,包括钨、钼、钽、铌、锆、锡等金属在的品种都有所涉与,上市公司包括贵研铂业、金钼股份、锆业、宝钛股份、钨业等。五、

6、金属产品将向深加工方向发展,重点关注产业链下游企业到2015 年,关键新合金品种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形成汽车用铝合金板等高端铝合金板材20 万吨、高强镁合金压铸与型材和板材15 万吨、高端钛合金材2 万吨的生产能力,重要功能材料取得突破,基本满足大飞机、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需求。相关股票重点关注:南山铝业、宝钛股份、云海金属、铜业等。钛:针对国家航空航天等重大工程需求,着力发展大规格棒材和锻件、紧固件用丝材、宽幅板材和钛-钢复合板、大直径管材、大型铸件和粉末冶金件。积极发展钛带材、焊接钛管与挤压型材等,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镁:以开发生产汽车、高速列车与轨道

7、交通车辆、电子信息、国防科技工业、电动工具等领域应用的大截面型材、板材、大型压铸件为重点,采用产学研用相结合,通过增强创新能力与示工程建设,加快高性能、低成本镁合金与深加工技术与产品研发,实现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建立以镁合金铸件、型材、锻件、板材为主体,终端产品相配套的完整产业化体系。其他有色金属:重点发展镍与镍合金板带材、高性能锌合金,高强高导引线框架材料、水箱铜带、变截面带材、高精度异型铜合金材、超细毛细管、高速列车与铁路电气化高性能专用铜材、5ppm(百万分之一)以下高纯无氧铜、小于18 微米压延铜箔等高性能铜合金,锡锑精细深加工产品、高性能稀有金属材料等。附: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

8、展规划有色金属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以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常用的有色金属有铜、铝、铅、锌、镍、镁、钛、锡、锑、汞等十种。“十二五”时期是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年)编制,是加快有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部署,是推动未来五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一、发展现状(一)取得的成就“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技术装备、品种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

9、,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进一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到强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1.生产技术增长。据初步统计,2010 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121 万吨,表观消费量约3430 万吨,“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3.7%和15.5%。其中,精炼铜、电解铝、铅、锌、镍、镁等主要金属产量分别为458 万吨、1577 万吨、426 万吨、516 万吨、17 万吨和65 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2%、15.1%、12.2%、13.7%、12.5%和7.7%,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24%、40%、45%、40%、25%和83%。2010 年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3 万亿元,实现

10、利润总额2193 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29.8%和28.1%。2.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提高。“十一五”时期,国自主开发的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底吹炼铜、海绵钛大型还蒸炉等技术实现了产业化,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等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技术装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铜、镍冶炼产能占95%,大型预焙槽电解铝产能占90%以上,先进铅熔炼与锌冶炼产能分别占50%和80%。多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铜、铝加工生产线投入生产。3.产品结构有所改善。铜、铝、铅、锌、镍等十种产品的64 个品牌已先后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册。通过引进技术与装备并经过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铝板带箔、大型工业铝型材、精密铜管箔、钛

11、棒、镁压铸件等产品实物质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基本满足了电子信息、航空航天与国防科技工业等重点领域对高精尖产品的需要。4.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了落后冶炼能力铜50 万吨、电解铝84 万吨和铅40 万吨。2010 年综合能耗氧化铝508 千克标煤/吨、铜347 千克标煤/吨、铅376 千克标煤/吨、镁5 吨标煤/吨和精锡1.5吨标煤/吨,比2005 年分别下降41.6%、43.7%、15.1%、38%和60%,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为14013 千瓦时/吨,比2005 年下降620 千瓦时。二氧化硫回收率由2005 年的90%提高到2010 年的95%。5.循环经济实现较

12、快发展。2010 年再生铜、再生铝与再生铅产量分别达到240 万吨、400 万吨和135 万吨, “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1.1%、15.6%和37%。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进入了产业化应用阶段,赤泥回收铁、铝电解槽废衬回收、镁渣回收等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取得初步成果。6.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中铝公司重组铜业、万方、铝厂、铝厂、连城铝厂、铝厂等,成为全球第二大氧化铝和第一大电解铝生产企业;中冶集团重组有色集团,集团重组有色金属集团,中电投集团重组青铜峡铝厂以与鲁能晋北铝业等,企业实力得到显著增强。2010 年,前10 家企业的冶炼产量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铜76%、电解铝67%、铅45%、锌50%、

13、镁55%。7.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有色金属冶炼产能已开始逐步向资源能源丰富的地区转移,2010 年西部地区电解铝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51%,锌占56%,镁占50%,分别比2005 年提高5 个百分点、2 个百分点和3 个百分点。(二)存在的问题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随着生产要素的变化,部分产品产业布局亟待优化。电解铝、镁冶炼等产能严重过剩,2010 年开工率分别只有70%、60%。航空航天用铝厚板、集成电路用高纯金属仍主要依靠进口。企业数量多,实力弱。铜、镍等资源对外依存度高。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有色金属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65%,低于国平均水平。自主开发的新材料少,新合金开发

14、方面基本是跟踪仿制国外,关键有色金属新材料开发滞后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3.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长期的矿产资源开采、冶炼生产累积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近年来开始逐渐显露,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近年来发生的重金属环境污染事件以与血铅污染事件,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4.节能减排任务繁重。2010 年,有色金属行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耗的2.8%,但工业增加值只占全国的1.99%;国电解铝平均吨铝直流电耗13084 千瓦时,距国先进水平1210012500 千瓦时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吨海绵钛电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约0.71 万千瓦时。废金属回收再利用率低。此外,到2010 年底,国尚有部分落后冶

15、炼产能没有淘汰。二、发展环境(一)环境分析“十二五”期间,是有色金属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逐步恢复增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为全球有色金属工业提供了持续的发展空间。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有利于我国企业广泛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治理和均衡增长趋势明显,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资源、市场、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形势,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发展环境看,“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发展,需进一步扩大。交通、能源、保障性住房、城镇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工程继续实施,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带来了更大市场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需要有色金属工业提供重要支撑,在高精类产品发展方面需要重大突破。上下游产业相互融合、企业重组步伐加快,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的推进,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和任务,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日趋强化,迫切要求有色金属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