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道路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3071950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区道路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区道路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区道路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区道路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区道路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区道路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区道路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区道路设计目录一道路设计的一般规定共7条二消防车道设计 1应设环形消防车道的建筑 2宜设环形消防车道的建筑 3消防车道设计要求 4消防登高面设计三基地内道路的技术标准四山区道路五公园园路设计公园设计规范六道路构造设计七道路构造参考八透水路面九嵌草砖路面十丙烯酸聚氨路面 / 一 道路设计的一般规定:1 道路系统应有利于各类用地的功能分区和有机联系,以与建筑功能的合理布局,并有利于雨水排泄和管线敷设.2 居住区道路系统应保障内外连系畅通、安全、避免走回头路.便于消防车、救护车、货车、垃圾运输和居民小汽车通行.3 居住区内的道路应人车有序.主要道路至少有两个出入口.规模较大的小区应有两个方向与外界

2、道路相连接.机动车道路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防行车交叉.4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m.并应设置不小于12*12m的回车场.5 基地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连接的方位应符合当地主管部门提供的规划条件,并符合一下规定:与城市道路交接时,平面角度不宜小于75;距城市干道交叉口自道路红线交叉点起不小于70m;与人行道、过街天桥、人行地道的边缘线不小于5m,若有条件的最好为30m;距地铁出入口、公交站边缘不小于15m,若有条件最好30m;距学校、公园、儿童与残疾人等使用的建筑出入口不小于20m;距立交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6 人员密集建筑应至少有一面直接临城市道路,并

3、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交通.7 有货物装卸的公建应设置装卸车位.尺寸为3.5*7.0m,装卸车位不得占用道路与影响环道通行.二消防车道设计1应设环形消防车道的建筑: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一座占地面积超过1500的甲类库房; 2宜设环形消防车道的建筑:超过3000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占地面积超过3000的展览馆;一座占地面积超过3000的甲、乙、丙类库房;一座占地面积超过1500的乙类库房;当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或设置宽度不小于6m的平坦空地.3消防车道设计的要求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转弯半径轻型车不应小于9-10m,重型车不应小于1

4、2m.与城市道路丁字路或十字路交接处9m.消防车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消防车通行的道路上空,4m处不能有障碍物影响消防车通行.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最大坡度10%,坡度9%时,其车道长度不宜超过150m.适宜坡度应7%.供消防车停留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3%.登高操作面地面坡度2%.环形消防车道至少有两处与其他道路连通.尽端式消防道路应设回车场或回车道.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2*12m,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5*15m,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18m.当建筑物不论多层或高层沿街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有环形消防车道的高

5、层建筑可不设穿过建筑物的的消防车道.但沿街建筑应设联通街道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超过80m.建筑物不论多层或高层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应避免与铁路平面交叉,如必须平交时,应设置备用车道,两车道的间距不应小于一列车的长度.消防车可利用公交道路,但应符合消防车道与建筑物距离的要求.利用街区道路作环形消防车道时,两条车道的间距不宜超过160m.消防车道与建筑物的距离S,高层时大于5m,其余3m,登高面宜5mS10m. 附:#市消防相关管理办法2003.09最大坡度10%,坡9%的车道长不应超过150m.登高面车道宽6m,坡2%转弯

6、半径内径12m.高层操作面内边距建筑物高层主体外墙间距: H=2430m距离8-9mH=3035m距离7-14mH=3540m距离8-13mH=4045m距离9-12m45m距离10-11m 建筑物距登高面边建筑越高越应靠近.大型体育建筑消防车道不能靠近建筑物时应采用如下措施:a.直接开入建筑物内部;b.从平台下部空间靠近建筑物主体;c.到达平台上部以接近建筑物主体;d.在平台上设置消火栓.消防车道路面荷载与消防车型号重量有关.高层建筑使用的大型车,最大载重为35.3t标准荷载20KN/.设计中考虑的最大载重量需与当地主管部门商定.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重的压力. 4消防登高

7、面设计高层建筑至少应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的长度直接落地,或仅布置高度小于5m,进深小于4m的群房.登高面的面宽宜连续计算,确有困难时,可累加计算,但累加次数不应超过2次.当建筑物凹入部分的进深不超过4m,该凹入范围可计入1/4周长作登高面.当凹槽长度不超过2.5m时,该凹槽可不计入建筑周长边总长度.周边长度越长,登高面应越长在登高面范围内必须有直通室外的的楼梯或出口.登高面处,消防车道宽应6m,当确有困难时,可利用绿化带做登高面,但绿化带下应铺设硬地,并能承受消防车30t的重量隐形消防车道的路基同此要求.登高面范围内不能不知停车场、建筑小品、树木等妨碍消防车运作的设施

