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 (2017—2026年)》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05676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桑植县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 (2017—2026年)》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桑植县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 (2017—2026年)》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桑植县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 (2017—2026年)》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桑植县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 (2017—2026年)》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桑植县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 (2017—2026年)》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桑植县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 (2017—2026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桑植县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 (2017—2026年)》(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0号桑植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桑植县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20172026年)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现将桑植县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2017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桑植县人民政府2018年8月9日 桑植县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20172026年)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之一。我县是传统的中药材生产大县,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全力推进我县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特制定本规划。发展现状我县中药材现状与优势中药材产业是能耗低、污染少、带动广、潜力大、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朝阳产业。随着

2、世界回归自然呼声的不断升高,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天然药物、保健品、食品、日化用品、生物农药、饲料添加剂等愈加受到欢迎,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壮大区域经济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县是中药材资源大县。品种繁多,品质优良,是全国四大药材“基因库”之一,保存了丰富的天然物种和药材资源,全县有1700余种药用植物可供开发利用。我县具有发展与种养中药材的优势。中药材生产历史悠久,在中药材产业发展和资源保护方面积淀了丰富的生产技术,是湖南省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如林木药材种植面积近40万亩,其中厚朴30万亩,黄柏6万亩,杜仲1.14万亩,木瓜1.23万亩,黄柏基地为南方最大,被原国家林业部授予为“

3、黄柏之乡”,木瓜基地为全国最大的木瓜基地之一,五倍子产量居全省之首,全县现有草本等其它药材种养面积2.1万亩,其他以紫珠、显齿蛇葡萄、茯苓、天麻、灵芝、百合、玉竹、吴茱萸、白术、虎杖、艾叶、黄连、贝母、天冬等20余个品种种养规模较大;动物药大鲵38万尾,蜂蜜9万箱(1千吨),初步形成了大鲵、黄柏、木瓜、玉竹、虎杖、显齿蛇葡萄、蜂蜜等道地药材优势品种,建立了蜂蜜、玉竹、黄柏、木瓜、大鲵为主的五大中药材种养基地,形成了黄柏、厚朴、木瓜、杜仲、玉竹、虎杖等一批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名优药材品种,具有发展中药材种养良好的资源优势。全县中药初加工、生产和市场开拓有一定的基础,全产业链初具雏形。所产药材成本相

4、对较低,品质较高,其中以“三木”药材为国内十七大中药材专业市场与大型中药企业所青睐,其他品种对国内主要药材消费市场亦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我县地理区域优势明显。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张花高速公路桑植互通,黔张常铁路从桑植过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集山、林、水、洞、民族风情、革命纪念地于一体,与武陵源核心景区相补充,与东线旅游相呼应,具备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旅游融合、产业扶贫、绿色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把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举措,不断推进“湖南省中药材种养基地示范县”建设,中药材种养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药农积极性高,各种养基地起点高、势头好,已经

5、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药材龙头企业规模较小,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数量偏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偏小,带动作用不明显,市场开拓能力弱;种源混杂,种养规范化程度低,种养品种多,规模品种少;加工技术粗放,药材质量不稳定;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部分资源稀缺,资源保护不力,可持续利用困难;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不健全;中药材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效益不高。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指导思想按照“规模适度,水平较高,效益显著”的原则,通过市场引导,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着力主攻道地品种、质量提升、加工增值三个重点,推进中

6、药材规范化与规模化种养,提升中药材加工水平,培育骨干企业,打造桑植湘药品牌,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药材资源大县向中药材产业强县的转变。(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需求导向跟踪市场变化,加强宏观指导和信息服务,优化调整品种结构,在品种选择上突出品质、道地,协调药材生产、加工、利用各环节,保障供求基本平衡,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优质化、动态化要求。2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资源保护为基础,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紧扣区域独特资源与生态条件,突出区域特色和地方特色,将中药材生产集中布局在最适宜区域内;适度规模生产,防止过度开发;大力推行规范化与仿生栽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要以

7、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发展中药材种养产业,推动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3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加强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突出应用技术研究,强化良种选育和现代生产技术集成,支撑产业升级。4坚持产业化带动以稳定提高中药材质量为目标,构建生产加工质量监控技术体系,培育龙头企业,扩大种养规模,延伸产业链,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集约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目标通过十年的努力,将我县中药材产业培育发展成为集中药材研发、中药材农业、中药材工业、中药材商业于一体的全中药材产业链。构建优质中药材生产体系。形成以玉竹、黄柏、蜂蜜、大鲵、木瓜等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中药材规范

8、化种养基地;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专业园区为载体,特色产品为纽带,提升中药材附加值,建立中药现代工业体系;建立集约化产地初加工,发展区域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区域产地交易中心;力争在五年内建立优势显现、结构完善、产业融合的中医药健康产业与养生养老产业体系;在十年内,实现中医药健康产业60亿年产值,成为桑植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建立优质中药材生产体系。到2026年,通过扶持1-2个药材良种繁育基地、5-10个规范化种养示范基地,形成规范化种养技术与操作规程5-10项,实现中药材种养规模化、规范化,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大鲵100万尾,蜂蜜20万箱(1千吨),中药材生产技术水平大幅提

