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公司车辆调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2994227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交公司车辆调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交公司车辆调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交公司车辆调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交公司车辆调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交公司车辆调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交公司车辆调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交公司车辆调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200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公交公司车辆调度方案设计参赛队员:林大海 徐文溢 赖清文指导老师:江西财经大学建模指导组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西南昌,2001.9.21公交公司车辆调度方案设计【摘要】公共交通本文根据经验和所提供的数据的变化规律,利用三次样条插值的方法求出了每个车站上下车的流量函数和,进而求出描述每个车站的客流量变化的客流密度函数和,根据客流密度函数可以求出任一时间段的候车人数。模型一是一个很直观的结果,只要逐个满足各个车站乘客的要求,即从起点站开始只要候车人数超过120人或距上次发车时间超过10分钟就发车,后面的站点若出现有乘客滞留则向起点站

2、要求追加车辆(在现实中则是提前追加),直至所有的乘客被运走。应用模型一,求出了该条线路上共需车辆62辆,其中上行方向始发站初始停放57辆,下行方向始发站初始停放5辆,每天上行方向共需发车233次,下行方向共需发车226次,顾客不满意度为:,公交公司的不满意度为:为了模拟车站、汽车和乘客在整个过程中的动态过程,建立了模型二,模型二给出了4个很重要的函数,对这个模型的求解可得到整条线路的调度过程,同时,该模型不仅可以用来确定发车的时间和间隔,而且可以用来检验一个新的调度方案是否合理。模型二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另外模型二也给出了求该条线路上需要的汽车数量任务,将模型二应用于原问题,得到从任一时刻发车

3、后的公交公司共需车辆57辆,上行始发站初始停48辆,下行始发站初始停放9辆,每天上行和下行均需发车238次,模顾客不满意度为:,公交公司的不满意度为:附录1给出了由模型二制作的发车时刻表。只是这张发车时刻表的时间间隔很不均匀,既不适合公交公司调度,也不利于乘客搭车,为了便于实际应用,对这张时刻表进行了改进,并经过了模型二的检验。改进后的发车时刻表只要54辆甚至更少的车就可以满足运行要求,并且它的时间也比较有规律,对调度人员和乘客来说都比较容易掌握,且顾客不满意度为:,公交公司的满意度为:,可见公交公司的满意度提高了。【关键词】流量,客流密度,三次样条插值,调度,满意度专心-专注-专业公交公司车

4、辆调度方案设计问题的提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交通政策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不论是在我国或者是在外国都是如此。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好公交车的调度对于完善城市交通环境、改进市民出行状况、提高公交公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考虑一条公交线路上公交车的调度问题,其数据来自我国一座特大城市某条公交线路的客流调查和运营资料。该条公交线路上行方向共14站,下行方向共13站,已经给出的是典型的一个工作日两个运行方向各站上下车的数量统计。公交公司配给该线路同一型号的大客车,每辆车标准载客100人,据统计客车在该线路上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0公里/小时。运营调度要求,候车时间一般不

5、要超过10分钟,早高峰时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车辆满载率不应超过120%,一般也不要低于50%。根据提供的资料和要求,为该线路设计一个便于操作的全天(工作日)的公交车调度方案,包括两个起点站的发车时刻表;一共需要多少辆车;以使这个方案更大程度上程度照顾到了顾客和公交公司双方的利益。问题的分析问题相关因素分析:1、与公共汽车有关的因素离开公共汽车总站的时间、到达每一汽车站的时间、在每一汽车站下车的乘客数、在每一汽车站停留的时间、载客总数、最大容量、行进速度、交通条件;2、 与乘客有关的因素到达某一车站的时间、乘车距离(站数)、等车的时间、总的旅行时间;3、 与车站有关的因素线路上汽车站的位置、从上

6、一辆车离开车站后过去的时间、乘客到来的频率、下一辆车到来时正在等车的乘客数、车站之间的距离。数据的规律分析与处理:从问题给定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1、 早500 600 和晚上 2200 2300乘客较少,在要求不是很严格的情况下,可以放在一起考虑,但如果单独考虑效果可能更佳。2、 早600 900 和下午 1600 1800正处于上、下班的时间,属客流的高峰期,在这段时间内的发车密度相对较高,以保证乘客在较快的时间内乘车到达目的地。3、 就下行方向来说 在站点A0上车的人最多,其次是站点A6和站点A3;在站点A13下车的人最多,其次是站点A5、站点A6和站点A7。4、 就上行方向来说在站点A1

7、3上车的人最多,其次是站点A9、站点A8、站点A6和站点A5;在站点A1下车的人最多,其次是站点A6、站点A0、站点A8和站点A7。 另外,由于题中所给数据均是在一个时组内上下车总人数,而在一个时组内需要发几辆车,所以必须将已知数据离散化。分析上行方向起点站A13在各时段的数据,发现在:上车的人数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如在7:008:00之间共有人上车,而在600700之间共有1990人上车,根据在这段时间内上车人数递增的趋势,这些人多数会在后段时间上车,而只有少数在前段时间到达;又如在800 900之间的人多数人会在前段时间上车也就是说相邻三段时组的客流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分析其他时段以

