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控科自评报告模式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317467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控科自评报告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质控科自评报告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质控科自评报告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质控科自评报告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质控科自评报告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控科自评报告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控科自评报告模式(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3将推进规范诊疗、临床路径管理和病种质量控制,作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 1.2.3.1 将推进规范诊疗、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作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 【C】 1.根据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结合本院实际筛选病种,制定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2.根据本细则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3.医院有诊疗指南、操作规范以及相关质量管理方案。 【B】符合“C”,并 有专门部门和人员对诊疗规范、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分析,及时反馈,改进。 【A】符合“B”,并 1.开展临床路径试点专业和病种数、符合进入临床路

2、径患者入组率、入组后完成率符合要求。 2.心肌梗死、心衰、脑梗死、肺炎、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感染六个病种等实行病种规范管理,有完整的管理资料。 3.有信息化支持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管理。六、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3.6.1有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确定“危急值”项目。 3.6.1.1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危急值”项目,建立“危急值”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C】 1.有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制度和工作流程。 2.医技部门(含临床实验室、病理、医学影像部门、电生理检查和内窥镜、血药浓度监测等)有“危急值”项目表。 3.相关人员熟悉并遵循上述制度和工作流程。 【B】符合“C”,并 根据临床需要

3、和实践总结,更新和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项目表。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3.6.2建立“危急值”评价制度。 3.6.2.1 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C】 1.医技部门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危急值”项目及内容,能够有效识别和确认“危急值”。 2.接获危急值报告的医护人员应完整、准确记录患者识别信息、危急值内容、和报告者的信息,按流程复核确认无误后,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师报告,并做好记录。 3.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追踪、处臵并记录。 【B】符合“C”,并 信息系统能自动识别、提示危急值,相关科室能够通过

4、网络及时向临床科室发出危急值报告,并有语音或醒目的文字提示。 【A】符合“B”,并 有网络监控功能,保障危急值报告、处臵及时、有效。四、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441 按照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要求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管理,做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规范临床诊疗行为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开展工作所必要的组织体系和明确的职责,简历部门协调工作机制。4.4.1.1 按照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要求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管理,有工作组织体系,将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纳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协调机制。【C】 1.有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

5、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及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并履行相应的职责。 2.按照卫生部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要求,有临床路径实施的相关制度和程序明示。 3.将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纳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成为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4.指定部门负责上述工作。 【B】符合“C”,并 明确医疗、护理、医技、药学等相关科室职责和分工,有多部门间和科室间的协调机制。 【A】符合“B”,并 有事实和记录证实“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是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主持下实施的。达到C.B.A4.4.2根据本院医疗资源情况,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参照卫生部发布的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文件、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制

6、定本院执行文件,实施教育培训。4.4.2.1 遵照循证医学原则,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院执行文件,实施教育培训。【C】 1.至少按照卫生部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要求,作为参照路径,各医院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临床路径病种的选择,应实行不少于5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 (1)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2,K40.9) 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53.0-53.1)。 (2)第一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ICD-10:K35.902/K35.101/K35.003) 行阑尾切除术。 (3)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 行手术治疗

7、(ICD-9-CM-3:38.59)。 (4)第一诊断为胆总管结石(ICD-10:K80.5) 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 (5)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 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ICD-9-CM-3:60.2901)。 (6)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N13.201) 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2)。 (7)第一诊断为股骨干骨折(ICD-10:S72.30) 62 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9.35)。 (8) 第 一 诊 断 为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ICD-10:

8、M51.0G99.2*/M51.1 G55.1*/M51.2) 行椎间盘切除术(ICD-9-CM-3:80.51)。 (9)第一诊断为凹陷性颅骨骨折(ICD-10:S02.902) 行开颅颅骨骨折撬起复位术,碎骨片清除术或骨折复位固定术。 (10)第一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ICD-10:I61.902) 行开颅血肿清除术(ICD-9-CM-3:01.24)。 2.有对入径患者履行知情同意的相关制度和程序。 3.对相关的科室人员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教育、培训和考核,包括患者的知情同意。 4.抽查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相关临床路径工作流程 【B】符合“C”,并 按照卫生部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

