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业中的三才理论.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3015752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农业中的三才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古代农业中的三才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古代农业中的三才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农业中的三才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农业中的三才理论.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古代农业中的三才理论三才理论,是我国古代哲学中朴素唯物论的源头。这里所谓的三才农学理论,就是以三才哲学思想作为工具来阐述古代农学原理的理论。它的中心内容是论述有关农业生产三要素一一天、地、人以农作物为中心的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地处半封闭大陆性地域的中国,自然条件适应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耕要顺应天地自然,使得人们必须直接面对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提出三才论,讲天人合一,构成中华社会文化寄宗法伦理的基础。古人“畏天”、“敬天”,讲天人合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先人们就有了太阳崇拜,体现了原始的“天人关系”。“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这是天人沟通的政治表现,也是对自然现象不可抗拒的一

2、种敬畏心理,企图不违背自然行事。殷周易代,统治阶级从变革中意识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把天当作有意志能赏罚的人格神。而靠天吃饭的民众,由于一旦遇上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就会遭到致命打击,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敬畏天命,安于命运的心态。同时,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得到较好的收成,以达到足食温饱,就必须关注自然物候,如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把农作物生长与季节对应起来,由人实行调控 也就是说,先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客观规律必须被尊重,而人也必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于是形成易传文言中所提的“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合一思想。它标志着中国人在人与

3、自然的问题的思考上形成了和谐统一的观念。再说到“地”。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在土地上耕种求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重实际而黜玄想”。由于“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斯”,农民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时,养成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礼记称“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要安土乐天就必须重农、尚农。战国中期的商鞅就把“尚农”作为富国强兵的基础。成书于战国的管子更认为农为“本”,工商为“末”,反复劝诫统治者要“重本而抑末”,此为历代王朝推行不悖。而那些侵犯土地,破坏农业生产的人,便被视为敌人,华夷之辨由此展开。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人们注意到农业生

4、产有播种、生长到收获这一循环状况以及四时、四季的周而复始。对这些现象的思考,便自然产生了一种循环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长期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汉、晋后流行于中国的佛教,其因果报应,修行解脱说,也是一种循环论;而将儒、佛、道三教汇合的宋明理学,其史观也是循环论。与农耕方式相适应的观点还有永恒意识及变易观念。农业社会中的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缺乏扩大社会大生产的能力,因而社会运行缓慢迟滞。中国人往往表现出习故蹈常的惯性,好常恶变。反映在思想文化中,则是求“久”的观念应运而生。易传所谓“可久可大”,中庸所谓“悠久成物”,老子所谓“天长地久”,董仲舒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都是这种观念的典型

5、表现。当然农业生产也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变化和生生不息,因此与恒久观念相辅相成,变易观念在中国也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如易传所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种变易观带有很明显的循环论特征。变易、循环和恒久在中国文化中很自然地结合、统一起来,其主要表现形态就是寓变易于保守之中,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康有为变法都是某种程度上的“托古改制”。考察黄土文明中,在天与地之间的人,则面目相对模糊。在中国文化中“人”的形象化模糊不清,它被淹没在作为国家编户齐民的“民”和作为宗法家族细胞的“家”中一员这两种身份中。周施仁政,创建王子诸侯庶民的土地授予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农业劳动者成了小私有经济生活的主体,农夫一

6、家人世代附着在这块土地上,离开土地不能生活,这种格局无疑会强化民、臣、君之间及子、妻、父(夫)之间的关系,其结果便是“家族式”制度的建构和伦理本位。在这个宗法体系中,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个人的权利则显得不那么重要,这就是所谓的“人道亲亲”。礼记大传中释“人道亲亲”,说“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由尊祖到敬宗,再到收族,整个社会就团结起来,统一起来,这正是儒家的想法。在这样被宗法制度组织起来的乡间生活,人们活动空间相对狭小,交流、交往较多的限于宗族亲情之间,对土地的依赖,也容不得人们有过多的举措和非份的想法,因此形成了重 “仁”讲“和”的人

7、际关系,培养了人们“中庸”性格,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无论是汉代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和天人感应,还是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之说,都是以“中”为度,以“和”为归结的。在宗法制度“家国同构”的体系中,尊君和重民相反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的一体两翼。君主是最大的家长,权力至高无上。这又和农业自然经济少有商品交换,彼此孤立的状况相适应。极度分散的农业社会需要高高在上的集权政治加以统合,以抗御外敌和自然灾害。因此,尊君传统乃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在这个结构下,臣民被国家严格控制,不具备独立人格,作为维持国家正常运作的编户齐民而存在着另一方面,农业宗法社会的正常运转,又要依赖以农民为主体的编户齐

8、民的安居乐业,如此方能为朝廷提供赋役,保障社会所需的基本生活资料,社稷家国方能得以保全。因此“民为邦本”的思想传统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仁政”、“王道”的学说由此派生出来。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以“三才”为中心,天人合一,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历史观念,正是伴随着农耕经济的长期延续和不断发展而形成的。而“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参考文献:1、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2、李民: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3、周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4、管子校正,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5、中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6、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