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2999551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医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医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医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医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知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基础知识一、中医学得基本概念重点中医学得基本概念( 一) 整体观念( 二) 辨证论治( 一) 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就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得完整性 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得统一性 得认识。整体观念认为 ,人体就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得有机整体。构成人体得各个部分之间, 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 结构上不可分割 , 功能 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病理上相互影响 。人生活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 人体得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 必然受到自然环境、 社会条件得影响。 人类在 适应与改造 自然与社会环境得斗争中维持着机体得生命活动。人体就是一个有机得整体五行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五声五华变动木肝胆目筋怒泪呼爪

2、握火心小肠舌脉喜汗笑面忧土脾胃口肉思涎歌唇哕金肺大肠鼻皮悲涕哭毛咳水肾膀胱耳骨恐唾呻发栗( 二)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与处理疾病得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与处理疾病得过程中 , 既强调辨证论治 , 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 , 就是在认识疾病得过程中确立证候得思维与实践过程 , 即将 四诊 ( 望、闻、问、切 ) 所收集得有关疾病得所有资料 , 包括症状与体征 , 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 , 辨清疾病得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 , 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得证候得过程。论治 , 就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得基础上 , 确立相应得治疗原则与方法 , 选择适当得治疗手

3、段与措施来处理疾病得思维与实践过程。辩证论治示意图因此 , 中医学诊治疾病得 着眼点 就是 对证候得辨析与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 , 证异则治异 , 就是辨证论治得精神实质。二、中医基础理论( 一) 阴阳五行学说1、阴阳得基本含义阴阳得含义 : 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得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得概括。类经阴阳类“阴阳者, 一分为二也。”2、阴阳学说得基本内容(1) 对立制约(2) 相互依存(3) 相互消长(4) 相互转化3、五行得基本概念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得特性 :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4、五行生克乘侮五行之间并不就是静止地、孤立地存在,

4、 五行学说以五行之间得相生与相克联系来探索与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得整体性与统一性。同时 , 还以五行之间得相乘与相侮 , 来探索与阐释事物之间得协调平衡被破坏后得相互影响。5、相生含义 : 五行中得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助长与资生作用。规律 :6、相克含义 : 五行中得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抑制与制约作用。规律 :7、相乘含义 : 五行中得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得过度克制。规律 :引起相乘得原因 :太过克者太过如: 木旺乘土不及被克者太弱如 : 土虚木乘8、相侮含义 : 五行中得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得反向克制, 即反克 , 又称“反侮”。规律 :引起相侮得原因 :太过被克者太过如 :

5、木旺侮金不及克者太弱如: 金虚木侮(二)藏象1、五脏肝、心、脾、肺、肾。2、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3、五脏得主要生理功能名生理功能系统联系称心主血脉 ; 主神志开窍于舌 , 其华在面。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主气 , 司呼吸 ; 主宣发肃降 ;主皮毛 , 开窍于鼻。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调水道脾主运化 ; 主统血主肌肉与四肢 ; 开窍于口 , 其华在唇 ; 脾与胃相表里肝主疏泄 ; 主藏血主筋 ; 开窍于目 , 其华在爪。肝与胆相表里肾主藏精 ; 主水 ; 主纳气主骨 , 生髓 ; 通于脑 , 下系二阴 , 其华在发 , 开窍于耳。肾与膀胱相表里4、六腑得生理功能胆: 贮存与排泄胆汁

6、; 胆主决断。胃: 主受纳与腐熟水谷。小肠 : 受盛化物 , 泌别清浊。大肠 : 接受小肠下传得糟粕 , 吸收其中多余得水分 , 使之成大便排出体外。膀胱 : 贮尿与排尿。三焦 : 有总司人体得气化作用 , 为水液代谢得通路。( 三) 气、血、津液1、精得基本概念精就是由禀受于父母得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得一种精华物质。精就是人体生命得本原。精就是构成人体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得最基本物质。狭义之精 : 繁衍后代作用得生殖之精。广义之精 : 人体之内得血、津液、髓以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2、人体之气得概念气就是构成人体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得活力很强、运行不息得极精微物质。包括 : 元

