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特色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1.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2915574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乐特色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民乐特色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民乐特色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民乐特色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乐特色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乐特色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乐特色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实施特色教育,创办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贯彻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发展内涵,提高办学品位,创建学校品牌的重要举措。但特色教育的实施决不能为创造形象而流于形式,一定要立足学校实际,立足社区实际,特别是民乐特色教育,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一、鲜明的民乐特色教育目标民乐特色教育的实施一定要有总体规划,明确实施目的目标。特色教育目标按时间分为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按类别分为学生目标和学校目标。特色教育目标的制订一定要立足实际,切实可行,最忌空洞,好高骛远。譬如说学生目标,小学阶段的民乐教育不可能让学生成名成家,但可以让他们

2、掌握一定的音乐常识和民族乐器演奏技能,培养审美能力,让他们学会感受美、欣赏美,陶冶学生情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育目标要具体化,坚持做到阶段总结,检查目标达成情况,不断完善管理,最终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丰富学校发展内涵。二、坚持六个实施原则民乐特色教育一定要遵循原则才能深入开展,达到实施民乐特色教育的目的。1、遵循教育方针 一切教育必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违背教育方针的教育绝对是失败的教育。2、立足校情实施民乐特色教育必须要立足校情,一是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校园文化,办学水平主要是学校硬件环境、经济状况、师资队伍素质,校园文化主要是学校历史

3、文化底蕴和校园文化建设氛围;二是学校地缘优势,社区文化和经济,居民的文化素养都制约着民乐特色教育的实施。学校、社区家长、学生形成四位一体的和谐格局才能保障民乐特色教育的有效实施。3、需要与实效相结合民乐特色教育校本课程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和学生的需要,既要遵循课程设置标准,又要讲求课程实施的效益。4、自主与自愿相结合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坚持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选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5、灵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民乐特色教育的内容以校本教材为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方法要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

4、活经验而定,灵活的对教材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体现目标的的多元性,内容的广泛性,评价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6、整体性、连续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民乐特色教育要成为学校的特色,进而成为特色学校,要从多样性入手,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按照先易后难原则,选择不同的民族乐器,同时要整体推进,形成规模,营造氛围,要着眼未来,认真规划,踏实实施,保障持续发展,绝不能得冷热病或搞政绩工程。 三、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1、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民乐特色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设,要处理好与国家课程的关系。国家课程是核心,校本课程是对课程设置的补充与完善。民乐课的开设采取2+2形式,在保证2节音乐课的开设前提下

5、,安排2节文体活动课,纳入课表,由学校统一安排,进行民乐特色教育,这样既能按课程设置要求开足开齐课程,又能保证民乐特色教育的推进。2、培养兴趣与情趣相统一在民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传授民乐传统文化知识、介绍民族乐器构造,在民族音乐欣赏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特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美,表达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3、知识与能力培养民乐特色教育不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民族乐器知识、乐理常识,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视听能力、感悟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表现美,表达自己情感的最高境界。民乐特色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更要注意过程管理,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机制,比如说,师资培训、课题研究、过程督导、考核评比等。只有立足科学发展,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特色教育,才能形成教育特色,促进学生发展,推动学校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