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冻害事故分析与处理范本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2958752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冻害事故分析与处理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钢筋混凝土冻害事故分析与处理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钢筋混凝土冻害事故分析与处理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钢筋混凝土冻害事故分析与处理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冻害事故分析与处理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冻害事故分析与处理范本(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冻害事故分析与处理蚌埠市某综合加工楼在结构施工期间,由于缺乏冬期施工措施,致使屋面结构大 面积严重冻损,后经加固处理,取得了 良好的 结果.第1章 工程概况该工程总面积3316米2,全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框架结构.1月份浇灌屋面混凝土,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骨料为河砂、卵石,施工使用钢模板.浇灌混凝土当日气温为5左右,下午因大 风气温降至5以下.操作中途振捣器损坏,仍继续施工,完工后也未进行保温养护.因为急于归还模板,在低温情况下,提前拆模.拆模时即发现板反面呈麻面状,但未引起注意.春节后检查,发现板面剥落,裂缝很多.第2章 钢筋混凝土冻害分析现场检查混凝土有以下冻害现象:1.

2、板面剥落.板面剥落正反两面都存在.板反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的 钙化物,用手擦时表层呈粉状脱落并形成麻面.板正面疏松,用木板刮时表层剥落,露出的 石子稍加晃动即脱离.混凝土剥落的 原因可能是混凝土硬化初期,了 由于振捣和抹平,在板表面形成了 含水泥量较多的 不透水致密层;另一方面固体颗粒下沉挤密和混凝土硬化收缩后产生泌水,泌出的 水由于温度 低,不易被蒸发而积存在表层的 下边,形成局部多孔体.如果气温下降,则多孔质部分的 自由水结冰冻胀,从下向上推挤表层,从而使板面剥落.剥落使板的 有效厚度 减小 ,刚度 降低,其次板面密实性差,易渗漏水造成板内钢筋锈蚀,影响结构的 耐久性.2.混凝土强度 降低.用

3、回弹仪进行普遍检测,混凝土强度 等级大 部在C10C13之间,个别较差部位低于C6.对回弹仪测定强度 等级低于C8部位凿取块体试压,强度 等级低于C6,其它部位凿取块体试压,强度 等级约为C10,表明混凝土强度 普遍低于设计强度 等级C18.观察混凝土内部时发现,在强度 等级比较低的 部位,混凝土骨料砾石表面有明显的 结冰痕迹,敲击易碎,且与钢筋几乎没有粘结力.其它部位虽未见明显结冰痕迹,但混凝土内部多孔隙,且较大 ,说明混凝土水灰比过大 .另一方面搅拌振捣也比较马虎.混凝土强度 降低的 原因是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和水泥矿物的 化学反应随水的 活性下降而减弱,但水的 活性又随温度 的 变化而改

4、变,水结冰,水化反应停止.水的 冰点温度 为0,但混凝土混合物中的 水总是要溶解一些其它物质,因此水的 冰点温度 低于0,约为1.在低温环境中浇灌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在硬化前冻结,所以水化反应很弱,同时新生成的 水化物初始结构强度 也低,不足以抵抗冻胀力,因而使混凝土内部结构遭到破坏.随着温度 回升,混凝土中水化反应又恢复,结构强度 不断提高,抗冻融能力也增强,但终因混凝土初始阶段强度 已遭损伤而使强度 下降.如果混凝土中水灰比过大 ,搅拌不匀,振捣不实,混凝土中孔隙和自由水增加,混凝土混合物中水的 冰点温度 会相应提高,故易遭到反复冻融,导致内部结构不断损伤,此时混凝土抗拉强度 和与钢筋的 粘

5、结强度 也会大 大 降低,混凝土变得疏松易碎.3.裂缝情况.由于收缩和冻胀,板面不规则的 网状龟裂较多.比较大 的 裂缝分布如图7-14-1所示,缝宽为0.l0.5米米.贯通的 裂缝所在板反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的 矿物质,略呈咸味.板面混凝土硬化收缩和温度 变化引起的 收缩,受到楼面结构梁、柱和板相互约束产生的 应力,当混凝土抗拉强度 低于收缩应力时,便产生了 裂缝.由于水沿贯通性的 裂缝渗流,混凝土中的 矿物盐溶解于水并渗流到板反面凝固,从而沿缝形成一层白色的 矿物盐.梁上裂缝如图7-1-2所示,缝宽0.l0.2米米,可能是因混凝土强度 不高时拆模,在自重作用下,板受拆模时冲击震动引起冲剪和剪弯

6、荷载而产生裂缝.在柱端头约500米米范围也有0.20.4米米宽的 裂缝(图7-l4-3).柱端头裂缝是混凝土在强度 很低的 情况下,受拆模的 敲打冲击引起的 崩裂.第3章 冻害事故处理根据现场冻害事故的 检查分析,讨论处理方案 :(1)全部凿除屋面混凝土重新浇筑.(2)对屋面板增加叠合层加固,梁用三面围套现浇钢筋混凝土加固.最后考虑施工工期、经济损失等因素,又经反复计算讨论后,对板用增加板面整体刚度 ,提高板面防水能力的 方法处理;对梁用预应力下撑式拉筋部分补强等综合治理方法处理.具体作法如下:1.梁的 补强加固.由于混凝土内部损伤,强度 下降,加之板面处理又要增加屋面荷重,所以梁的 承载力不

7、足,需进行补强加固.加固方案 按混凝土强度 等级为C10.梁内配筋是按允许弯矩为140.0kN米,允许剪力为115kN制定的 .经计算选用220下撑式预应力拉筋,悬挑端选用212预应力拉筋,详见图7-14-4.加固后除剪力稍大 一点外,其它部位的 弯矩和剪力均能满足要求,梁的 承载力明显提高.2.裂缝处理.对宽度 大 于0.2米米的 缝,先凿出V形槽,然后用清水洗净,刷两遍素水泥灰浆,再用环氧树脂水泥砂浆分两次压人缝隙并填平.施工应在气温较低的 早晨和晚上进行.3.板面处理.凡强度 等级低于C8的 混凝土全部凿除,板面一律凿毛并清除松散剥落的 面层,用清水冲洗干净,刷两遍素水泥灰浆.板正面现浇

8、一层40米米厚、强度 等级为C23的 细石混凝土,内配4150钢丝网,边浇捣边抹平,养护不少于7昼夜.板反面用20米米厚1:2水泥砂浆(内掺5%水泥重量的 防水剂)分两遍压光抹平.采用上述作法可提高屋面板的 整体刚度 ,增强板的 防水密实性,保护钢筋不被锈蚀.该工程冻害屋面结构经处理后,投入使用近3年,未发现结构有任何异常,跟踪检查表明加固处理效果良好,说明板的 加固措施合理.梁采用预应力下撑式拉筋部分补强,提高了 冻损后梁的 承载力,施工简便,费用低,对施工工期影响很小 .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

9、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二、编制目的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

10、、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

11、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发生人员伤

12、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

13、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 1.4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 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

14、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工具。 2.5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 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

15、实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4.4 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XX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管单XX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卫生行政部门。 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公安部门。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5.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5.2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3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4 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5 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5.6 不得攀登脚手架。 5.7 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5.8 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5.9 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5.10 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5.11 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