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三大阅读答题技巧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3014344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三大阅读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三大阅读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三大阅读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三大阅读答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三大阅读答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三大阅读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三大阅读答题技巧(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中考三大阅读答题技巧记叙文的阅读第一部分 记叙文的结构和特征一、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顺序(A-B-C-D):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脉络分明。倒叙(D-A-B-C):造成悬念,增强艺术效果,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使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留下深刻印象。插叙(B-A-B):基本作用是补充说明,根据补充内容的不同又产生如下效果:1、 使读者更好的了解故事情节。2、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3、 烘托主要事件,拓展丰富主要内容。4、 辅助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形象)(特别提醒)捕捉倒叙的起止点,有助于分层,把握文章结构和线索。二、 记叙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以我、我们

2、的角度展开叙述,便于直接抒情,增加文章的真实感亲切感。第三人称:用他、他们的旁观者身份叙述,不受时空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第二人称:用你、你们直接与读者交流。一般多是出现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便于直接抒情,增加文章的亲切感。三、 记叙的线索及判断方法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是文章结构紧凑。线索类型:(1)以人物为线索;(2)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3)以某一件有意义的事物为线索;(4)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5)以地点变化为线索;(6)以时间为线索。判断方法:看本质(贯穿全文,串联材料) 看题目 看反复(文章中反复出现的人

3、、事、物以及表人物情感和时空的词) 看抒情议论句四、 理清文章的的结构层次(层次划分方法)方法1 按总-分-总结构特点划分。方法2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方法3按地点的转移划分方法4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方法5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方法6按选材角度的变化划分 (还要注意) 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是上下文连贯紧凑);照应的句子(文题照应、首尾照应、文中间的前后照应);看线索;标志性的词语;起始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语句。五、 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作用人物的描写作用1、 表现人物的性格、情感。2、 体现人物身份3、 反映社会环境(备注) 某种作用不是分割开来独立体现的,常会出现几种作用同时存在于一段描写中的现

4、象。希望答题人冷静剖析,答准答全面。自然环境的描写作用1、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2、 展开推动故事情节3、 象征和暗示4、 为下文做铺垫5、 烘托人物形象6、 衬托中心正面、侧面的描写作用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指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真实、具体的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指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作用:1、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2、是对直接描写有益补充,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使形象鲜明突出【特别提示】如是侧面描写文字,在答作用之前一定要先明确交代是侧面描写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一) 文首议论

5、作用开篇点题,揭示(点明)主题,统领全文(二) 文间议论作用承上启下(过渡),点明所写事物的意义(三) 文末议论作用总结全文揭示主题或深化主题,画龙点睛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作用真切强烈;震动人心;节奏明快;感情直露,容易把握(二)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寓情于理)作用:表达婉转含蓄,蕴涵深厚,收到情与景(事、物)交融、情浓意深的效果,感染力极强。六、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对比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夸张讽刺卒章显志以小见大衬托七、记叙文段意概括方法 摘句法:摘出段落中的中心句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联合法:有些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

6、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达出来,缺一不可八、记叙文中心提炼与表述方法明晰概念: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件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提炼方法:1、 分析文章标题2、 研究文章开头结尾3、 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语句4、 分析文章层次和人物事件5、 有些文章中的中心意思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进行综合归纳,才能准确把握中心。6、 分析文章的时代背景表达方法:归纳中心时常用“通过表达 -”的句式来表达。“通过”就是概括文章所写的内容,语言要简明;“表达”就是总结出作者的立场、观点、感情等(赞扬、歌颂、揭露、批判、反映) 第二部分 记叙文常见试题解答规律一、 关键词语的含义解题方法(1) 结合语言环

7、境,落实到文章所指(2) 注意修辞手法,区分词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3) 注意词的感情色彩(4) 深层义(作者所表达情感、目的)表述方式:语境中的释义+ 作者所表达情感、目的二、 关键句的含义 解题方法1、 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写作背景。结合语言环境。2、 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所起的表达作用3、 概括句子的意思4、 深层义(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表达方式抒情、议论、描写、文章中心分析)表达方式: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三、 关键(句)段的作用(一) 开头段 解题方法:1、 引领全文,或奠定文章感情基调2、 引起下文3、 点明(揭示)文章中心(含蓄、暗示)4、 开篇点题,揭示文章中心5、

