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3038862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行“双性化教育不能无视“因性施教论文关键词:双性化教育因性施教双性化人格论文摘要:对儿童施行“双性化教育势在必行,但是施行“双性化教育不能无视“因性施教。理想的教育形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应重视在儿童性别同一性形成前提下从两性差异的角度来培养双性化人格。十余年前,在我国社会变革,经济腾飞刚刚起步的时候,我国教育心理学界就有人提出:“将来的男性和女性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不会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具有双性化人格特征的人会越来越多。十年后的今天,在我国经济快速开展,文化迅速变迁的背景下,人格双性化已成为青少年性别社会化开展的趋势。伴随着儿童人格双性化的进展,人们却发出了“如今的小孩是

2、怎么了?男孩太软弱、女孩像假小子的慨叹。甚至有人呼吁,要把男子汉教育纳入到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轨道。1西方一些国家开始试行男女分班学习,国内也出现了一些针对单一性别的男子学校和女子学校。以上种种现象开始引起研究者们的考虑:与传统的性别观相比,如今的性别观发生了哪些变化?双性化人格教育是否必要?假设必要,双性化教育还有哪些应该完善的地方?文章就以上几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理想的教育形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并对二者的结合方式进展了初步的讨论。一、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的必要性双性化人格又称两性化人格、心理双性化,指的是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其英文单词“an

3、drgyny来源于希腊语男人“an-drs和女人“gyne。双性化人格不是性错位,也不是同性一体的同位语。从心理学角度讲,双性化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双性化的个体往往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兴趣、爱好、才能、需要、性格等心理特征,尤其是在气质方面具有男性和女性的优点与长处。2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发现,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正确的心理安康形式。对儿童施行双性化人格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双性化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1.美国的心理学家贝姆的研究发现3,双性化的个体没有严格的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能灵敏的对各种场景做出反响,且独立性强,自信心高。2.李少梅1998年对319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说明4,

4、在人格开展及适应程度上,双性化者最优,其次为男性化者,女性化者,最差为未分化者。3.马锦华在2001年的研究显示了双性化人格形式的个体在自信心、平安感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类型5其次,从社会经济文化开展来看,对儿童施行双性化教育也是人格教育开展的必然趋势6。性别角色形式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开展相联络的。在经济、文化开展相对滞后的年代,人们认为传统的性别形式应是男主外,女主内,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上的两极,其人格特征像生理特征一样不可调和。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开展,机器大工业代替了繁重的手工操作,许多妇女开始从家庭中走出来从事工作,于是,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应独立、应与男性同工同酬。随着科学

5、技术、消费方式机械化、自动化的进一步开展,过去许多只有男性才从事的工作女性也开始涉及,反之亦然。这就要求男女两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双性的一些特质。因此,双性化教育作为性别角色教育开展的趋势是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开展的。二、“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1.“因性施教的必要性对儿童施行双性化教育势在必行,这有利于儿童身心安康开展,更好的适应社会。可是,在施行双性化教育的详细过程中却遇到了困难。近年来的大量资料显示虽然在理论上,双性化教育的倡导由来已久,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公布相应的政策强调双性化,但是研究者们议论更多的是双性化的概念、优点和影响因素,至于如何施行,人们却谈之甚少。李晔在对西安交通大学幼儿

6、园性别角色教育的调查中发现“父母和教师们的教育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期望男孩、女孩能自由开展,鼓励他们去参加异性的活动,去尝试更多的生活经历。可是,“围绕性别角色教育以及如何施行等问题,家长、教师的认识却比较模糊,甚至存在某些观念上的错误。3如有人认为双性化教育就是把男孩当女孩养;还有人认为应该进展双性化教育,但在进展过程中却不自觉的受性别刻板效应的影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到详细的一些活动都对男女的性别有所暗示。有调查发现,男女主人公的分配比例在儿童的教科书上悬殊太大,高达7:1,这对儿童性别角色的认同也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人们才会慨叹:“如今的孩子怎么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

7、者对于双性化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差异,无视了双性化教育应以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为前提条件。所以,实行双性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因性施教。2.“因性施教与“双性化教育相结合“因性施教主要指教育要针对两性心理开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按照教育的目的要求和理想的安康人格标准,主动去塑造和开展每一个个体安康的性别心理特征,并完善和个进步不同个体的整体心理安康程度。7“因性施教主要针对两性心理差异提出,而双性化教育那么为了缩小两性人格差异,两者并不矛盾。相反,在成认两性性别差异前提条件下去施行双性化教育才是理想的性别教育形式。因为我们无法否认男女两性确实存在生理、心理上的差异。比方,在情感表达

8、方面,女性多较男性含蓄、细腻些,男性那么比较粗心;在性格方面,女性较男性耐心、细致,而男性那么比较粗暴、豪放;在认知方面,男性与女性智力开展差异并不大,但却存在着开展的不平衡:小学之前,女孩智能开展速度高于男孩,言语表达和形象思维较男孩好,男孩进入初中后,开展速度明显加快,表现为理解力和抽象思维的开展,最后与女生趋于平衡。而且,男女两性大脑优势半球开展不平衡,女生语言表达才能、形象思维才能较好,而男生的空间想象力、抽象思维才能较强。事实上,正是因为两性生理、心理上存在差异,才使得世界多姿多彩,充满活力。假设忽略了“因性施教去谈“双性化教育,就可能出现性别认同偏向或性别认同一体化,这当然不是性别

