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红外幕帘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注意事项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3056000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享:红外幕帘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分享:红外幕帘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享:红外幕帘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享:红外幕帘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注意事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享:红外幕帘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注意事项首先先来看看什么是红外幕帘探测器?在智能家居中有什么作用?方向幕帘红外探测器一般是采用双向脉冲记数的工作方式,即A方向到B方向报警,B 方向到A方向不报警。具有入侵方向识别能力,用户从内到外进入警戒区,不会触发报警, 在一定时间内返回不会引发报警,只有非法入侵者从外界侵入才会触发报警,极大的方便了 用户在设防的警戒区域内活动,同时又不触发报警系统。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组成被动红外探测器主要是探测接收外界的红外辐射,探测器本身不 发射任何能量,而只对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波段敏感。人体辐射的红外光波长是350|J m, 其中8-14p m占46%,峰值波长在9.

2、5p m,所以被动红外探测器主要是接收波长814p m 的红外辐射。被动红外探测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运算放大器、信号处理器、报警 控制输出等几部分组成。其核心部件是热释电传感器,通过光学系统的配合作用可以探测到 某个立体防范空间内的热辐射的变化。工作原理被动红外探测器基本工作原理是:当防范区域内有人体移动时,人体发出的红 外线经过光学透镜聚焦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上,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感应到红外线信号, 输 出热电信号,输出的热电信号非常微弱,并且夹杂着很多干扰信号,为此需要设计特殊的热 电信号处理电路,在放大热电信号的同时,滤除掉造成干扰的杂波信号。探测器采用运算放大器,配合周边电

3、路,集成为具有带通滤波器功能的放大电路。其分 离出热电信号,并将其放大数千倍;并通过参数的优化设计,配合比较器电路 进一步剔除 流动热空气造成的干扰,对两级放大后分离出的热电信号进行分析判断,通过预先设定的判 断标准来判定是否报警,如果判断出是报警,则输出一个开关量报警信号。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类型被动红外探测器光学系统包括菲涅尔透镜、抛物面反射镜、遮挡 片三种类型。菲涅尔透镜作用有两个:一是聚焦作用,即将热释的红外信号折射(反射)在 PIR 上;第二个作用是将警戒区内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菲涅尔透镜是凸透镜,将物体的 红外影像投射在热电元件表面。抛物面反射镜构成的光学系统,具有镜体热能 吸收少,

4、散 射损失小,效率高,成像精度较高等优点,适合长距离大范围红外探测器使用。遮挡片对辐射源并没有聚焦成像的作用,视区的作用距离很近,通常用于形成红外探测 器的下望功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其热释电器件及前置放大电路封装在圆型金 属帽内,金 属帽顶部方型开孔镶嵌有抗冷白光的硅红外滤光片,底部有金属引脚,分别为电源引脚,地 线引脚,热电信号输出脚。热释电器件是热释电传感器的核心元件,是将热辐射变为电流的动态能量转换元件,热 释电器件的电特征属性是一个以热电晶体薄膜为电介质的平板电容器,随着温 度的改变, 热电晶体表面自发极化电荷其规模具有跟随变化的性质,即热辐射可引起该电容器的电容量 变化,从而可利用这

5、一特性来探测变化的热辐射。热释电红外 传感器包括单元、双元、四 元三种类型。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双元和四元传感器。根据说明书确定正常的安装角度安装高度不是随意的,会影响探测器的灵敏度和防小宠 物的效果。试想一下,一个探测器装在2M高度的位置和2.5高度的位置,那么移动物体从 地面移动时,切割明区和暗区的频率是不一样的。不宜面对玻璃门窗被动红外探测器正对玻璃门窗,会有两个问题:一是白光干扰,显然 PIR 对白光具有很强的抑制功能,但毕竟不是100%的抑制。因此避免正对玻璃门窗,可以避 免强光的干扰。二是避免门窗外复杂的环境干扰,比如人群流动、车辆等。不宜正对冷热通风口或冷热源被动红外探测器感应作用是与温度的变化具有密切的关 系。冷热通风口和冷热源均有可能引起探测器的误报,对有些低性能的探测器,有时通过门 窗的空气对流也会造成误报。不宜正对易摆动的物体易摆动的物体将会使微波探测器起作用,因此同样可能造成误 报。古注意非法入侵路线安装探测器的目的足防止犯罪分子的非法入侵,在确定安装位置之 前,必须要考虑建筑物主要出人口。实际上我们防止了出入口,截断非法入侵线路,也就达 到了我们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