9、升,中药材质量根本改善,一体化优质中药材生产体系基本建成,实现中药材种养总产值20亿元。形成中药品牌与道地药材。力争2018年获批“湖南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到2026年,桑植中药品牌在省内外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成功申报2-3个中药材“地理标识产品”。通过国家道地性认证中药材2-5种。建立中医药现代工业体系。到2026年,依靠本土培育与招商引资,形成龙头企业4-8家,实现产品种类丰富,销售渠道通畅,大幅提升中药材附加值,建成大、中、小企业合理布局、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中医药加工企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以上。建立中医药技术创新体系。到2026年,联合省内外高等院校,整合资源,创新驱动,力

10、争取得中药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发明专利8-10项,培育中药材新品种5-10个,中成药、保健食品、大健康产品10个以上,重点企业研发年平均投入不少于销售收入的5%,形成中医药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中医药现代流通贸易体系。到2026年,建立产地交易市场,融合“互联网+”,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培育一批中药材商贸重点企业,实现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年交易量达到5-10万吨。将交易市场建成集初加工、仓储、追溯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中心,实现桑植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实现中医药流通贸易总产值10亿元。建立中药文化健康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26年,推出5-8种中医药特色旅游产品,1-3条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基本建成

11、中药健康文化科普园,推动建设3-5家中医药养生基地;实现中医药文化、健康服务与旅游深度融合,康养产业体系建立健全,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与养生知名品牌,实现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总产值10亿元。主要任务实施5种重点道地中药材生产工程建设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种质资源圃。在斗篷山、天平山等地建设一批规模适宜的野生中药资源保护区、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和中草药科普园,加快地方特色药材野生变家种培育,结合旅游文化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建设5种重点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遴选优质品种,繁育优质、高产、抗病的5种重点优良中药材品种,从源头提高5种重点药材品种

12、品质。制定优质中药材生产技术标准。制定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种养、采收、加工、储藏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加强对中药材种养的科学引导与技术培训,形成特色优质中药材标准化种养和产地加工技术规范,提升药材质量。扶持中药材规模化种养示范基地。通过立项支持、双向选择,滚动支持,扶持大中型中药材规模化种养示范基地,建立5种重点药材品种规范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带动药农规范化种养,提高散户种养技术以及中药材质量。促进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优质中药材良种繁育技术、种养及加工技术,不断培育新品种、改进生产技术,形成5种重点药材品种生产技术优势。持续开展药农技术培训。面向全县中药材

13、种养户开展系统的、有计划的种养技术培训,提升全县药材种养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深入落实标准技术规程。积极对接动态监测技术服务体系。依托产业园技术中心,建立动态监测站点,加入全国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技术服务体系,获取中药材市场变化信息与预测,中药材种养新技术,反馈桑植中药材产地与市场信息,联通全国市场。同时,动态监测站与省级中心合作,形成产地药材质量、种苗质量检测技术服务能力。专栏1 5种重点道地中药材生产工程建设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种质资源圈。建设2个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区,1个野生中药资源保存圃与1个中草药科普园,开展以大鲵、竹节参、七叶一枝花等为代表的20种濒危中药资源野生抚育、迁地移栽等

14、保护工作,100种桑植常见中草药科普工作。25种重点药材品种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挖掘或引进优良品种,建设5种以上重点药材品种种子种苗专业化、规模化繁育基地,培育5种重点药材品种优质新品种510个,制订良种繁育技术规程20份。3制定优质中药材生产技术标准。制定优质中药材种养、采收、加工贮藏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40份,继承和创新5种重点药材品种特色生产和产地加工技术5-10份,形成特色优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和产地加工技术规范。4扶持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建设5种重点药材品种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基地6个,面积3-5万亩,带动农民种养20-25万亩。5实施种养技术创新工程。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改进

15、玉竹育种方法,大鲵仿生饲养方法,改进蜂蜜、黄柏、玉竹、大鲵、木瓜产地加工方法,提升药材品质。6持续开展药农技术培训。在产业园区建立中药材种养技术指导与培训中心,重点乡镇建立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站,每年在种养关键节点为药农提供2000人次技术培训服务。7建立动态监测站点。动态监测桑植重点中药材产地与市场的价格、产量、交易动态信息,利用动态监测站全国联动的特点,向全县种养户发布全国市场动态变化信息,与省级中心合作,提供种苗质量、药材质量监测等技术服务。(二)实施现代中药生产企业集群培育工程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通过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多元化扶持和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开拓国内

16、外市场。建立起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中医药加工企业集群。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在产业链内引进全国知名医药企业落户,实现桑植丰富的中药资源和全国知名品牌的强强联合,促进全县中药材产地加工转化。促进中药产品多元化发展。以中药材衍生产品开发为切入点,推进全县中药材精深加工,加快开展以5种重点药材品种特色资源为主要原料的功能性食品、保健用品、美容品、饮品、药物滋补品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研发,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培育一批有市场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支持企业创建培育、收购品牌,鼓励商标专利国内外注册。专栏2 现代中药材生产企业培育工程中药材龙头企业建设项目。通过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多方面扶持和服务,重点对5种重点药材品种生产企业进行壮大扶持,培育产品特色突出,年产值过亿或年销售额超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礼仪/庆典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