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2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300252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 在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前提下,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本文是笔者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角度进行初步的探讨。 1.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情感三类教学目标要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学生能力训练的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在滔滔不绝的讲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还有就是要善于创设化学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

2、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空间。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学生大胆设想、充分提问、多方位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传播者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化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一体的课堂教学。 (2)对重点、难点知识要把握准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非常明确,但具

3、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知识没有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2. 教学方法 (1)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锻炼,体现出学习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以往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 (2)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3)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向学生渗透化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和思想。学生

4、如果对化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了解,将对化学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化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能力。 3.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施教的中心环节,授好课是教学实践合理性在课堂中的具体化。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我从以下三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改进: (1)课前阅读,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课前阅读,既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发现问题,提出疑点,增强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2)引入新课,创设问题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使学生引起悬念,产生问题,这是一种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行之有效的办法。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激发的学习状态中沿教师架设的探究桥梁达到认知的彼岸,而不是代替学生学

5、习,使学生在获取的过程中学会探究思维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学生的个性得以和谐发展。同时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向教师提出新的问题。 (3)反思小结,查漏问题 反思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由于班级授课制的限制,群体教学使一部分成绩较弱的学生可能“吃不了”,而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做法是通过写“反思日记”把问题跃然于纸上,每节课后或作业时遇到的问题及时记录在本子上,一般的问题由成绩较好的学生解答,有的干脆固定“结对”进行帮教。这样做既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又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定期检查“学生反思日记”,并把这些分类整理成“教师反思日记”,提出解决的办法。如有的问题集中讲评,有的个别辅导,有的即时讲解。久而久之,教师对学生的“对症下药”教学效果越来越好,也使教师向着学者型方向努力。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这就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要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动态,及时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追求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调控课堂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