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的结题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2886404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的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的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的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的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的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的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的结题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结题报告 寺庄小学 丁艳侠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前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最正确时期,而写字教育又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最正确途径之一,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坐姿、执笔姿势正确,书写规,字迹工整,作业本整洁等。然而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不良的书写习惯: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不正确,过分依赖橡皮,字迹潦草,作业本不整洁,涂涂改改等。这些问题如果在低年级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将会延续下去,以后就难

2、以改正。不仅写不好字,而且对儿童的身体安康和心理安康成长不利。还有大局部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书写时的姿势等习惯很少关心,即使发现了也只是顺口带上一句,并不引起足够的重视。由此,我认为在低年级阶段的写字教育中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课题的界定 1、小学一年级学生。 2、书写习惯指的是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逐步到达自然而然地认真、规书写的行为。良好的书写习惯,是指学生拥有强烈的书写兴趣,规的书写姿势,书写规,字迹工整,作业本整洁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识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根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

3、惯。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2、书写姿势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学生的书写速度和书写质量,还影响学习质量和学生的身体安康。低年级学生可塑性强,又刚开场学写字,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学生进展强化性的严格训练。 3、习惯决定命运晓云儿童教育十二讲新世纪出版。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 四、 课题研究的容 1、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 2、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3、培养学生规、端正、整洁书写的习惯。 4、培养学生书写时专心、细心习惯。 5、培养学生对书写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

4、献法 通过理论学习,对课题界定确定研究方案。 2、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相结合 通过调查先找出学生在书写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不同的学生进展分析,再采取不同的方法教育。另外还运用观察法、案例研究法、经历总结法和反思研究法针对学生没有形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在学习上加以指导与催促,观察效果并根据反应的问题,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 三、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进展理论学习,确定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 1、问卷调查 了解、分析学生的双姿情况。通过研讨,归纳、总结出学生在双姿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不良的书写习惯对学生的身体和写字带来的害处。 2、纠正不良的书写姿势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5、教师采用编驼背鸟、近视眼等故事、讲书法家的故事、摆事实、讲道理、家长配合等方法,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不良书写习惯带来的严重后果,产生我一定要改的强烈愿望,从而形成纠正不良书写习惯的在动机。第二及时教给学生正确的动作要领和矫正的方法,并利用写字时进展系统的训练。采取的措施是:(1)矫正不良的坐姿;矫正时我先教给学生正确的坐姿要领。正确坐姿的要领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头正,就是头部端正,不要左右歪斜,使眼睛离纸约一尺;身直,就是坐端正,腰挺直,身子稍向前倾,胸部离桌沿一拳左右;臂开,就是两肩齐平,两臂开,肩部放松,一手执笔,一手按纸;足安,就是两脚自然下垂,分开平放地上,不要一前一后或叠在一起

6、。这些动作要领,学生掌握并不难,但要长时间坚持却不容易。训练初期,家长、科任教师都应注意及时提醒,反复强调。与此同时,还着重培养孩子的自我调控意识和互相提醒意识,即让孩子在写字的过程中经常用要领来自我检查、自我矫正。在学校里学生之间要互相检查、互相提醒,最终形成良好的坐姿习惯。(2)矫正不良的执笔姿势:由于学生写字时主要是靠手指发力,相比之下,矫正不良的执笔姿势要比矫正不良的坐姿难得多。又因为学生已形成各种不同的执笔姿势,所以矫正时最好要求学生彻底摒弃原来的不良执笔姿势,重新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正确的执笔方法是:食指与拇指的端部轻捏笔杆,离笔尖约一寸处,中指的第一指节处顶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自

7、然弯曲垫在下面,笔杆上部靠在食指根部的关节处,笔杆与纸面保持45至50度角。执笔时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一个挨一个自然地叠在一起,不疏松拉开,掌心尽可能虚,即做到指实、掌虚。教学时先结合讲解、示,让学生逐句理解、领悟动作要领,练习执笔。讲解时应着重强调如下几点:a、手指不能用力挤压笔杆。b、手指不能收得太紧。要注意拇指和食指之间即虎口应留空2厘米左右,同时,无名指和小指不能贴近掌心,相距应有2厘米以上。c、笔杆上端应靠在食指根部的关节处不少学生把笔杆靠在虎口上,容易造成手指紧捏笔杆)。在学生练习执笔的过程中,家长、教师应检查,对于未能掌握要领的,要及时指出并帮其纠正。在学生都掌握要领的根底上再要求

