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rizc农业经济管理7.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289051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urizc农业经济管理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Rurizc农业经济管理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Rurizc农业经济管理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Rurizc农业经济管理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Rurizc农业经济管理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Rurizc农业经济管理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urizc农业经济管理7.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泰戈尔第七讲 农业与农村劳动力问题一、农业与农村劳动力的概念社会劳动力是人口的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是两个概念。农业劳动力: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包括农村中的农业劳动力和国有农场中的农业劳动力。农村和国有农场中都有许多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国有农场什么都办,搞了许多二、三产业。具有农业户口的农业劳动力。国有农场的人是非农业户口,国有农场中的农业劳动力不包含在内。农村劳动力:居住在农村范围内的劳动力。具有农业户口的劳动力。包括农业劳动力和非农业劳动力。我们常

2、说的9亿“农民”指的是具有农业户口的人,男女老幼都算,既不等同于农业劳动力,也不等同于农村劳动力,完全是中国特色的一个概念。户籍制度的存在把问题搞得复杂化了。二、农业与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一)数量我国过去由于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总量过大。1950年我国人口即达5.5亿,数量庞大,但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于是19531957年出现了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分别达到34.7与24.1,年平均绝对增加人口达1400万。19581961年期间,由于严重的食物短缺,人口出生率锐减。但19621973年,出现了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分别达到33.8与2

3、5.6,年平均绝对增加人口达2300万。此时才引起决策者的重视,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此后计划生育政策逐步严格,但由于生育适龄人口过多以及计划生育政策落实不够得力,19821996年出现了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分别达到21和15,年平均绝对增加人口达1500万。近年来虽然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有较大幅度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达1000万左右。由于人口持续增加,劳动力队伍相应扩大,就业压力空前巨大。马寅初(18821982年)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十分关心我国的人口问题。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准备,于1957年6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4、上做了题为新人口论的书面发言,在此前后还发表了一些文章,并在不同场合就我国人口问题多次发表演讲,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人口问题的性质、表现形式和解决办法。马寅初逆着人口愈多愈好、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存在人口问题的教条主义之风,提出了我国存在人口问题的崭新观点。马寅初认为,人口发展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并在数量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否则,就会表现出许多不适应,表现出许多矛盾来。针对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现实,马寅初提出:控制我国人口增长,实属刻不容缓,控制的办法就是计划生育,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不幸的是,马寅初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他的真知灼见被束之高阁,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引起了最高决策者的

5、重视。人们沉重地说“错批一人,误增三亿”。(马寅初著新人口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我国执行了一种优先发展、甚至是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大力发展重工业必然导致“资本增密,排斥劳动”,重工业吸收就业的能力是比较弱的。与此同时,由于追求“一大二公”,追求纯洁的社会主义,限制甚至取消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必然导致就业门路的狭窄。这两方面因素相结合,必然导致工业化和城市化脱节,城市无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为了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我国实行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不但如此,为了解决城市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约有1800万知青“上山下乡”,大量人口从城市流

6、向农村,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成江编著老知青图文追忆中国三代知青,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年)。当然,知青“上山下乡”,还有其他目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才对工业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调整了农、轻、重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了广开就业门路,对多种经济成分的限制也逐步放宽了。由于以上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时至今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仍然是很不相称的。2005年,农村人口有9.4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2.6%,农村劳动力有5.04亿,农业劳动力有3.00亿,从人口角度看,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虽然2005年农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只有12.5%。(二)质量劳动

7、力的质量是一个比较复杂和难以确定指标的概念,但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身体素质,指劳动力的健康程度、体质强弱、寿命长短、营养状况、抗病能力等。一般物质生活水平越高,体力状况就越好。我国农民的动物性产品消费量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文化素质,指劳动力的文化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等。我国农业劳动力中的低学历者和文盲半文盲的比例较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很大的。科技素质,指劳动力所具备的科技知识水平,反映在劳动力所掌握的科技知识的数量、质量以及运用于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上。由于我国传统农业的比重较大,农业劳动力所掌握的技术大多为传统技术。受文化素质低下的影响,加上农业职业教育

8、乏力,绝大多数农业劳动力对科技的接受能力不强。经营管理素质,指农业劳动力根据市场信息来组织、控制农业生产的能力。现阶段我国农业劳动力经营管理素质较低,市场意识淡薄,信息接收与反馈能力差,协调能力不强,不利于农业劳动力参与市场竞争。从总体上说,我国农业劳动力质量不高。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向城镇,形成“民工潮”,这些流向城镇的劳动力是农村中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主体变成了妇女、儿童、老人,被人们戏称为“386199部队”(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农业劳动力总体质量有下降的趋势,这对农业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三、农业与农村劳动力利用率问题(一)影响农业与农村劳动力利用率的

