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管理的顶层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295811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社会管理的顶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新社会管理的顶层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创新社会管理的顶层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创新社会管理的顶层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创新社会管理的顶层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社会管理的顶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社会管理的顶层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社会管理的顶层设计姜绍华2012-9-10 10:36:22来源: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5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导致社会构造、社会组织方式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更。一是阶级阶层构造发生变更。支配经济条件下,我国的阶级阶层构造特别简洁,主要由工人、农夫和学问分子等构成。如今的阶级阶层构造则困难多了,工人、农夫和学问分子之外,还有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外资企业的高管、民营企业的科技人员、各种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等,其中有些是从工人、农夫和学问分子队伍中分别出来的。即便是同一社会阶层中,经济社会地位和利益诉求也有了很大差异,我们面对的是社会各阶层利益的整合和协调这一困难问

2、题。农村改革带来的是大量农夫伴随着“产业转移”而出现的“空间转移”,农夫职业的转变,大规模的迁徙和社会流淌,面临着如何把农夫融入新体制和城市生活问题,面临着构建城乡统筹开展体制和机制问题。二是我国收入支配方式发生变更。按消费要素支配替代了均等化支配,收入差距明显拉开,存在着收入支配构造调整和确保收入支配秩序公允合理问题。我国人口构造和家庭构造呈现明显的老龄化和小型化的变更趋势,传统的代际养老形式有些难以为继。三是社会生活组织方式发生变更。人们由“单位人”转为“社会人”是我国社会生活组织方式最大的变更和最明显的特征,城镇就业总人口中“单位人”的比重已由过去的九成下降到三成。人们面对着的是住房自有

3、化、保障社会化、就业市场化和社会流淌趋快的现实,大量新的就业组织实行的是“非单位”的管理体制,作为传统管理体制根底的重要单元“单位组织”,有些已解体,有些解决社会问题的实力大大弱化,有些管理存在着明显的空白或断层现象。原有的社会事务“自上而下”的落实及“自下而上”的解决的方式已经不再有效了。社会变迁带来整个社会构造、利益格局和人们社会生活组织方式的重大变更,它对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内在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社会管理的内容、方式和形式整体上要随之适应、变更或调整。社会管理不同于行政管理,它作为最大的民生管理和民生效劳,是对“社会层面”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权利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协调,涉及社会建立和社会生活的

4、诸多方面,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收入支配、教化、医疗、住房等大量民生问题,涉及到党委、政府、社会和民众等各个层面,需要建立和完善党委总揽全局、政府负责施行、社会各方协同、公众广泛参及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格局。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政府由过去单纯管理型政府向管理效劳型政府转变,需要根据新的状况进展顶层设计和思路创新。第一,树立科学的社会开展观。社会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标准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的开展需要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开展相协调,同时,社会内部也需要有协调的构造和完备的功能;需要正确对待社会管理的困难性、困难性

5、,社会管理属于“社会工程”,作为最大的民生管理和民生效劳,既有应时应急的“随机性”和“紧迫性”,又有困难多样的“系统性”和“战略性”,是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各方面在内的整体联动的“社会行动”,政府不应当也无法包办一切。兴盛国家的开展阅历说明,经济更加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对社会开展和管理以及华蜜指数的要求就越高;需要正确对待社会管理的创新,它是社会管理整体的创新,包括制度的创新、机制的创新、内容的创新以及方式的创新等;需要辩证地对待社会管理及社会效劳之间的关系,把二者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寓社会管理于社会效劳之中,在社会效劳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管理。第二,改革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党的十六届六中

6、全会确定指出,要形成党委指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及的社会管理格局,这明确了不同主体党委、政府、社会、公众等在新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格局中的角色定位。当前,需要主动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加强行政法制建立,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发挥各种社会力气的作用,留意培育城乡居民的自治实力、社会组织的中介效劳实力、民间资本开展社会事业和供给社会效劳的实力。一要大力培育和开展以承接社会效劳和担当公共效劳为己任的各类社会组织。包括各类社会公益组织、经济类行业协会和社区类社会组织。这是强化公民的自我管理,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中介组织等社会组织供给效劳、反映诉求、标准行为的作用。政府的

7、事务性管理工作,有些适宜通过市场和社会供给的公共效劳,可以适当的方式交给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社区等基层组织担当;政府也可以通过购置社会效劳的方式让各种社会组织担当和参及更多的社会管理和效劳事项,使之降低效劳本钱,进步效劳效率和质量;政府需要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视,简化社会组织成立审批登记程序,降低进入门槛,对社会组织更多地实行“过程式”的指导和监管,使社会组织成为社会管理功能的有机部分和重要补充。二要有效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统筹社会管理方方面面的力气,对社会管理的各种要素和资源进展重新组合和整合,把“组织内”的管理和“组织外”的管理结合起来。比方,建立“大调解体制”,把“人民调解、

8、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整合在一起,使调解资源由政法综治为主转向社会资源有机整合的方向。同时,需要讨论如何利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特定的管理资源参及管理,使企业在担当社会责任方面有更多的担当。三要着力打造公共效劳均等化制度规则。强化政府根本公共效劳的主导功能,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适时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根本公共效劳的均等化。像“新城市人”和“农夫工二代”,他们更多关切的是受敬重的程度,以及长期的生存状况和将来的前途。作为政府,有责任创立条件让他们享有及其他城市人均等的公共效劳时机。在成认现有城乡身份差异的根底上,尽快从制度设计上解决这种差异。第三,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一要开拓利用新的

9、民意渠道。适应当前社会开展所呈现的网络化、扁平化、市场化特征,需要建立各阶层各类群体民意及利益诉求正常反映渠道和心情释放渠道。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成为“新生”的民意渠道,如何把网络建立好、利用好,发挥好网络的力气,通过网络理解民生民情民意,使之成为民众反映诉求的新的渠道,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有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是,要建立起快速反响机制,在第一时间承受和驾驭信息,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响和推断,进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作出处置,向当事人、向社会作出有劝服力的答复。二要实行社会管理关口前置和重心下移。建立源头治理机制,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治理转向源头治理。实行管理下沉,强化作为基层的城

10、乡社区的社会管理功能和责任。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中,社区作为居民自治组织,担负着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效劳的任务,包括税收、治安、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卫生、防疫、精神文明建立等诸多需要由“社区效劳中心”担当的功能。从对信访案件的调查看,社区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市场导向改革的推动,人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逐步增加,会带来围绕权益爱惜而产生的一系列权益纠纷,客观上需要从社区入手,使社区工作逐步特地化和专业化,发挥社区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建立起“把关口前置和重心下移”和“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的新机制。这中间,需要重点讨论如何理顺和标准社区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

11、业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探究建立行政管理及群众自治有效连接和良性互动的基层自治机制,夯实基层根底建立和管理工作,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第四,建立社会管理决策询问制度。搞好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形成有效的社会管理机制,对政策和制度设计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有必要建立由各方面专家参加的决策询问制度,增加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通过建立专家决策询问制度,组织各方面的专家进展决策询问和讨论,定期对社会管理问题进展会诊、询问和提出意见建议,把专家询问纳入政府的决策机制,使专家询问成为社会管理重大决策程序的必备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使社会管理专家询问制度可以真正发挥作用。同时,还应留意建立及社会管理专家询问制度密切配套的社会管理协商对话制度、社会管理决策论证制度等,确保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的标准合理。(作者系山东财经高校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