8、其结合运用正确的坐姿进展书写练习。这样持之以恒,学生就能养成正确的坐姿和正确的握笔姿势。 3、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矫正不良书写习惯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加上收效的时间较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和畏难心理,因此, 在系统训练的同时我注意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采取的方法是:读故事激趣。我抓住孩子的特点在写字课中有重点地介绍书法家勤学苦练书法的事迹。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洗笔方便,索性就到庭院的池塘边去写,在池塘边洗笔。天长日久,那水塘里的水就变成黑的了,成了后人传为美谈的墨池。注重评价激趣。设立优秀作业栏、进步作业栏等,每周进展一次作业展览,由学生评出周写字之星、进步之星,再评出月写字之星、进步之星

9、,学期末评出班级写字之星、进步之星并颁发奖状。巧用教材激趣。如:教学怀素写字和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两课,学生懂得怀素和虽然是不同时代人,可他们从小学习都非常认真,所以他们一位成了书法家,一位成了伟人。再如:学生学习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认真写铅笔字,懂得了习惯的重要,也受到了美的熏。这样既教育学生学习书法家勤学苦练的精神,又激发了学生书写的乐趣。 5、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1训练根本技能。学生学习写字,应先学会点、横、竖、撇、捺、提六种根本笔画。我充分利用了小学写字教材。例:写横,明确起和收起笔稍重,收笔要轻按,笔画平正,稍向右翘的要求。在刚学写字的一周,利用每天的15分钟写字课,练习

10、六种根本笔画。在教写笔顺时,先是一笔一画分析,然后构造单位分析。在分析时教师写好板书,并且要求学生书空和书写练习相结合,还把这些笔顺规则编成顺口溜、儿歌让学生熟记。2书写规、整洁,做到专心、细心。教材中的每一课写字教学和每个练习的归类写好铅笔字,是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最好途径。我充分利用每一课的写字教学,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再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己分析,说说这个字怎样写出来最漂亮?然后教师在田字格中指导写,最后教育学生按要求描红、临写.再如:在教学练习一的写好铅笔字时,我先出示田字格中的三个拜、瞄和鼻,让学生认读,再仔细观察后说说要想把它们写好,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

11、畅所欲言,发现这三个字中横画较多,写法也不同,然后我分别指导并写:拜字写右边时注意前三横短,最后一横长,横与横之间距离要适中。鼻字笔画教多,上中下之间要写得紧凑一些,尤其是最后一个横,要写得长而平,把这个字托住。瞄字中横画也较多,写时要注意长短变化。最后教育学生按要求描红、仿影、临写。并提出橡皮与铅笔分家的理念。教育学生认真读贴,看准了、想好了再下笔,写出来的字才能间架匀称,笔画平直劲挺,尽量少用橡皮。这样,持之以恒即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注意在鼓励与反复训练、家校结合等方面共同作用下养成的。 四、研究成果 1、通过一年的研究,全班学生书写姿势都有

12、改善,正确的坐姿和正确的握笔姿势已逐渐养成。 2、我班的四名学生在学校举行的写字比赛中获年级组一等奖。3、学生对书写兴趣越来越浓。良好的班风逐渐养成。 五、反思 1、在研究中,我深深感到自身的缺乏,在书写时,正确的握笔姿势、正确的坐姿,个别学生不能保持,写着写着就变形了,还需家长、教师提醒。还有个别学生书写时不够规,不够专心、细心,课堂作业仍有丢字、写错字现象,有待继续学习、进一步探索。 2、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要注重在鼓励与反复训练、家校结合等方面共同作用下养成的,不要急功近利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 3、在大面积提高学生书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同时,如何抓好特长生的培养,使我校写字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多出好人才,还需要更深入地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