9、版临床路径要求,作为参照路径,各医院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临床路径病种的选择,应实行不少于7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 【A】符合“B”,并 单病种覆盖病种应包含本细则第七章第三节所列的五个单病种。4.4.3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建立实时监测平台,监控临床路径应用和变异情况。4.4.3.1 建立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总结分析并不断改进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C】 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信息的管理平台。 【B】符合“C”,并 职能部门及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药剂科负责人履行本部门管理职能有时,记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A】符合“B”,并 1

10、.对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可实时监测。 2.院领导有对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的记录,有改进的具体措施。4.4.4建立临床路径统计工作制度,定期对进入临床路径患者进行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出院30天内再住院率、非预期再手术率、并发症和合并症、死亡率等质量和安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4.4.4.1 对执行“临床路径”的病例,将平均住院日、诊疗效果、30 日内再住院率、再手术率、并发症和合并症等指标列入监测范围。【C】 1.有对执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病例进行监测的相关规定和程序,至少满足本细则第七章有关监测指标要求。 2.对执行“临床路径”的病例,有将平均住院日、诊疗效果、3

11、0日内再住院率、再手术率、并发症和合并症等指标列入监测范围的规定和程序。 【B】符合“C”,并 每季度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对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达到入组率不低于80%,入组完成率不低于70%。 4.4.5医院定期对执行临床路径管理相关的医务人员和患者满意度调查。总结分析影响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的因素,不断完善和改进路径标准。4.4.5.1 对执行临床路径管理相关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总结分析影响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的因素,不断完善和改进路径标准。 【C】 1.对执行临床路径管理相关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2.对实施“临床路径和单

12、病种质量管理”的病种进行疗效、费用及成本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评估。 3.对实施病种“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的依从性进行监控。 【B】符合“C”,并 每季度对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院领导总结分析影响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的因素,不断完善和改进路径标准。4.4.6制定相关的制度和程序保障卫生部文件规定上报的单病种质量指标信息,做到正确、可靠、及时。 4.4.6.1 有单病种质量指标信息台账。(可选,县医院必选) 【C】 有单病种质量指标信息台账。 【B】符合“C”,并 信息准确、可追溯,相关措施落实到位。 【A】符合“B”,并 每份符合第七章第三节列出病种的

13、指标,均有执行力评价记录单。 4.4.6.2 专人负责上报单病种质量信息。(可选,县医院必选) 【C】 专人负责上报单病种质量信息。 【B】符合“C”,并 1.上报病例和实际相符,无漏报和不报,尤其是死亡病例。 2.由临床高年资主治医师或专职质量控制人员负责信息最后确认。 【A】符合“B”,并 抽查评审前一年内的住院病历,做到上报信息正确、可靠、及时,无“选报”现象。4.5.2.3 规范使用和管理抗菌药物。 【C】 1.有规范使用和管理抗菌药物的相关制度。 2.抗菌药物使用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 3.实行三级管理,临床医师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三级管理的处方权。 4.定期开

14、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评估,按细菌耐药的信息调整抗菌药物使用。 【B】符合“C”,并 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改进抗菌药物使用。 【A】符合“B”,并 1.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符合相关规定。 2.医院信息系统支持抗菌药物管理。4.14.3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有相关规章制度和程序,规范处方(用药医嘱)开具、抄录、审核、调配、核发、用药交待和监测等行为。 4.14.3.1 开展处方点评,建立药物使用评价体系。 【C】 1.有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制定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组织健全,责任明确,有处方点评实施细则和执行记录。 2.每月至少抽

15、查100张门急诊处方(其中自费处方20张)和30份出院病历进行点评。 3.有特定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使用情况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 4.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心内科、肿瘤科、神经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 【B】符合“C”,并 1.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并有记录可查。 2.定期发布处方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定期进行通报和超常预警。纳入医院质量考核目标,实行奖惩管理。 【A】符合“B”,并 有案例证实,根据点评结果,落实整改措施,提高合理用药。 4.14.3.2 临床药物治疗执行有关法规、规章制度,遵循相关技术规范。 【C】 1.有临床药物治疗遵循合理用药原则、药品说明书、“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等相关规定和程序。 2.有药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