8、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6、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环境)小说中出现较多7、 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8、 伏笔(铺垫)9、 与结尾呼应(首尾呼应)(二) 中间段解题方法:1、 结构上的作用:(1) 总结全文或上文(2) 照应题目或开头(首尾照应)(3) 解开悬念2、 内容上的作用:(1) 点明(揭示)中心;卒章显志,揭示主旨;画龙点睛;深化中心;含蓄的揭示文章主旨;(2) 交代故事的结尾(3) 设问的修辞没有直接交代结尾,引发读者思考;留下想象空间,耐人寻味。(4) 注意抒情议论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往往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深化中心)四、 修辞句的作用 解题方法1、 常用修辞方法的艺术效果如下

9、:(1) 比喻:化抽象为具体,语言生动形象。通过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表现了(2) 夸张: 强调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烘托气氛,引起联想。通过夸张强调突出了-(3) 排比: 加强语势,节奏鲜明,深化思想内容,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4) 对比: 反衬突出,使事物性质、特征鲜明突出,通过对比突出了。(5) 设问: 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共鸣或留下鲜明的印象(6) 反问; 加强语气,表意坚定。(7) 对偶: 句式整齐匀称,节奏感强,语言凝练,高度概括。(8) 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2、 分析本句所表达的内容、情感。 表达格式: 艺术效果+ 本句内容、情感五、 标题的作用

10、和含义 标题的作用 线索 风筝 一语双关 心声勇气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骆驼寻宝记揭示中心 白杨礼赞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标题的含义: 从内容和主题两方面去理解 从表面义和深层义去分析 六、“这”的指代作用解题方法-就近就前原则七、材料的祥写、略写 表述格式: 材料的祥略取决于中心的需要,某材料或某事物能突出本文中心思想,所以祥写八、判断两个句子表达效果的答题角度1、 特殊句式角度: 反问句陈述句: 看语气;反问句、语气强,陈述句语气弱2、 看修饰语:如运用“动词”、“形容词”等是否准确,生动形象,朴实自然3、 判断是否使用了修辞: 从修辞的作用结合语境来答4、 从词义的角度:A 从

11、词义范围,是“大”还是”小”B 词义的轻重C 词义的感情色彩(1)是褒义词(2)是贬义词(3)还是褒词贬用,更具有讽刺幽默效果 D 词的搭配哪个更恰当E 与上下文的照应与关联中考命题专家友情提示 规律中有应变题海中要精练做题出题同实践评分标准记心间准确全面求完善人物形象常常考答题方法很重要正面描写首先看言动心理神态描加上细节全面找侧面描写常见到表现人物效果好说明文的阅读一、 明确说明对象(1) 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2)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需要从现象的起因、性质、解决措施等方面加以概括注意: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与事理说明文的内容

12、不同二、 抓住事物特征(1) 从标题着眼。有的文章标题在指出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2) 从中心句挖掘(3) 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三、 掌握说明方法考查知识点: 判断说明方法并分析作用列数字: 具体、准确的说明了+内容举例子: 具体、有力的说明了+内容+ 使人一目了然作比较: 鲜明的突出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便于读者理解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分类别: 清楚地有条理的说明了+ 内容下定义: 科学、严密、准确地说明事物本质注意 一般的模式是:这段文字用运了-的说明方法+作用关键词(如:具体准确生动形象。)+说明了-(说明对

13、象)的- 特点。回答说明方法的作用,除了记住以上这些基本作用外,还必须结合文章和句子进行具体分析。(往往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的前面一句或后面一句)四、 理清说明顺序(1) 逻辑顺序。主要具体形式: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由原因到结果;由一般到个别;从特点到用途等等。逻辑顺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2) 时间顺序。注意表示的词语。(3) 空间顺序。注意表示方位的词语。五、 感悟说明语言(一)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1 语言准确。1)用词讲究分寸(特殊词语)分三类a)表示推测估计,如:据说、大约、差不多、可能、左右。b)表示限制,如:只、只有、几乎、之一、仅仅、一

14、般情况、都。c)表示强调,最、更、很、最主要。2)数字的使用准确3)引用资料(确凿)2 生动形象: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拟人的修辞。(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接受。)(二)出题形式: 1、找出体现词语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2、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吗?3、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为什么?(三)答题思路:判断能或不能+词语特殊作用(表示推测估计、表示限制、表示强调)+词语去掉后有什么变化和不足,与事实不符+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言文语言的准确性。(针对第二题)。 六、其他出题知识点 1、段落能否颠倒?能否删去?为什么?考虑内容。 思路:从说明顺序上入手。先分析是那一种情况的逻辑顺序,具体说出来+这样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