9、教育最终想看到的结果。所以,理想的教育形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三、“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的结合方式讨论“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既重视男女之间存在差异,又重视其性别形成同样受社会教育文化的影响,最终目的是要到达理想的性别教育形式。即一个个体既具有男女之共性,又具有男女之个性,既可以摆脱性别角色的束缚,又不失自己的性别本色,“从心所欲不逾矩。7从个性角度讲,表达为男性以阳刚为主,刚中有柔,女性以阴柔为主,柔中有刚。从知识才能开展讲,强调男女共进、取长补短,既具有本我性别特色,又能优化整体心理程度。1.重视在儿童性别同一性形成的前提下,培养双性化人格双性化人格首先应建立在对自

10、己生物性别及心理性别特质的认同与内化根底上。否那么,双性化教育结果就可能与人们预期背道而驰,导致女孩男性化,男孩女性化。因此,强调“因性施教使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认同。(1)家庭教育不能无视“因性施教。儿童对自己的性别认同最初总是来自于与自己同性别的父母一方。所以,父母应在儿童性别角色形成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首先应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理解双性化教育的内涵是在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认同根底上适当开展异性的优势性别特征。因此,“因性施教不可无视。有研究说明2岁儿童已能明确说出自己的性别,5岁对自己性别恒常性根本形成。在这一阶段,父母应加强对儿童性别同一性的引导,使孩子确认自己的性别,并理解相应的性

11、别应具备的一些特征。最初可从穿着上、发式上、游戏角色扮演上让儿童理解自己,悦纳自己。在儿童对自己性别认同并内化的根底上,可对儿童施行双性化教育。如:不过分关注穿着、发式,让其参与异性的主要游戏活动,玩异性的典型玩具,鼓励和异性交往父母自身还应注意自己对于幼儿性别认同的典范作用,母亲不应做专职的家庭妇女,应有自己的工作。父亲应分担一定家务,为双性化教育奠定基矗(2)学校中“因性施教不可缺失。儿童在3岁时即进入幼儿园学习,这时性别意识仍处于开展之中。这一时期幼儿教师对其性别同一性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据一项资料显示,男性幼儿教师在美国占10%,在日本占7%,在德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有一定比例

12、,而在我国却凤毛麟角。这种女性教育形式,女性思维当然会影响对幼儿人格双性化的培养。所以幼儿教师应注意打破自身性别角色局限性,对儿童一视同仁。不能因小男孩淘气捣蛋而横加指责,也不能因女孩比较乖巧过于宠爱,否那么,会培养出过于顺从、乖巧的男性,易使男孩性别认同错位,出现女性化倾向。幼儿教师应抑制性别消极效应影响,因为性别角色教育关键不仅仅在于教育者的性别,而在于教育者观念与行动。否那么,就会导致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因此,在教学、游戏活动中应注意对幼儿双性化的引导。(3)施行“因性施教,群众传媒比例有待合理化。假设说幼儿园对儿童性别认同易导致女性化倾向,那么,群众传媒中描绘男主人公比例远高于女主

13、人公比例,且对男性描绘多为正面,女性多为负面,那么易导致儿童性别认同出现男性化倾向。女孩一种情况表现为“假小子性别特征,另一种情况那么认同了教科书中女子的性别特色,导致女性过于软弱。所以我们期待教材在编著时,不仅要考虑它对学生知识、才能、品德开展的作用,还应充分考虑它对学生性别角色开展的作用,应在性别同一性根底上赋予主人公双性化人格特征。2.重视从两性差异的角度培养双性化人格。在幼儿对自己性别有了同一性认识之后,还应意识到两性确实存在差异,在充分认识两性差异根底上进展双性化教育(1)从两性开展不平衡入手“因性施教,培养“双性化人格。大量研究证明两性确实在生理、心理开展上存在不平衡,应重视根据每

14、一阶段不同表现“因性施教。小学阶段,女生思维活泼,记忆力开展快,形象思维性强,教师应注重引导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不能死记硬背,否那么会限制其智能、才能开展。男生开展相对滞后于女生,那么应教会其一定的记忆方法,鼓励其英勇的表达自己。进入中学后,男生开展快速,成绩迅速赶上女生,教师不应无视女生,应帮其理解知识,防止因死记硬背而引起的成绩下滑。同时,教师应注意引导青春期的男女学生正常交往。(2)“因性施教应针对男女品质开展缺乏之处来进展。在对儿童进展性别同一性教育时,应浸透男女平等思想。同时应让幼儿明白男女间确实有差异,但各有优缺点。而且,有一些品质是应当共同遵守的,如正直,老实,守信、宽容等。应

15、重视对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塑造。双性化教育可针对男女心理品质开展缺乏之处来进展。如,培养女性独立性、自信心、抗挫折才能,培养男性耐心,细致和持久工作的才能3.“因性施教应重视同一性别间个别差异的存在人的心理开展受遗传环境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不仅异性间如此,同一性别间也如此。因此,应重视同一性别间个别差异的存在,据此施行双性化教育。如女孩中,有的由于父母宠惯过于女性化,关注穿着、外貌,娇气而无内涵。这时可培养相应的男性化特征,如不过于执着于外貌,对生活琐事大而化之等;而另外一些那么过于“男子气,言谈举止、穿着,像“假小子,那么应多培养相应的女性特征。同样,男孩中有的过于女子气,应锻炼其英勇、顽强、

16、独立的男性特征。有的英勇有余,但过于粗鲁,那么应培养其沉稳、含蓄、细致等品质。总之,因性施教不能脱离个表达有的心理状况来进展。参考文献:1陈建强.独生子的人格双性化J.当代青年研究,2022,(2):11-13.2申继亮.当代儿童青少年研究开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269-272.3李晔.因性施教,培养集两性优点于一身儿童J.无锡教育学报,2022,(6):84-88.4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相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148-152.5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形式与心理安康关系探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4):87-89.6陈剑梅.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J.安徽播送电视大学学报,2022,(1):71-73.7胡江霞.论因性施教及其施行策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5):103-1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