8、及其余车站的情形也是如此。因此,使用已知数据分别进行三次样条插值可得到上行、下行方向上车和下车的人数各站点随时间的变化函数,对其求导后可得客流密度,而在本题中我们采用三次样条插值的方法来获得乘客上车数据。顾客的满意度:作为顾客,他们所关心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等待时间和所乘汽车的拥挤度.如果我们能保证顾客在十分钟内能搭上车(早高峰时5分钟内能搭上车),顾客一般比较满意,但如果要等的车来了,却搭不上则会使顾客很不满意。公交公司的满意度:作为公交公司由于顾客的总量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即收益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其所追求的是发出车次及使用车辆数的极小化(但必须保证将所有的顾客运送至目的地),即成本的极小

9、化。模型的假设我们作如下假设:1、 不存在交通堵塞;2、 大客车按匀速20公里/小时行驶,乘客上下车的时间以及大客车在各个站上的停留时间忽略不计;3、 大客车到终点站后的调头时间忽略不计,司机和售票员的换班时间也忽略不计;4、 客流量是连续变化的,并且客流量的变化率也连续变化;由于在该线路上的客流量相当大,每天的客流量达到十万余人,因此可以认为在相邻的单位时间内到达车站的人数应该近似于连续变化,这是合理的。5、 顾客一般会按先来后到上车。6、 乘客不会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改乘其它交通工具(例如出租汽车等);7、 表中数据的上车人数为到站人数(由于不改乘其他交通工具,因此上车人数就是到站人数,)。

10、8、 每车次的费用相同,与乘客的数量无关;9、 为便于操作,发车的时间间隔为整分钟。即不会安排在类似于6时12分24秒的时间发车;10、 所给的数据能近似代表一般情形;11、 在线路的两端都设有停车场,且容量足够使用;12、 候车时间在早高峰时不超过5分钟,其他时刻不超过10分钟时认为顾客满意。客流密度: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如1分钟内)上车(到站)或下车的人数; 流 量:指从初始时刻到某时刻的上车(到站)或下车的乘客的累积人数。符号说明:公交车的头班车和末班车发车时间:大客车的限制载客量;:表示从起点站至第站大客车运行的时间,;:采集的样本容量;:单条线路上的车站数量;:表示第站第时段上车乘客

11、的人数;:表示第站第时段下车乘客的人数;:表示第站第1至第时段上车乘客的流量;:表示第站第1至第时段下车乘客的流量;:表示第站时刻上车乘客的流量;:表示第站时刻下车乘客的流量;:表示时刻第站新增加的乘客人数;:表示时刻第站的下车人数;:表示第次发出的车在停靠第个车站时第站正在候车的人数,这批乘客应尽量乘坐该次车;:表示第次发出的车在离开第个车站时该车站尚未上车的人数;:表示第次发出的车在离开第个车站后车上的乘客数;:表示第站时刻上车乘客的客流密度;:表示第站时刻下车乘客的客流密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从初始时刻至时段在第个车站上车的累积人数为 , -(1)从初始时刻至时段在第个车站下车的累积人数为

12、 , -(2)在问题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乘客上车或下车的流量变化可近似看作是连续变化的,并且乘客的客流密度也可以近似看作是连续变化的,因此如果分别作,()的三次样条插值,可得第个车站在任意时刻的上车流量函数和下车流量函数,并且相应的客流密度函数分别为 -(3) -(4)以上结果使用于任意个车站和任意采集数据的情形。用MATLAB软件可以得到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各车站上下车的流量和客流密度的数值解,本文取步长为1分钟,图(1)和图(2)分别上行方向起点站A13上车的流量和客流密度曲线。图(1) 上行方向起点站A13的上车流量 图(2) 上行方向起点站A13的上车客流密度模型一(即时需求法)即时需

13、求法的意思是哪个站点的候车人数达到指定的上限即有车准时到达,故称为即时需求法。假定问题给出的各时段上车人数近似为相应时段到达车站的人数,为了使乘客尽快上车,假设发车条件为:(1)只要始发站的候车乘客数累积达到120人即发车; (2)只要某车站的候车乘客数累积达到120人即增发一辆空车到该站;(3)或者距离上次发车时间达到10分钟;(4)5时整和23时整发首班车和末班车。求出需要多少车次才能运走始发站的乘客及相应的发车时间。然后在此基础上,求出需要追加多少车次才能运走后面车站的乘客及相应的发车时间。如此反复,直到求出最后一站所需追加的车次及相应的发车时间。为了求解的简便,假定在各整点时间之间到达

14、车站的人数为问题所给定的相应时段的上车人数。给出数据时假定了上车人数为到达车站的人数,求出需要多少车次才能运走始发站的乘客及相应的发车时间。然后在此基础上,求出需要追加多少车次才能运走后面车站的乘客及相应的发车时间。如此反复,直到求出最后一站所需追加的车次及相应的发车时间。模型设计及求解步骤为:1、首先考虑始发站点A13,按照时间顺序,当站点A13的累计候车人数达到120人,或发车时间间隔达到10分钟时,发出一辆公交车。根据乘客到达车站的时间可以求出发车时间。2、对于站点A12,由于站点A13发出的车基本上是满载(客流量较少时例外),而在A12下车的乘客留出的空位很难满足A12要上车乘客的需求,因此可以求出当A12的候车累积人数到达120人的时间,以便提前从A13向A12直接发出空车运送A12的乘客,以使A12的乘客候车时间不要太长。3、依此类推,求出增发至A11至A1各站的发车时间,并按此方案设计出全天的公交车调度方案。利用MATLAB软件编写求解模型一的程序,部分结果如下(程序参见附录 ):全天共需发车总次数为459次,其中上行方向由A13发出233次,下行方向由A0发出 226次;上行方向发出的233车次中,有51车次需要直接加发至其他站点,有191车次是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