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295393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文/杨志宇对数学文化感兴趣还要从读课标(2001版)开始说起,里面提到“数学文化”,虽然在大学我学的是数学专业,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词。一个疑问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什么是数学文化?有关数学文化的内容,我已经学习了一年多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拜读了方延明先生的数学文化、张齐华老师的小学数学与数学文化以及吴正宪老师的翻开数学的画卷感受数学的人、文、情并正在网上学习南开大学顾沛教授的数学文化和北航王尚志教授的数学大观,学的越多疑惑反而也越多,在这些疑惑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日常的教学如何渗透数学文化?下面是我的两篇教案中的片段:1.比多少(讲完大于号、小于号、等号后)师:你几

2、岁了? 生:7岁。师:你呢?生:我6岁了。师:那大家猜猜等号几岁了?生1:5岁了。生2:3岁了。师:想知道他到底几岁了吗?生:想师:等号已经400多岁了,他差不多和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一样大。师:大于号和小于号几岁了?师:大于号和小于号已经300多岁了,他差不多和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一样大。(课前设计的时候我感觉学生一定很感兴趣,但是学生太小了,可能不太了解300多年、400多年到底有多久。)2加法(讲完加法后)师:愿意听故事吗?生:愿意。师:这个故事叫做酒桶上的“+”,以前,有个叫维德曼的人,很爱喝酒,他经常去酒馆喝酒,看见卖酒的人从坛中每次倒出葡萄酒后就在坛子上画

3、“-”,表示倒出去一次,如果把新酒注入坛中,就把“-”改成“+”。他使用了这个符号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加号,又过了很久以后,数学家赫克才用“+”表示加号,到此为止加号出生了。讲完故事后,一个学生举手,问:那减号是怎么出生的呢?显然学生对故事要比简单的介绍历史要感兴趣。师:老师讲完了,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再讲讲这个故事。学生又讲了两遍,学生越听越感兴趣。今后的教学中,多给学生编有关数学的故事,最好可以做出配套的课件,利用移动多媒体一边看图一边听故事。当然数学文化数学史,但是数学史改编的小故事正是渗透数学文化的突破口,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慢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慢慢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研究的精神,慢慢地。(作者单位:邢台市逸夫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