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植被与土壤课件

上传人:1518****093 文档编号:563028707 上传时间:2024-06-30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植被与土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植被与土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植被与土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植被与土壤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植被与土壤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植被与土壤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植被与土壤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第1讲植被与土壤 地地 理理内 容 索 引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课标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备考指导区域认知:利用图文资料,考查不同地区植被和土壤的特点,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综合思维:利用示意图或文字资料,考查影响植被和土壤的主要因素,分析植被和土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结合植被和土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考查人类保护植被和土壤的重要意义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知识筛查知识筛查知识点知识点1植被植被1.植被与环境(1)定义:自然界成群生长

2、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2)类型。(3)形成过程。新形成的裸地少数种的植物生长土壤、水分等被改造更多种类植物生长稳定的植被。(4)影响因素: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2.森林 3.草原与荒漠 知识巩固知识巩固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该植物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A.干旱B.湿润C.寒冷D.炎热2.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物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缩小减少答案:1.A2.C解析:第1题

3、,该植物地上部分矮小,地下根系深、范围广,有利于吸收充足的地下深层的水分,说明其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第2题,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植物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知识知识点点2土壤土壤知识筛查知识筛查1.土壤(1)定义: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2)野外观察土壤的内容。观察内容 定义典例土壤颜色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用颜色来命名,如黑土、红壤等土壤质地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从土壤质地看,土壤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土壤剖面构造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

4、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耕作土壤剖面一般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和自然土层森林土壤剖面构造最为复杂,主要包括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等2.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特别提醒耕作土壤是人类生产活动的结果。施肥、灌溉、耕作等农事活动,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土壤的层次和土壤肥力发展的方向、方式和速度。因而,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是耕作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3.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功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促使地理环境以至地球面貌发生根本改变。具有蓄水、保水功能。为人类种植农作物提供物质

5、基础;为人类饲养动物提供饲料。(2)养护。改良或改造不适于种植农作物或种植农作物产量较低,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优良的土壤,注重种养结合,如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以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知识巩固知识巩固下图为我国某地蔬菜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图。该农业面向国内外市场,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读图,完成第12题。1.连作8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A.土壤有机质减少B.土壤酸化C.土壤沙化D.土壤盐碱化2.为减缓大棚内土壤的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施速效肥料B.及时深耕土壤C.适量掺沙改造D.采用滴

6、灌技术答案:1.B2.B解析:第1题,图1纵坐标表示土壤有机质含量,图2纵坐标表示土壤pH。从图中可以看出,连作8年时,020厘米土层有机质含量略有上升,土壤pH下降明显,表现为土壤酸化,B项正确。第2题,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020厘米土层土壤pH下降明显,但2060厘米土层土壤pH变化不大,因此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的方法来减缓土壤的退化速度,B项正确;有机质含量没有大的变化,无需增施速效肥料;掺沙和滴灌不会减缓土壤退化速度。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能力形成能力形成点点1植被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植被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整合构建整合构建要素影响气候气候对

7、植被热量: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热量条件的不同使得自然植被呈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光照:影响着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与分布。降水: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向内陆减少,植被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同一地点,气候条件较好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植被对气候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茂密的地区,空气湿度大,气温日较差小要素影响地貌地貌对植被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如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在阴坡。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山地植被呈现垂直分异特征。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类型不同,如安第斯山脉南部大陆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岸为温带草原和荒漠植被对地貌一方面加快岩石的

8、风化,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水文水文对植被水文条件影响植被的数量、种类植被对水文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水循环,减少河流含沙量,降低径流量的变化幅度要素影响土壤土壤对植被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茶树耐酸怯碱,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植被对土壤植物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如大豆可以固氮,亚热带气候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有机酸含量增加,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真题剖析真题剖析(2017全国卷,1,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

9、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图1);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图2)。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解题思路:尝试解答:(1)B(2)A训练突破训练突破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读图,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2

10、.下列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乙地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气温较高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答案:1.A2.C解析:第1题,甲分布在西北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光照充足;乙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雪域高原,冻土广布”是指青藏高原;丙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淋溶作用强,土壤肥力差,水源充足;丁位于南方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第2题,甲地林木根系发达,是由气候干旱造成的;乙地林木叶呈针状,成因是气温低,防止叶片受冻害;丙地林木四季常青,成因是当地常年气温较高;丁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能力形成能力形成点点2

11、土壤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土壤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整合构建整合构建成土母质和土壤概念在温度、水、空气、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或分解,形成许多松散物质,这一过程称为风化。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称为成土母质粒度与土壤质地的关系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砂和黏粒较多,含砂粒较少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砂粒较多,含粉砂和黏粒较少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石块较多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的质地,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真题剖析真题剖析(2016全国卷,1011)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

12、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为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解题思路:尝试解答:(1)A(2)C 训练突破训练突破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等,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读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010厘米土

13、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图,完成第12题。1.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A.土壤肥力较低B.受人类活动干扰小C.大气温度较低D.地表风化作用强烈2.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A.光照减弱,生物生产量减少,腐殖质减少B.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C.冬季放牧,草场畜牧超载导致植被破坏D.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答案:1.D2.B解析:第1题,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有机碳含量高,土壤肥力较高,受人类活动干扰多;海拔较低,大气温度较高,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呈正相关,故落叶阔叶林区的地表风化

14、作用强烈。故选D项。第2题,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该地光照、降水没有明显变化;高山地区是夏季放牧的牧场。故选B项。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素养对接素养对接探究土壤成分探究土壤成分情境设置情境设置土壤成分实验某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三类土壤颗粒的组成,做了以下实验:称取相同质量的砂土、黏土、壤土各一份,分别放入大玻璃容器中,注满水后,反复搅拌,使土壤中的颗粒自然悬浮在水中。停止搅拌后,让颗粒自由沉降,直至上面的水变清。思考称取相同质量的砂土、黏土、壤土各一份的目的是什么?三类土壤颗粒在水中自由

15、沉降的先后顺序是什么?答案:取相同质量的砂土、黏土、壤土各一份的目的是便于对比。三类土壤颗粒在水中自由沉降的先后顺序是砂土、壤土、黏土。素养提升素养提升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把甲、乙、丙、丁四份质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圆锥体,在圆锥体上覆盖一层相同的草皮。通过模拟实验观测相同降水强度、植被覆盖的条件下土壤质地与水土流失量的关联性。读实验相关数据表和土壤质地的三角坐标示意图,完成第12题。四份不同质地的土壤甲乙丙丁土壤质地/%砂粒40457814粉粒25251416黏粒3530867水土流失量/(gm-2)47.3201.215.776.91.甲土壤属于()A.砂土B.壤土C.黏土D.粉土2.实验结果表明,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壤质地()A.砂粒与黏粒比重接近B.粉粒比例小,砂粒比例大C.粉粒与黏粒比例相等D.砂粒比例小,黏粒比例大答案:1.B2.B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甲土壤的质地百分比数值,对照三角坐标图,可以判断甲土壤属于壤土,B项正确。第2题,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乙土壤,根据表格中土壤质地百分比数值可知,B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