9、因素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和农村劳动力资源需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劳动力的利用率,二是劳动生产率。前者表明劳动力利用的程度,后者表明劳动力利用的效果。劳动力利用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实际参加劳动的人数,是从数量或外延上考察劳动力的利用。影响农业和农村劳动力利用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劳动力自身的健康状况、技术状况和文化水平等主观因素,而且还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客观因素,如自然资源、土地制度、人地比例、多种经营的开展情况、农村工业发展水平、耕作制度、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状况和家务劳动的社会化程度等等。(二)提高农业与农村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1不断完善农业劳动组织形式。合理的劳动组织

10、是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必要条件。劳动组织的实质是劳动者之间的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和科学的资源配置方式。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农业家庭承包制,使过去统一的集体劳动变成了分散的家庭劳动,农业劳动力利用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组织形式使劳动者的劳动与其物质利益密切地联系了起来,而且也比较好地适应了农业劳动本身的特点,即农业劳动的季节性、分散性、连续性以及难于核算性等。因此,现阶段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组织形式,以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2在农业各部门之间合理地分配劳动力。像国民经济各部门一样,农业各部门之间同样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合理的比例关系可以使农业各部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3不断

11、向农业生产经营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劳动力的利用率,就是要不断为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所谓深度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追加更多的劳动,不断提高集约经营水平。所谓广度是指不断扩充农业生产经营项目,包括开发利用荒山、荒坡、荒滩以及可用于水产业的淡水水面和海域,树立“大农业”的观念,另外还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服务项目,特别是产后的收购、包装、运输、加工、储藏、分级、销售以及信息等各项服务,这将为农业和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广阔的就业领域。4不断把农业和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农业和农村中劳动力过剩是一种必然现象,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加强城镇建设,吸收大批剩余劳动力。另外,上面提到的各方面

12、都是在一定劳动力数量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不是劳动力利用率高低的问题,而是人口过多,农业和农村劳动力过剩又难以转移的问题。所以,控制人口,压缩劳动力再生产的能力,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才是头等大事。还需要一提的是,过分地强调充分就业也会造成一些问题。只强调充分就业,而没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造成低效率、平均主义和低的生活水平,而这些结果反过来又会造成更高的就业率、更多的人口和更多的劳动力等,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必须正确地理解提高劳动力利用率的意义,提高劳动力利用率要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四、农业劳动生产率问题(一)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是多方

13、面的,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自然条件,包括土地、水、气候、生物等。这些条件优越,就可以用同样的劳动时间生产更多的农产品,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高;这些条件恶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下降。1949年以后,由于人口剧增,人均耕地面积明显减少,过度垦殖耕作使土地条件及其他自然条件恶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实际上是在下降。经济条件,主要指农民收入水平和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状况。如果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积累水平也就提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现代农业比传统农业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条件,包括人口增长速度、农业劳动力和农业人口向非农部门和城市转移的速度以及非农部门对农业的影响力。假如人口增长速度放慢,农业劳动力和农

14、业人口转移速度加快,那么每一个农业劳动力所拥有的耕地面积就会相对增加,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会相对提高。(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综合起来讲就是不断改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为了更具体地分析,可以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简化为使L=p/t式的值增大,即增加产量(或产值)p,降低劳动消耗t。怎样才能增加产量(或产值)p呢? 首先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充分是指尽可能地对自然资源加以利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要资源投入量增加,产量就相应增长;合理利用就是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布局,把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项目与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农业生产的区

15、域化和专业化。其次要搞好农业基本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国家要加强这方面的投资,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要增加公共积累,特别是劳动积累,统一规划,统一治理。另外还要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武装农业。大量投入和使用现代的农用生产资料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农机具、化肥、农药、薄膜、良种、配合饲料等现代生产资料和耕作栽培制度、饲养管理制度等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t就是减少劳动的投入量,提高劳动效率。要合理地配置劳动力。在数量上要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但不能毫无效益地投入过多的劳动力;在结构上要合理搭配,不断促进分工与协作。生产力水平越高,社会分工就越细,劳动效率就越高。

16、协作是分工引起的必然现象,分工越细,协作就越密切。科学的分工与协作可以用较少的劳动投入获得较多的劳动产品。农业生产劳动分工包括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和生产空间上或地域上的专业化。农业劳动协作主要是各个生产环节和整个生产过程的相互服务和共同劳动,如统一购买化肥、良种,统一耕作、防治病虫害,统一收集和销售产品以及其他各项服务活动。因此,真正的由农民自愿组建的合作组织可以节约大量劳动,提高劳动效率。要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产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劳动量投入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劳动力质量水平的高低。要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首先是要在农村普及基础教育,办好农村职业中学,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民培训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采用各种形式(如短训班、电视、广播、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