8、.登高面处,消防车地面坡度宜9%.三基地内道路的技术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版 1居住区道路纵坡:机动车、非机动车、步行道最小纵坡0.2%,最大纵坡如下:机动车:纵坡8%且L200m.多雪严寒地区5%且L600m.非机动车:纵坡3%,L50m,多雪严寒地区2%,L100m.步行道:最大纵坡8%,多雪严寒地区4%. 2基地机动车道与城市道路车行道相接,最大纵坡值为8%时,车速限定在20-30km/h. 3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困难地段,道路纵坡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于80m,路面应有防滑措施. 4当地形高差大,其道路纵坡在10%以上,且坡长超过30m时,应在道路一侧设步行梯道,每段梯步

9、不少于3级,梯道没升高1.2-1.5m宜设宽不小于1.5m的休息平台,梯道连续升高5m时,应设置转折平台,宽梯道宽,并在坡道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5居住区各级道路应考虑无障碍设计,人行通道纵坡不宜大于2.5%.在人行通道设台阶应同时设轮椅坡道和扶手. 6道路横坡:机动车、非机动车为1.5-2.5%,人行道为1.0-2.0%. 7道路宽度、转弯半径与沿墙停车宽度: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级道路路面宽度宜为6-9m.建筑控制线之间需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级道路宽3-5m.设管线的不小于10m,无管线的不小于8m.宅前路2.5m.道路单侧或者双侧设

10、人行道路,人行道宽不宜小于1.5m,其他地段不宜小于0.75m.基地通行轮椅坡道的宽度不小于1.5m.居住区活动中心无障碍设计通道宽度为2.5m.道路最小转弯半径:小汽车为6m,大型车车长8-9m为10m,消防车为12m.沿墙停车垂直停车时,停车带与道路总宽度宜为12m7+5=12.8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 道路级别与建筑关系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与宅前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口高层5.0m3m2m多层3.0m有出口5m2.5m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0m2m1.5m多层2.0m围墙面向道路1.5m1.5m1.5m四山区道路 1山区道路应合理利用地形,防止水土流失和塌方、滑坡,并根据工程地质

11、情况,对挖方做护坡处理. 2主干道宜在平缓坡地或谷底.道路纵坡应力求均匀,不应采用极限或接近极限坡度.更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加短距离的缓坡的纵线型.次干道可采用比较大坡度.山区道路线型宜采用迂回敷设或其他特殊处理,以降低道路坡度. 3车行道与人行道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 4居住区的一般道路应满足自行车行驶要求.坡度宜为3%以下,达3%时,连续行距应50m. 5山区道路可根据不同地形,采用不同标高的道路断面,尽量节约土石方.五公园园路设计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1公园路宽宜按下表执行:园路级别陆地面积hm222-1010-5050主路2.0-3.5m2.5-4.5m3.5-5.0m5

12、.0-7.0m支路1.2-2.0m2.0-3.5m2.0-3.5m3.5-5.0m小路0.9-1.2m0.9-2.0m1.2-2.0m1.2-3.0m 2园路线型应与地形、水体、建筑物、植物、铺装场地与其他设施结合,想成完整的风景构图.路的转折衔接通顺,符合人的行为规律. 3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小于3%.粒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山地公园的园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做防滑处理.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楼梯的适宜坡度23-38%,接近45. 4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过15%的路段,路面应作防滑处理,纵坡超过18%,宜设台阶.

13、梯道台阶数不得少于2级,坡度大于58%45-60之间的梯道应作防滑处理,宜设置护栏设施 5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m.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2m.园路在险要地段应设安全防护设施. 6通往孤岛、山顶等卡口的路段宜设通行复线.必须沿原路返回的,宜适当放宽路面.应根据路段行程,适当设置供游人短暂休息的场所与护栏设施. 7公园出入口与主要园路宜设置无障碍通道.六道路构造设计 1路面构造为面层、基层、垫层和土基.面层:为直接承受外部作用的结构层,有一层或数层组成.面层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与温度稳定性.景观建筑路面面层种类繁多,应根据功能和景观要求合理的选用面层.基层:路面的主要承重部分,和面层一起把

14、荷载作用力传至土基.基层由一层或数层组成.一般上基层应采用强度高、稳定性好的材料.底基层可就地取材.垫层:为介于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在土基水、温状况不良时,用以改善土基的水、温状况,提高路面结构的水稳定性和抗冻游能力,并扩散荷载,以减小土基变形.垫层厚度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一般宜150.土基:即路基.地面垫层应铺设在均匀的密实的地基上.对淤泥、冲填土与条填土等软弱地基,应根据生产特点、使用要求、土质情况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利用与处理,使其符合建筑地面的要求. 2路基设计的原则与规定: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路槽底面土基设计的回弹模重宜20mpa,特殊情况不得小于15mpa,否则应采取提高土基强度的措施.路基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与工业废料.对特殊地质、水文条件的路基,应结合当地经验按有关规范设计.多向掌握更多办法 3路基土压实要求:填挖类型深度范围cm压实度%快速路与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填方0-8095/9893/9590/928093/9590/9287/89挖方0-3095/9893/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