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教案设计(一)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2878555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恐龙教案设计(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恐龙教案设计(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恐龙教案设计(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恐龙教案设计(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恐龙教案设计(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恐龙教案设计(一) 第一课时恐龙是国标版第六册的一篇知识性短文,主要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恐龙生活在边远的中生代,谁也没有见过,其种类、形态和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所以,文中多处运用了打比如的办法进行了描述,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在教学的第一课时中,我就根据该文的特点,制定了下列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随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了解打比如、作比拟、列数字等表明事物的办法,体会各种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一、走近

2、恐龙世界:恐龙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一种远古的动物,但学生的兴趣往往被某一种恐龙的外形所吸引,无视了它们生活的环境,因此,上课伊始,我就利用多媒体教学伎俩,形象地再现远古的丛林、山谷以及恐龙普及整个世界的场景,以激发学生了解恐龙、探究恐龙的兴趣,在感受恐龙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使学生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生活习性有感性的知识铺垫。二、了解恐龙特点:课文介绍了雷龙、三角龙、梁龙、剑龙、霸王龙及恐龙的亲戚鱼龙、翼龙的形态特点,我采用范例导读的办法,以雷龙为例,引导学生抓住“六头大象“好像雷鸣一般等词语,通过计算六头大象的重量、用动作模拟雷鸣般的声响,体会雷龙确实是一个庞然大物,列数字、作比拟、打比如

3、的表明事物特点的办法也随着学生一遍遍的有感情的朗读加深了印象。有了范例的引导,学生不断运用着上述的办法,图文结合,介绍了自己喜欢的其他几种恐龙,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三 、复述恐龙的特点:在了解几种恐龙的形态特点的根底上,我设计了复述的练习,用“我是_龙,我(长什么样)_,我(有什么特点)_。的句式,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恐龙。第一人称的描述,亲切富有趣味,学生可以将课文中的语言结合课外的相关知识来介绍,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叙述能力,有加深了对恐龙形态特点的认识。第二课时恐龙是国标版第六册的一篇知识性短文,主要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

4、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恐龙生活在边远的中生代,谁也没有见过,其种类、形态和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所以,文中多处运用了打比如的办法进行了描述,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恐龙第二课时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段继续了解恐龙的吃食、繁殖的生活习性外,更主要的设计多种练习或活动,进一步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拓展恐龙知识,激发学生喜欢恐龙、研究恐龙的热情。一、游戏导入,强化特点:通过第一教时的教学,学生对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恐龙的形态特点已有了清晰的认识,我设计了“我说特点你来猜“词语分类说特点的练习,以游戏的形式导入第二课时的教学,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参与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对恐

5、龙形态特点的了解,而且还能通过思考猜谜的窍门,对列数字,打比如,作比拟的表明办法进一步加深印象,这样紧紧承接第一课时的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强化了语文根底知识的教学。二、媒体辅助,了解习性:恐龙的吃食与繁殖,文中介绍比拟简略,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霸王龙捕杀三角龙的镜头,让学生真切感受肉食动物的凶猛,为学生感情朗读做好感性铺垫。通过播放恐龙孵化照料小恐龙的场景,要求学生当一回解说员,将文本语言与学生感知后的体验有机结合起来,以训练学生复述叙述的能力。三、交流拓展,丰盛知识:语文的教学应是超越文本的,以课文为载体,进行拓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技能,到达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成效。因此,第二课时教学前,我就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恐龙的图片、模型和资料,课中组织发展“恐龙知识知多少的活动,要求学生学着文中的表明办法向大家介绍,学生参与的过程,也是学习叙述,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四、若原因,引导探究:课结束之前,我设计让学生假想恐龙神秘消失的原因,给课文留白处补上属于学生个性化的解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到达融通各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