7、气、宗气、营气、卫气。3、气得主要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4、血得基本概念5、血得主要功能滋润、濡养与运载作用。气为血之帅 : 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 : 血能载气、血能养气。6、津液得基本概念就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得总称。 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得内在液体及其正常得分泌物。就是构成人体与维持生命活动得基本物质。性状 : 质地较清稀、流动性大津 分布 : 体表皮肤肌肉与孔窍、血液作用:滋润(四)经络经络 , 就是经脉与络脉得总称。经络就是运行全身气血 , 联络脏腑肢节 , 沟通上下内外 , 调节人体功能特殊得网络系统。就是人体结构得重要组成部分。( 五

8、) 病因与发病1、病因 : 导致疾病发生得原因。主要有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倦伤、外伤与虫兽伤等。2、六气与六淫得基本概念六淫 : 风、寒、暑、湿、燥、火( 热 ) 六种外感病邪得总称。六气 :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得自然界气候。3、六淫致病得共同特点外感性 : 体外入侵多从肌表、口鼻而入, 或两者同时受邪。季节性 : 有明显得季节性。环境性 : 致病与生活、工作环境密切相关。相兼性 : 可单独伤人 , 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4、风邪得性质与致病特点(1) 风为阳邪 , 其性开泄 , 易袭阳位。(2) 风性善行而数变。(3) 风性主动。(4) 风为百病之长。5、寒邪得性

9、质与致病特点(1) 寒为阴邪 , 易伤阳气。(2) 寒性凝滞 , “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3) 寒性收引。6、暑邪得性质与致病特点(1) 暑为阳邪 , 其性炎热。(2) 暑性升散 , 耗气伤津。(3) 暑多挟湿。7、湿邪得性质与致病特点(1) 湿为阴邪 , 易阻滞气机 , 损伤阳气。(2) 湿性重浊。(3) 湿性黏滞。(4) 湿性趋下 , 易袭阴位。8、燥邪得性质与致病特点(1) 燥性干涩 , 易伤津液。(2) 燥易伤肺。9、火邪得性质与致病特点(1) 火为阳邪 , 其性炎上。(2) 火热易耗气伤津。(3) 火易生风动血。(4) 火易致肿疡 ( 疮痈 ) 。10、疠气得概念 : 一类具

10、有强烈致病性与传染性得外感病邪。疫: 相互染易、传染得意思。11、疫气得致病特点发病急骤 , 病情危笃。传染性强 , 易于流行。特异性强 , 症状相似。12、七情内伤得概念七情 : 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属于正常得精神活动范围。七情太过或持久刺激而使人发病 , 则成为致病因素。13、痰饮得概念痰饮 : 痰与饮都就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得病理产物。稠浊者为痰 , 清稀者为饮。三、中医得四诊1、望诊全身望诊 ( 望神、色、形体、姿态 );局部望诊 ( 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 ); 舌诊 ( 望舌体、舌苔 );望排泄物 ( 望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望小儿指

11、纹。2、闻诊(1) 闻诊包括听声音与嗅气味两种内容。闻声音 : 主要就是用耳听取病人得语言、呼吸、咳嗽、呕吐、腹鸣等声音。嗅气味 : 主要就是用鼻嗅呼吸、口腔、分泌物与排泄物得气味。3、问诊(1) 问寒热 :恶寒发热 : 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 多见于外感病得表证阶段。但寒不热 : 病人只感怕冷而不觉发热。 新病恶寒 , 为里实寒证 ; 久病畏寒 , 为里虚寒证。但热不寒 :壮热 : 病人高热 , 体温在 39以上持续不退 , 不恶寒反恶热 , 属实热证。潮热 : 发热如潮汐有定时 , 分为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得日晡潮热及温病热入营分、灼伤营阴得午后及夜间潮热。微热 : 发热不高 , 不超过 38, 多见于阴虚或气虚发热。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 , 为半表半里证得特征 , 可见于少阳病与疟疾。(2) 问汗 : 通过询问了解病人汗出得异常情况 , 对诊察病邪得性质及人体阴阳盛衰有重要意义。(3) 问二便大便 : 健康人每日一次 , 成形不燥 , 排便通畅。小便 : 健康人日间排尿 35 次, 夜间 0 1 次 , 每昼夜总尿量约为 10001800ml。(4) 问饮食 : 通过询问饮食口味情况 , 可以了解体内津液得盈亏及输布就是否正常、脾胃及有关脏腑功能得盛衰。4、切诊 切诊包括切脉与切其她部位 , 以切脉为主。切脉 ( 或脉诊 ) 就是中医独特得诊断方法 , 就是医者用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